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茂红 《中国德育》2014,(10):49-53
说到徐州,很多人大概只知道这是苏北的一座普通城市,但说到彭城,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就知道这是一座历史之城:我们所熟知的上古人物蚩尤、黄帝,以及汉文明定鼎老祖刘邦、霸王项羽……都和这座城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洪水泛滥、黄河屡次改道的缘故,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被一次又一次深埋于地下。徐州城的感官风貌,是完全现代化的,不过这并不影响徐州人对历史的认知,毕竟,"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相似文献   

2.
资源的禀赋往往决定一座城市的属性和产业格局,并在这座城市烙下深深的印记,对这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目前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与中国近60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不同,徐州是极少数先城后矿的城市.尽管如此,煤炭工业对徐州城市的发展仍然产生过并将继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煤炭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徐州城市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确立徐州城市的发展基因,对于促进徐州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转型,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就所教课程进行分析,结合中职学校导游专业核心课程《全国导游基础》教材中关于“陵墓”这一知识点的讲述,结合徐州“两汉文化”的汉墓知识,概括地介绍了徐州一座富有特色的汉墓,将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做一定的拓展,有效开拓了徐州的旅游资源,也为学生补充了家乡文化知识,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徐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徐州地方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竭的汉文化宝库,蕴涵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所以,必须让汉文化走出徐州,走向世界,成为徐州地方文化的代名词。文章通过对徐州地方文化建设的背景、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不断探求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的结合点、在通俗文化的基础上增加高雅文化成分、文化建设要独具特色及鼓励民间参与等建议,以期对挖掘徐州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徐州汉文化品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此词作于元丰元年(1078)初夏,苏轼知徐州任上。苏轼熙宁十年(1077)三月由山东密州改知徐州,这一年七月黄河在河南澶渊决堤,八月二十一日大水到了徐州城下,徐州遭到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苏轼《河复》诗  相似文献   

6.
《开放教育研究》2009,15(5):82-82
2009年8月18—1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承办的2009第8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在徐州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180多家单位、专家学者500余人聚集城参加会议。徐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徐放鸣教授,教指委主任委员徐福荫教授,副主任委员黄荣怀、  相似文献   

7.
徐州知府桂中行于清光绪十七年刊成徐州第一部诗歌总集《徐州诗徵》,张伯英承续前贤,于民国二十四年刊成《徐州续诗徵》二十二卷。两部《诗徵》收录了元代至民国时期600余年间徐州八邑779位诗人的5038首诗作。自然灾害、战争祸乱、山水田园、孝亲节烈、爱情闺怨、羁旅宦游、交游酬唱、咏史怀古等题材内容均有收录,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徐州诗歌发展的历史,从中可以领略到唐宋以后徐州地域的诗歌特色、审美情趣与人文精神。两部《诗徵》的编纂者均具有强烈的文献徵存意识,使得大量的徐州诗人传记文献、地方历史文献、地方书目文献、书画艺术文献赖以保存,这对研究徐州地方文化尤其是元代以后的诗歌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州师范大学是苏北地区唯一的省属师范大学,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现有33个本科专业,19个硕士点;本科生在校人数近2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250人;拥有100余名教授,具有了一指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栩然 《父母必读》2020,(4):98-102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历史。我们想带孩子进入一座城的一段历史中的时候,故事是最好的邀请函。给孩子讲北京文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北京这座城的底蕴太深厚,历史太悠久,可讲的东西太多太多。如果想和孩子开启一次老北京之旅,咱们不妨先从老北京城的城与门讲起,这不仅能让孩子对老北京城有个整体印象,还能以此为线索,带孩子展开对北京文化的深度探索。  相似文献   

10.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地处苏鲁豫皖的四省交汇中心,又是汉文化的发祥地,现存的画像石数量很多,其中有装饰意蕴的不在少数,题材内容也很广泛,比如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方面,当然画像石作为雕刻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受绘画艺术的影响也很多,在这个方面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很完美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以形写神”这一艺术风格.所以徐州地区的画像石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及丰厚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的徐州不但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同时也是文化和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明清时期官方和民间极为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官方的倡导和推动下,明清时期徐州地区教育事业有了显著发展,出现了府学、州学、县学、书院等众多教育机构。众多教育机构的存在使得徐州科举兴盛,文风盛行,对徐州地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能想到的最千回百转的镜头就是两个相爱的人游历一座城,像《罗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和乔一样,邂逅的悸动倾洒在罗马城的每个角落,那爱情倾国倾城。不知道是这座城市的风景装点了爱情,还是无数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构造了一座城。  相似文献   

13.
徐州有着丰富的汉文化遗存,其中汉画像石、汉墓、汉兵马俑被称为徐州汉代“三绝”,“三绝”遗存生动体现了两汉时期徐州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着两汉先民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创新意识。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梳理和阐释历史文化遗存蕴含的教育价值,既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传承的要义所在,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徐州的初秋,是个收获的季节。此刻的我,正走出这座五省通衢的古城,迈向六朝古都金陵的南京师范大学。想学习历史,源于内心充分观察这个世界的愿望。等到真正进入,才发现,只是观察也很难。本科时,最头痛的是没有发言的空间。一直困顿于如何突破权威者的笼罩,发出真实的声音,几成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的人,好在那时候决定了报考研究生。师大对于我来说,是一条干渴已久的鱼找到了一条大河,而非水洼。成为研究生后,  相似文献   

15.
挑战自我     
一、脑筋急转弯1.被椰子或西瓜打头,哪一个比较痛?2.阿研的口袋里共有10个硬币,漏掉了10个硬币后,他口袋还有什么?3.什么帽不能戴?4.什么东西晚上才生出尾巴呢?5.两对父子,为什么上公共汽车只付三个人的车费?(最小的为20岁)?有两座城市,甲城人说真话,乙城人说假话。一游客到此却不知是甲城还是乙城,于是他就问遇到的第一个人:“你是这座城市的居民吗?”不论对方回答“是”或“不是”,就能知道所到的是甲城还是乙城。你能说出游客是如何知道他所到的是哪座城市吗?二、拍脑袋列车上的失窃一列从南方开往北…  相似文献   

16.
徐州是两汉重要封国所在地,境内汉墓众多.作为古人遗留下来的重要信息载体,墓葬所体现的社会内容十分丰富,社会思想即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原始道教和早期佛教思想表现得尤为突出.原始道教的创始者张道陵为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从睢宁刘楼汉墓封土中出土的铅俑等来看,说明原始道教由徐州人创造是有其社会基础的.道教形成之后,迅速在各地传播开来,并逐渐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徐州作为道教创始人的故乡,墓葬受其影响在情理之中,并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墓门解除、辟邪杀鬼、神药厌镇、长生不死等等.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创立于南亚印度地区,大约在西汉后期佛教通过陆路传入我国,东汉时期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东汉早期,徐州地区佛教渐盛,这与楚王刘英的信奉和推广有关,因其时代较早,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当有较大推动.东汉末年,徐州一带佛教更盛,墓葬中,象征佛教题材的出土遗物较多,有尖帽胡人俑、塑像座、九枝灯等,另外还可能有鎏金铜造像.画像石的题材更为广泛,内容多样而生动,反映出佛教思想的日渐普及.因此,可以说,徐州汉墓的相关内容体现出社会思想对墓葬的影响及墓葬对社会思想充分反映的相互性.  相似文献   

17.
徐州地区民歌自秦汉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文从徐州民歌的历史发展、体裁分类、地域风格三个方面对徐州民歌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景红纬 《文教资料》2012,(26):154-156
"徐州二遗民"指的是徐州诗人阎尔梅和万寿祺,二人同为明末遗民,终其一生反清复明。桂中行将二人著作集编纂成为《徐州二遗民集》。合集中不乏二人与"变节"的贰臣之间的相酬唱和的诗歌作品,从而引发世人对他们人格气节的质疑。本文将引用阎万诗文、年谱等一手文献,还原历史本来面貌,进而分析其交游的缘由、动机,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9.
一禾 《教育与职业》2006,(31):59-62
在古城徐州的黄河故道以及汉文化旅游风景区,坐落着一所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独立设置的学校——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徐州化工学校。  相似文献   

20.
徐州云龙书院草创于清康熙末,雍正年间正式建成书院,乾嘉时代的扩建令其规模备具。冯煦、张伯英等皆是肄业于云龙书院的著名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