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着重论述了早期申报馆(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十五年)的小说出版情况。期间申报馆主人和《申报》主笔通过搜书广告、结识文人、重金收购等方式获得小说书稿,又以“繁而不琐,丽而不淫”的标准出版小说作品。申报馆还为所出版的小说书籍在《申报》上刊登广告,使其随着《申报》的销售而广为传播,扩大了小说在读者中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为后来梁启超开展“小说界革命”奠定了一定的读者基础;同时,这些小说在内容、文体、叙事模式方面所显示出来的新变因素也随着小说的销售、传播对近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申报馆还对当时盛行的小说盗版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抵制,成为近代书局中反击盗版小说的先行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申报》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该报在晚清小说的传播中独树一帜:在报纸上刊登小说征文,登载理论文章,大量登载小说出版广告;开辟小说专栏登载著、译小说或附送石印绘画小说;创办文学杂志登载小说;与其相关的书局大量出版各类小说。因此《申报》在晚清小说传播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西方先进印刷技术的引入与“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促使小说的创作与出版步入近代意义的模式。图书市场迅速扩大,小说在图书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断增长,而各书局为争夺读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转换过程中,小说书价曾出现过波动,但激烈的竞争与媒体的监督,又使书价体系较快地进入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从《绣像小说》到《小说月报》,从林译小说到说部丛书,商务印书馆在清末出版发行了大量小说。同时,商务还在当时的报刊上刊登广告大加宣传。这些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刊登周期长。商务通过广告介绍小说内容、宣传小说杂志、提倡翻译小说、扩大小说类型、阐述小说观念,对晚清小说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小说杂志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海内外产生的以刊载小说为主要内容,连续出版、发行的中文期刊。目前已查知的近代小说杂志约有70种,它们是我国近代小说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对于中国小说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晚清小说主要以报刊杂志为载体,其广告宣传方式已具近代特色。传播者在各大报纸上登载征文广告;或在杂志上开辟广告专栏做各种广告宣传;或者在随报附送的单页小说上登载广告;或者在单行本的封底上介绍小说作品等。晚清小说的传播者通过广告,宣传救国救民的办刊宗旨、阐明小说理念,指导作家借鉴中外小说艺术规则,提倡千奇百怪的小说类型,强调版权、标明稿酬,或者在杂志上登载与小说无关的商业广告来扩大经济来源。晚清有关小说的广告宣传,推动了小说的发行,对晚清小说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说广告负载着晚清民初小说家的创作理念和批评意识,它记载了小说创作的原始资料,也为探究当下文人心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窗口。小说广告的宣传,刺激了晚清民初小说的繁荣,也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小说自身艺术的文体特质,构成了晚清民初小说艺术生命贫乏的现实症结。小说报人的广告宣传策略与传播受众的消费效应形成互动,在传播实践的得失进退中谱写了中国小说观念近代化进程的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8.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进入使用近代印刷技术的报刊时代。而在数目众多的文艺性报刊中,小说杂志尤为引人注目。从1892年《海上奇书》创刊到1919年,这27年间产生的小说杂志大约有60余种,就其办刊宗旨、刊物风格以及所刊登作品的内容形式而言,这些杂志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兴盛期和转折期三个发展阶段。理清小说杂志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规律,把握小说杂志的特征和精神,既是近代小说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近代小说研究的一条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代小说研究在整个中国小说史研究中曾属于一个薄弱环节,但是百余年来,近代小说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成绩主要表现在近代小说作品的整理以及小说家资料的收集和出版上,近代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和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研究上,以及近代小说理论的研究上。其中近代小说的现代转型研究和近代小说的物质技术因素的研究,成绩尤其令人瞩目。今后加强近代小说研究,要凸显近代小说本位观,进一步挖掘、整理近代小说的研究资料,立足于小说文本,研究时避免新文学立场所带来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近代湖北的编译事业起步于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年(1894)开办的湖北译书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又提议并创立了由两江和两湖地区合设的江楚编译局。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所编译的书籍特点有:一是以日文为媒介,翻译出版日本和欧关教育学书籍,以及实用的算学、武备、商务、农学等书籍:二是内容偏重教学理论书籍和教科书。这些教育书籍和实用书籍经湖北留日学生和日籍教师传播给两湖地区的新式学堂师生,并渗透到教育实践中,促进了两湖地区教育近代化变革。因此,近代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等编译机构和编译事业的兴起为湖北早期教育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 2 0年来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少研究成果 ,或开拓了新的领域 ,或提出了新的观点 ,或补充了新的材料 ,或进行了新的阐释。 2 0 0 0年 1 1月 ,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武润婷的《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以下简称为《演变史》) ,又将中国近代小说的研究推进了一步 ,为中国近代小说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演变史》将近代小说归纳为四大类 :侠义公案小说 ,言情小说 ,社会小说 ,历史和神怪小说。然后对这四类小说分别叙述其演变的原因和轨迹。若干年前 ,该书作者为了给中国近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近代小说研究课 ,开始大…  相似文献   

12.
<绣像小说>在晚清小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相关资料的匮缺,这份小说期刊还有不少问题悬而待决.其实,当时的报纸刊登了不少<绣像小说>出版发行的广告,根据这些广告透露的信息,本文集中对该刊物的刊行、停刊时间与编者问题作了辨析.实际上,该杂志第一年二十四期存在严重延期情况并造成第二、三年杂志出版的顺延,其停刊时间下限为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1907年1月30日);该杂志的编者为李伯元.  相似文献   

13.
近代小说作为介于中国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之间的过渡性环节,不仅有丰富的思想意蕴,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形象、新的结构形式、新的表现手法等近代特征.小说的艺术问题,晚清已经触及,近代对小说艺术问题的关注和阐释,集中在主题、小说创作中的审美虚构、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小说的语言艺术、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功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近代小说传媒的变革与近代报刊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则由于报刊自身发展的需要,众多报刊纷纷刊登小说,二则小说家出于各方面原因的考虑也乐于把小说发表到报刊上.  相似文献   

15.
近代湖北的编译事业起步于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年(1894)开办的湖北译书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又提议创立了由两江和两湖地区合设的江楚编译局。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所编译的书籍特点有:一是以日文为媒介,翻译出版日本和欧美教育学书籍,以及实用的算学、武备、商务、农学等书籍:二是内容偏重教学理论书籍和教科书。这些教育书籍和实用书籍经湖北留日学生和日籍教师传播给两湖地区的新式学堂师生,并渗透到教育实践中,促进了两湖地区教育近代化变革。因此。近代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等编译机构和编译事业的兴起为湖北早期教育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江凌 《培训与研究》2008,(11):90-92
近代湖北的编译事业起步于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年(1894)开办的湖北译书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之洞又提议并创立了由两江和两湖地区合设的江楚编译局。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所编译的书籍特点有:一是以日文为媒介,翻译出版日本和欧关教育学书籍,以及实用的算学、武备、商务、农学等书籍:二是内容偏重教学理论书籍和教科书。这些教育书籍和实用书籍经湖北留日学生和日籍教师传播给两湖地区的新式学堂师生,并渗透到教育实践中,促进了两湖地区教育近代化变革。因此,近代湖北译书局、江楚编译局等编译机构和编译事业的兴起为湖北早期教育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近代狭邪小说上承古代“世情”、“人情”小说叙事传统,下启民初言情、社会小说创作,在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发展史上有承传递进之功。自鲁迅先生首倡狭邪小说研究以来,关于小说分期问题的争论不断:三阶段论以鲁迅先生的“三变”说为蓝本,强调文本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契合度,将狭邪小说分为溢美、近真、溢恶三个阶段;在文学研究多元展开的大背景下,两期说应运而生,在综合考量小说内容、艺术风格、作家身份、传播方式等文本内外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近代狭邪小说实为前、后两期。分期上的歧见,表面看来是研究者学术视野与研究取径的不同,实则缘自于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究其根柢乃是对近代狭邪小说特质的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近代小说惊人的数量,而且还因为它丰富的思想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本文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近代小说的整理与研究作了历史性的回顾,在肯定近代小说研究成绩的同时,重点言说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指出研究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的环节:一是近代翻译小说研究;二是近代小说的传媒研究;三是近代女性小说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梦的偏爱是中国近代小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近代小说所显示出的大量的梦幻内容与梦幻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生动地折射出了中国近代人的人生体验和理想追求。强烈的浮生若梦的人生体验和由于现实的不如人意所直接促成的对梦的强烈需求不仅使中国近代小说在内容上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梦幻叙事”。  相似文献   

20.
以古代戏曲小说为主体的俗文学的“商品”品格,表现在出版机构通过广告征购文稿与推销“产品”,藉之实现“射利”之目的.俗文学广告主要包括征文广告、评点广告、图像广告、音释广告、附赠广告、打折广告等形式,并渗入到创作、出版与传播的各个环节.广告是俗文学“商品”品格的历史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