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汉语熟语作为汉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汉民族思维和认知模式、审美情趣和文化意韵,是汉语言的精华。然而,能够将汉语熟语没有任何意义缺失地译成英语却并非易事。本文试结合Anthony Appiah提出的Thick Translation的理论来探讨汉语熟语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浩如烟海的熟语中与"酒"有关的熟语比比皆是,妇孺皆知,形成了一类别具一格的、成系统的"酒"文化熟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活化石",熟语又是语言的精品,通过对"酒"熟语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古今社会政治、风土人情以及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理习惯、审美心态和价值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3.
人名题材熟语是指由某一个人物的特称转化为一种通指,变成了社会公共符号,并以相对独立的意义存在于语言体系之中的类名。汉语人名题材熟语大多有所依据,或取之于古代神话人物和民间传说,或取之于历史人物,或取之于戏曲小说人物。人名题材熟语的大量出现,体现了汉民族对人的崇尚的社会理念和重名声、重名望的文化心理,具有揭示特定文化背景和表达特定文化观念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汉语军事题材熟语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自然而真实地反映了汉民族的军事文化历史,是军事实践经验的总结,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基本特点,蕴含着独特的军事文化信息。军事题材熟语的产生是语言使用习俗化的结果,是语言使用者继承下来的集体性语言规约、语言传统和语言定式。  相似文献   

5.
乞丐有着久远的历史,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在语言中,形成了大量以乞丐称谓、特征和习俗为题材的熟语,通过这些熟语我们可以对乞丐现象有所了解。同时,乞丐题材熟语在喻理方面具有多样性,体现出汉民族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6.
汉民族在上古时期就把龙作为崇拜的图腾,龙象征着神圣吉祥。汉族自古把龙奉为祖先的化身,因而至今汉民族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以龙的子孙自豪。因而中华民族自古就形成了龙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龙在韩国也有较为崇高的地位,与韩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龙文化在语言方面的体现为和龙相关的熟语。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和龙相关的熟语的比较,分析龙在中韩两国的不同地位,以更好的了解中韩文化。  相似文献   

7.
乞丐有着久远的历史,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在语言中,形成了大量以乞丐称谓、特征和习俗为题材的熟语,通过这些熟语我们可以对乞丐现象有所了解。同时,乞丐题材熟语在喻理方面具有多样性,体现出汉民族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又受文化的影响。熟语是人们经过长时间对语言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句,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表意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为人们所广泛使用。熟语常具鲜明的形象,浓重的地方色彩,故可以作为语言文化的代表。本文由熟语中分析中英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念、审美习惯、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加深我们会对两种文化的民族特征的了解,这有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中更准确的把握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9.
生肖文化源于华夏文明,不同民族国家在生肖动物选择排列上各有不同,汉民族生肖文化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影响深远。汉语生肖动物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对两者相似性的思考,解读生肖熟语蕴涵的生肖文化,揭示汉民族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颜色观作为一种文化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赋予颜色不同的寓意,使其呈现出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个性。对比和探讨俄汉语颜色词“黑”与“白”构成的熟语中渗透的俄汉民族色彩个性特点,使各具特色的俄汉民族文化心理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1.
博大精深的汉语中成语典故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包罗万象。成语中传递多元的文化现象:独特民族文化渊源信息,动物文化符号信息,宗教信仰、佛道意识信息,道德审美信息,多民族风土人情信息等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12.
在汉日语中有许多与犬相关的惯用语。这些惯用语大多是以隐喻的形式来表达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或看法。本文通过抽取汉日语中与犬相关的惯用语,分别从数量、所投射的目标域和隐喻意义的感情色彩三个角度,对汉日有关犬的惯用语的隐喻进行了对比,并简析了造成汉日有关犬惯用语差异的历史文化传统及意识形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源于生活,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表达方式,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鲜明的特点.因此习语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本文主要探讨英语习语的来源、特点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Idioms are culturally loaded expressions with distinctive cultural features and connotations,and they have different metaphoric meaning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The essay attempt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in idiom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idioms better.  相似文献   

15.
浅析英语国家饮食文化对英语饮食习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生产劳动,产生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英语习语的意义并非构成词意义的简单叠加,它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英语国家饮食文化的分析,来研究英语饮食习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英汉习语呈现出不同的民族形式,渗透着不同的民族化气息。习语的价值在其意,在翻译时,首先要保证原习语的语用意义的传达。要提高习语翻译的质量并避免误泽,必须研究两种化的异同,增进双语化的知识,提高对化内涵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等方面存在差异,英汉习语呈现出不同的民族形式,渗透着不同的民族化气息。习语的价值在其意,在翻译时,首先要保证原习语的语用意义的传达。要提高习语翻译的质量并避免误泽,必须研究两种化的弄同,增进双语化的知识,提高对化内涵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因此在习语的使用上,特别是在运用形象比喻上各有特点。习语的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使得它在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性上,比其它语言成份在体现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正>We all know that Idioms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a language.No matter in written language or oral language,idioms has its special language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Idioms are used in high frequency.A lot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can be conveyed by idioms when people talk with each other.But what is the concept of idiom?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o idioms.So there are more definitions of  相似文献   

20.
林雱 《培训与研究》2006,23(4):128-130
英语习语的“不定性”会产生出许多临时变体,这给国内学习者带来极大的学习困难;同时英语习语浓厚的文化色彩与其语义上的隐喻性又是造成学习难度的另一大因素。文章提出英汉词典对英语习语文化信息处理时应正确关注:对应词中的文化色彩、例证与例证翻译中的文化味及文化背景的注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