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的选择     
记者的选择瞿长福最初,记者称为“访员”;后来,称“记者”。称“访员”时,记者的地位还很不行,称“记者”时,就伴随有了“无冕之王”的美称。可见记者对社会的贡献日益为人们所认知,记者的形象也逐渐树立起来了。然而不幸,现在,大街小巷的人们对“无冕之王”又不...  相似文献   

2.
记者受到侵害,往往因负面新闻而爆发,跳出近期几个事件本身,根据我在财经媒体圈了解到的新闻媒体生存现状,我想媒体和记者个人都需要进一步反思负面新闻报道的目的和方式是否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年前,一次关于是否应该采访"在恐怖袭击中丧生的民工家属--一位88岁的老母亲"的艰难选择,曾经让一个年轻记者陷入彷徨.几个月前,一组"骑车人雨中摔倒"的照片引发了社会各界长时间的讨论.媒体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职业道德和对"度"的把握前所未有地被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横陈在人们面前.而在各种类型的媒体报道中,灾害报道和带有灾害性质的突发事件报道最能考验记者对"度"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在微博上说:"做记者几年,无力感越来越强烈.梳理自己报道过的人和事,可以说受到伤害的人无一得到公平和正义,甚至遭到更猛烈的报复." 有这种感受的,不只刘万永一人,最近几年,这种无力感弥漫在众多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群落中.有记者曾沮丧地说,以前是"不怕上告,就怕上报",现在是"上报上告,统统无效".如果说以前做监督性报道难在发表前受种种因素干扰,现在,报道发表前的干扰变本加厉,但报道后的冲击力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5.
他见过列宁和斯大林,访问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他向世界报道了大量的中国敌后抗战实况,最后不幸血染沂蒙。这位国际友人就是推荐罗生特参加新四军的进步作家兼记者汉斯·希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批"80后"的新记者进入采编队伍,他们大多受到专业新闻教育,思想活跃,长于发现,对新闻队伍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不小作用.相较而言,他们缺的是实践经验,以及在实践中体现"三贴近"的本领.对年轻记者来说,与老记者一起到基层从事新闻实践活动,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新形势下,这种传帮带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7.
于2001年10月 15日至21日在上海成功召开的第九届APE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系列会议,吸引了国内外3000多名记者,各路好手都希望在这场新闻大战中一显身手。但由于APEC按惯例是“关起门来开会”,会场除了允许摄影记者会前拍照几分钟外,一概谢绝记者听会和采访,加之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大会加强了安保措施,记者要接近与会领导人和其随从人员决非易事,因此,对3000名记者来说可谓遭遇“新闻真空”。如何在这种“新闻真空”里生存并力争超人一筹,确实给记者一个极大的挑战。 作者作为北京晨报记者…  相似文献   

8.
一到年底,各种会议请贴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新闻记者手中。对于记者而言,哪些会议值得去报道,哪些会议不需要去,对会议的哪些内容值得大书特书,哪些内容需要舍弃,这就需要记者对报道的选题、角度和切入点进行选择。而选择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就要求到会的记者在整体的会议里,擅长截取其中的新信息点进行报道。而这个点必须是贴近实际。与  相似文献   

9.
胡万林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司马南说从此事看到了新闻生生不息的力量。河南某报一记者发现“神医”胡万林忽然崛起于商丘,即冲破重重阻力,展开了长达一年的追踪采访。为此他曾突遭绑架—— “历史是人写的。在彰显爱心、凸现正义、呼唤法制的力量中,最为重要的,是新闻人的力量。胡万林从数次逃遁到最终接受法律的惩处,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新闻人的责任感与道德良知,更看到了生生不息的新闻力量。这种力量正是某些人最怕的。” 以上文字,是著名反伪斗士司马南为河南某报记者刘伟亚与另一名记者李卫华合著的《追踪到公审——胡万林事件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05,(5):79-80
海南日报记者甘远志,调入报社工作仅1059天,他采写的稿件见报了1051篇。这种敬业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伴随他到生命最后一刻——2004年9月4日,他在采访中突发心脏病,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9岁。中宣部、中国记协近日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新闻界开展向甘远志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吴文俊、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奖,每位获奖金数额为500万元,其中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研经费,50万元归获奖者个人所得。当有记者追问“奖金怎么花”时,两位科学家都有点“迟钝”,回答也是惊人的相似:还没什么打算、还没想过。坦率地说,我对记者向两位科学家提出如此“敏感”和“私密性”问题,颇为反感。不知两位科学家是否反感。但他们不约而同的“外交辞令”式的“答记者问”,“迟钝”中颇显机智,算是让记者碰了个“软钉子”吧。当然,人们有理由相信,两位科学家确实还没想过奖金怎么花。他们的回答,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文艺界、学术界抄袭风波不断,经常诉诸舆论、对簿公堂,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不仅如此,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报道的新闻界,也屡有"抄袭事件"发生.一些记者把"剪刀加浆糊"作为自己的为文之道,甚至一些媒体也把这种"拿来主义"视为一种"潜规则".笔者暂且叫这种记者为"抄级记者",归纳起来,"抄级记者"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记者生涯中,遇到这样的尴尬不止一次:稿子发出后,记者认为都是事实,但有人说是失实新闻.出现这种情况,与读者和记者对失实新闻认识上的模糊有直接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是失实,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事实,一正一反的新闻认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隐性采访”也称为“偷拍”,中国最早的电视新闻“偷拍”则始于电视新闻记者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今,这种选择似乎已成燎原之势,几乎成了所有电视台记者暗访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单位,往往有这种现象:有的记者缺乏新闻素材,没有稿子写,急得团团转;有的记者终日东走西颠,昼夜笔耕不辍,忙得焦头烂额。说到底,二者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深入了实际,深入了生活,深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6.
马全应 《青年记者》2006,(14):39-39
报纸刊发的新闻是经记者加工呈现给受众的,新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记者的印记,这是正常现象。然而,笔者在编辑稿件、阅读报纸时发现,有的记者仿佛在新闻稿中“刻意”表现自己,不恰当地存在于其作品中。这种情形往往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也降低了新闻的品位。笔者愚见,记者  相似文献   

17.
片羽 《新闻界》2001,(5):63
当记者是我中学时代的梦想。范长江等老一辈记者的职业风范一直为我所景仰。今年7月,我从大学新闻系毕业当上报社专职记者就整整6年了。记者这个特殊职业确实给我不少磨砺,不少人生体味。记者,总是在对轰轰烈烈的社会“说长道短”,而社会对记者的评说则不被人注意。有些被采访对象给我聊过记者,褒扬已印象不深,对记者的贬斥和反感却让我久久不能忘记。他们在评价记者时所表现出的对记者职业道德和人格的怀疑,严重挫伤了我的职业荣誉感。虽然我已过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总使我想为此写点什么,和我的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18.
有人曾说,对中国的老百姓而言最大的潜在危险可能不在于疾病或灾害,而是来自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不幸的是,这种多少有些耸人听闻的说法在现实中却似乎可以找到很多有力的证据.根据新浪网所做的一项调查,在针对"你觉得在消费哪类商品时遇到的质量问题最多"所调查的902人当中,选择"食品"的竟然高达703人,占投票人数的80.93%.  相似文献   

19.
在阶级社会中,记者大多要根据不同的立场、不同观点、不同阶级利益,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在具体操作中,新闻选择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政治标准,一是业务标准。对于新闻事实,要力图使之既符合政治标准,又符合业务标准。当然,政治标准和业务标准都不是抽象的绝对不变的,两者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演进而变化。一、关于政治标准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就是必须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遵守国家的新闻法规政策和其它法律。在具体操作中,记者要先看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然后看它是否符合政治标准。1、新闻选择要符合国家…  相似文献   

20.
胡总评  唐棣 《视听纵横》2006,(4):108-110
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报道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应该是记者的基本功,采访是否及时准确,是否得法,是否深入到位,是否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命门。本文将对记者如何用独特的眼光发现新闻价值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