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生态批评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揭示蕴含在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和反生态思想的根源。海明威的经典之作《老人与海》深受生态批评界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它的生态观的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的背后却隐藏着经济、文化和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探讨《老人与海》生态观矛盾性的根源,从而反观导致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揭示了人类想通过征服自然来体现自身伟力必将遭受惩罚的生态思想。试从生态批评角度以《老人与海》为例分析人类生态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其中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思想因素等。只有当人们明确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态批评的发展,海明威在评论界引发了一轮新的研究热潮——从生态视角对海明威的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文学批评研究.笔者通过解读《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探讨其生态矛盾观的具体体现和成因,希望能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海明威的生态思想,同时也希望有助于人们树立对自然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对《老人与海》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详细地阐述了其文化根源,其次分别就生态批评主义对人类精神生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从中揭示了深刻的生态批评主义思想、揭示了人征服自然的严重后果。因此呼吁人类回归到大自然当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5.
钟盈 《英语广场》2020,(26):26-28
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海明威的多部作品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深刻的生态主义思想,即人类只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与万物休戚相关,相互依存,因此人类要懂得爱护自然,敬畏生命,努力维护生态系统,不能滥用资源,更不能用征服自然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本文主要通过《老人与海》和《大双心河》两部作品分析海明威的生态批评观。  相似文献   

6.
张琴 《文教资料》2011,(29):17-18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作为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问——生态批评为我们解读《老人与海》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老人与海》中所体现的生态意识,认为它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鞭挞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念,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呼吁了人类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7.
戴新蕾  季美洁 《考试周刊》2014,(17):157-159
《老人与海》作为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是当代大学生必读文学类书目之一。本文从生态批判角度解读该作品中表现出的生态意识,旨在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作为祖国新的希望,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观对国家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大影响。本文在研究《老人与海》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旨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发展为线索,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进行生态批评,分析其体现的生态思想。即主要从自然对人的惩罚促使人类的觉醒,于是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并且探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邵练炼 《海外英语》2012,(21):182-184
国内外评论界曾用冰山理论、悲剧意识等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进行过充分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开始从生态文学的角度重新解读这部作品,这篇文章立足于老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探讨作品中所体现的重建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尚未处于技术对自然狂热征服的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前瞻性地看到了人类的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解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与人的矛盾,指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解。人本性、辩证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生态思想的显著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意蕴深广、内涵丰富的作品,无数人对其做了个性化的解读,而作品中展现出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切入点。本文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角度对《老人与海》进行剖析,以使人们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重获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2.
指出《还乡》反映了哈代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论述小说中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的性格和自然的特征相融合,和生态整体观的思想不谋而合;人和自然的相互交流蕴涵了了生态批评的主体间性思想;颂扬人的简单生活方式体现了生态批评的简单生活观。  相似文献   

13.
以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从鲁枢元教授关于生态批评的自然、社会及精神生态三大方面对劳伦斯的作品《虹》进行解读,诠释劳伦斯作品中超前的生态意识,探讨生态危机背后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其思想文化根源,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黑暗的心》是一部备受读者争议的小说。本文结合王诺提出的一些生态思想.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这部作品,主要从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及科学至上观三个方面解析作品。  相似文献   

15.
生态批评是现代生态危机催生的产物,它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其目的和任务是揭示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和反生态思想的文化根源。而现代生态危机的复杂性和全球性又决定了它具有跨学科、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特征。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探讨西方生态整体主义与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契合性与互补性,以期挖掘我国本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促进生态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批评逐渐成一门“显学”,这是在文化领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前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白轮船》正是这一反思的体现,本文试图运用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相关理论从人物形象的象征寓意方面分析《白轮船》中的生态思想.通过对奥罗兹库尔、莫蒙和孩童人物形象象征寓意的分析,来探讨作者的生态理想,探究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从中发掘《白轮船》中生态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生态批评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一面,与此同时,也深层次蕴含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任何违背自然法则、妄图征服自然界的行为都是错误的,都必定要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惩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海明威《非洲的青山》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批评视角对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剖析,展示出海明威在生态伦理问题上的思想冲突。在作品中海明威对自非洲大陆的旖旎风光流露出热爱与漠视的复杂情感,对非人类生命蹂躏中又掺杂着悲悯的情怀,体现了其矛盾的生态自然观。最后指出作品对于我们的生态启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我们应爱护自然、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学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就是在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部作品表现了人通过战胜自然伟力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突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又表现了海明威对自然的矛盾复杂态度。总的来说,海明威是一位具有一定生态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批评维度对张承志的《黑骏马》进行了解读,试图为体认生态文学价值,构建生态文学观和生态批评价值体系寻找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