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发散性思维,其实质是:“创新——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求异——对未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地设想,对已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地提出异议,对陈规敢于突破。”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勇于立异的发散性思维,是当今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就借此文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C.W(Guilfoid)指出: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吉尔福特把它定义为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的实质是:创新——找出事物间的新关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求异——对未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去设想,对已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地提出异议,对陈规敢于突破。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勇于立异的发散性思维,是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一、一题多问通过一个题设、多个题断的典型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多向练习,展开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3.
发散思维(又名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的实质就是:(1)创新———找出事物间的新关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2)求异———对未知东西敢于大胆设想,对巳知的东西敢于大胆提出异议,对陈规敢于突破.  相似文献   

4.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的实质就是:创新———找出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求异———对未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地设想,对已知的东西敢于大胆提出异议,对陈规敢于突破。有了求异思维,学生才能有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新型人才。在数...  相似文献   

5.
董长春 《成才之路》2013,(24):73-73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它的实质一是创新,即找出事物间的关系,探究研究问题的新方法;二是求异,即对未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地去设想,对已知的东西敢于提出异议并对于陈规敢于突破。把发散的思维运用于数学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亲身的探索中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的论证,基本上用的演绎推理(按近代观点,数学归纳法也属于演绎推理),即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基本特征是以已得到的研究结果为据进行推理,它属于收敛思维范畴。显然,这种思维形式不能适应四化事业所需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人材的要求,怎么改进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勇于立异的发散性思维,如何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根据发散思维的实质和特点进行训练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的实质就是创新,找出事物间的新关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除去具有思维的一般属性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散性,即对问题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多方面的设想和各种解决的办法,然后经过筛选,找到比较合理的结  相似文献   

7.
发散性思维是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智力的发散性思维的综合能力就是创造力.发散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求异,这是一种不按常规、大胆设想,从同一信息来源,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变化,产生为数众多的输出,以探索尽可能多的答案的思维形式.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及时反馈知识储存信息,  相似文献   

8.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类型,发散型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源泉。那么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即通过所得到的若干概念的重新组合,大胆地向四周幅射,扩散出两个或更多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可以及时反馈知识、储存信息,使知识得以广泛的迁移和知识量大幅度地增长,而且能使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 发散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求异。这是一种不依常规,大胆设想,从同一信息来源,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变化,产生为数众多的输出,以探索尽可能多的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发展我们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应大胆、多向地展开想像.认真体会下面一道题的各种解题思路,对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唐咸义 《初中生》2002,(5):40-41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发展我们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应大胆、多向地展开想像.认真体会下面一道题的各种解题思路,对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信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具体地说,就是依据定理、公式和已知条件,产生多种想法,广开思路,提出新的设想,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发散思维是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面向未来世界的思维。它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关系,寻找问题新答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培养、训练发散思维的办法有多种。而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性思维是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它的显著特征是求异。这是一种不依常规,大胆设想,从同一信息来源,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变化,产生为数众多的输出,以探索尽可能多的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成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其结果可能由已知导致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全捷 《现代教学》2009,(3):50-50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一种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它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关系,寻求问题的新答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下是我采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在同一个材料中探索不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比较分散,存在于各个方面,可以表现为富于联想、思维开阔,善于引申推导、分解组合,敢于采用创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和英语游戏进行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英语发散性思维。何为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必尖 《考试周刊》2008,(52):228-229
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所谓发散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设想,提出多种多样的想法或做法。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思维的创造性更多是通过思维的发散水平反映出来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其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具有较为扎实而丰富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过程.发散思维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它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关系、寻求问题的新答案、探究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标新立异,不受传统的束缚,从多角度探求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发散思维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多发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但其最大特点是发散,  相似文献   

19.
按思维的展开方式而言,有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种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面向未来世界,它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关系,寻求问题的新答案.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大组成部分.在创造性活动中,两者是交替进行,互相补充的,发散是收敛的前提和基础,收敛是发散的深化与提高. 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把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详细周密地设计安排好,学生只是“照方抓药”被动地实验,因而学生的思维显得单一狭窄,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遇到新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如果教师能选取一些灵活性、变通性大的问题,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想,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进行收敛思维,对各种设想和可能进行比较、评价、筛选或者组合归纳,最后确定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方案,这不仅能使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