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象似性在句法中的认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象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主要探讨了似性理论在语言中的体现,着重对距离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原则和数量象似性原则在句法层面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句法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其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语言结构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而句法象似原则是其重要原则之一。本文分别论述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语言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基础。基于此,文章探讨了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话题象似性等象似性原则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深入,语言象似性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象似性体现在语言的词素、词汇、句法和篇章各个层面,但关于象似性原则和相关的认知理据的研究不多。因此,从顺序象似、空间象似、接近相似、距离象似、文化规约象似和标记象似等六个方面可以分析英语词汇内部语序和相关认知原理。象似性研究语言结构和人的认识经验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语言结构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映照关系,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从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象似性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试图检验证明语言的象似性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研究中具有可应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重要理论,也是用于解释语言句型结构的重要工具。该文通过对比分析来研究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句法结构象似性的特点,指出汉英存在句都符合信息末端的原则,动词名词有相同的线性排列顺序,语义和话语功能基本相同,在认知上都不同程度的遵循了时间象似性原则、空间象似性原则,英汉语存在句的表层语序都受到象似性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重要理论,也是用于解释语言句型结构的重要工具。该文通过对比分析来研究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句法结构象似性的特点,指出汉英存在句都符合信息末端的原则,动词名词有相同的线性排列顺序,语义和话语功能基本相同,在认知上都不同程度的遵循了时间象似性原则、空间象似性原则,英汉语存在句的表层语序都受到象似性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语言任意性原则长期占据着结构主义和形式语言学的统治地位.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的象似性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法结构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或象似性关系,对象似性问题的研究成为语言任意说的有力补充.从语篇展发的角度,通过语料分析,可以看出语篇的象似性是语篇视角在语篇构建时的具体表现,它对于语篇的逻辑理解和组织连贯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明确指出所指和能指的关系是任意的,高度强调任意性原则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这项原则"支配着整个语言学研究"。乔姆斯基的"句法自主论"更是把语言现象的任意性(包括语言结构的任意性)推到了极点。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结构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生理结构、文化经验和物质基础有着极强的对应关系。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说明了人类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并非绝对任意的。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知语言学家一般认为:就整体而言,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主要现象。  相似文献   

10.
肖锋 《考试周刊》2009,(24):38-39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象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因此对象似性的基本理论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语言象似性的理论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提出象似性的成因并大胆预测象似性理论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兴起,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象似性理论也广泛被接受。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象似性理论是指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闻的相似关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文章主要探讨了英语词汇层面的象似性,分别从语音象似性、字形象似性、词序象似性和语义象似性角度进行论述,然后阐释了象似性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认知模式的研究,其中包括体验模式、激活扩散模式、文化认知模式和隐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自从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提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以来,围绕此观点的争论在语言学界就不曾消停过。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些语言学家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认知的理据性等角度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出挑战与质疑。我们认为语言符号在不同层面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象似性性是语言符号任意观的补充和发展,象似性以任意性为基础,任意性要受到象似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子娟 《考试周刊》2011,(28):33-34
象似性理论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一种自然的联系.其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当代认知语言学对象似性研究的基础上.将象似性理论运用到意识流小说的研究中,初步探索象似性在意识流小说中的文体效应.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并结合柏林和凯家提出的“语义特征普遍性”理论,探讨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象似规律,从而论证了人类认知的共性是英汉基本颜色词在次序、语义场、范畴等方面有着惊人的象似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语言学家对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用典型的象似性原则来探讨、分析语篇的象似性及其认知基础,能使读者更直观、更有效地解读语篇。  相似文献   

16.
试论象似性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是强调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文章在简述了国内外关于象似性理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之后,分别探讨了顺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对于外语教学中诸如词法、句法教学等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象似性作为理据性的典型代表,是对传统语言学任意论的反叛。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语言的结构是人类经验结构的映照,因而为汉语的许多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象似性的类型和定义不一,选取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介绍这三种原则在汉语的字词句中的表现,以说明象似性对我国对外汉语字词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象似性原则的习得有助于汉语的习得。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兴起,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象似性理论也广泛被接受。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象似性理论是指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相似关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鉴于此,该文以象似性为理论依据,分别从语音、书写、接近、数量等视角探讨词汇习得中的象似性,对词汇的有效习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在讨论句法象似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探讨句法象似性在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兴起,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象似性理论也广泛被接受。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象似性理论是指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相似关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鉴于此,该文以象似性为理论依据,分别从语音、书写、接近、数量等视角探讨词汇习得中的象似性,对词汇的有效习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