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见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比较阅读(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  相似文献   

2.
韩愈所处的时代 ,实际上已是唐朝走向衰败时期。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 ,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朋党之争更加严重。因此 ,韩愈在唐德宗贞元八年考中进士后 ,即卷入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保守派和革新派的政治斗争漩涡中 ,此后一直不得志 ,屡屡遭贬。所以 ,教材所选的他的两篇短文——《马说》和《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以下简称《马》和《送》) ,都反映了埋没人才、不重用人才的社会现实。《马》中 ,由于能够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不常有 ,所以 ,“虽有名马 ,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  相似文献   

3.
张恩仁 《学语文(初中版)》2005,(7):62-64,121-12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闻也。  相似文献   

4.
李苗  赵正 《教书育人》2007,(3):36-38
韩愈在《马说》中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邸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中,不以千里称之。”马有千里之能,却不为世人所知,为何?最明显的原因在于:一般饲马者,只是按照当时固定的养马“标准”饲养,即以固定量的草料喂养它,以固定的方法驾驱它,最终使它成为“标准马”。而只有伯乐才能突破已有的养马标准,提供足够的草料满足其胃口,以灵活的驾驱方式,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所能,使马尽其才。与此可见,绝非“天下无马”,只是那种固有的养马方式,限制了马彰显其千里之能罢了。  相似文献   

5.
马说     
课内检测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尽粟一石( ) 3.食马者( ) 4.才美不外见(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虽有名马( )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4.策之不以其道( ) 5.执策而临之( ) 6..其真无马邪( ) 7.一食或尽粟一石( ) 三、填空。《马说》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朝的文学家_______,字_________,_____ _____人。四、阅读课文,完成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相似文献   

6.
韩愈在《马说》中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邸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中,不以千里称之。”马有千里之能,却不为世人所知,为何?最明显的原因在于:一般饲马者,只是按照当时固定的养马“标准”饲养,即以固定量的草料喂养它,以固定的方法驾驱它,最终使它成为“标准马”。而只有伯乐才能突破已有的养马标准,提供足够的草料满足其胃口,以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本选韩愈文《马说》,最后两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标点为: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处标问号,一处标句号。解释为: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知道有千里马啊!从句式看,是将前句视作反问,后句视作感叹  相似文献   

8.
就业中有哪些艺术?我们不妨先读一读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有了擅长相马的伯乐,千里马才会被慧眼识别,冠予千里马的美名。不然,“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枥之间”,而无人知晓。伯乐如何识得千里马呢?靠的就是听其嘶,观其形,试其行来判断。千里马如何让伯乐识得呢?也是要通过其嘶、形、行。在马群中,如果千里马不嘶鸣,不从马群中走出来,不让伯乐持缰绳而试其奔走,又怎能发现其与众不同呢?其才美又怎么能外现呢?又怎么能知道“一食或尽粟一石”,行其千里的才能呢?韩愈说…  相似文献   

9.
韩愈(768-824)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广东也曾留下众多业绩。潮汕之韩江因他而命名。也曾被贬到当时“天下之穷处”阳山当县令。他在世时多有怀才不遇的境况。“马说”是他的一篇杂文,借千里马与伯乐来比喻与抨击当时掌权者不识人才、不尊重人才的病态。现录于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养马者)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称也。”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故事就被广为流传,而长久以来人们从中得到的经验之谈也不过是如韩愈《马说》中说的那样“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类的话。照此看来,千里马非得遇上了伯乐才能“尽其材”吗?大量的事实经验告诉我们: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就如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大社会,虽然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但是有许多人却不敢勇于尝试,去展现自己;甚至有一类人由于某种优越性,自认为高人一等,就如千里马一样“虽有千里之能”,却整日地等待着某一天伯乐来发现自己,但最后往往是坐失良机而空叹怀才不遇,有的甚至被埋没…  相似文献   

11.
驯服     
我是一匹天生逍遥的马,平生以奔驰为乐,愉快地飞奔于天高地远的草原。我不愿有束缚,自由便是我的生命。当然,我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傻瓜,与同类们一样,我幻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千里马,一展雄风,可古今都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唉!我虽有满腔报负,却因无人赏识而不能建功立业,实属悲哀!  相似文献   

12.
韩愈在《杂说》的《说马篇》中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担心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此怀才不遇,类似韩愈心境的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中颇有市场。以“过犹不及”为特征的“中庸之道”羁绊着一些大中专毕业生的思想,把与世无争,“藏才隐智”作为君子之道,不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伯乐善于“相马”,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也。其实,在古代典籍的记载中,伯乐乃是天上星宿,其本职工作是“司马”或者“典马”。说白了,伯乐就是养马的天神。  相似文献   

14.
课内提升一、给下列字注音祗( ) 骈( ) 枥( )二、解释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不同含义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食食不饱(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相似文献   

15.
一、策之不以其道课本注:〔策之〕鞭打马;〔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学生译: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策者,鞭也;有双音词“鞭策”。这里,  相似文献   

16.
<正>一、探千里马之“不可得”(PPT显示)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师:我们齐读屏幕上这句话。前四个短句急如雨点表达控诉,接着用长句、反问句强烈诘责千里马连“常马”的效能都达不到,却奢求其“日行千里”的乖谬。联系前后文,想想千里马“不可得”的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请由语段联系全文,写出《马说》的主旨句。答:2.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见”字的古诗名句,其中的“见”与画线句中的“见”用法相同。答:3.联系今天的现实生活,请你换一个角度,谈谈对人才问题的看法。答:(太原市)(二)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相似文献   

18.
孙娜 《辽宁教育》2014,(10):1-1
伯乐善相马。有一邻居与伯乐相处甚好,其子成年后,遂求伯乐收为徒弟。伯乐应允,但在教授时却只教其相驽马,即一些只能拉车耕地的普通马。村里一富人也有一子,也来求伯乐学相马。因这富人平日狡诈贪婪,伯乐对其厌恶,但碍于乡亲情面,不得已收其子为徒,而后只授其子相千里马之术。先前那位邻居见状大为不解,于是问伯乐:“你我相交甚好,怎么只教我子一些普通的相马本领,而你与那富人交恶,却教其子相千里马的绝技,为何?”伯乐说:“千里马不常有,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 ”  相似文献   

19.
孙娜 《生活教育》2014,(21):53-53
正伯乐善相马。有一邻居与伯乐相处甚好,其子成年后,遂求伯乐收为徒弟。伯乐应允,但在教授时却只教其相驽马,即一些只能拉车耕地的普通马。村里有一富人也有一子,也来求伯乐学相马。因这富人平日狡诈贪婪,伯乐对其厌恶,但碍于乡亲情面,不得已收其子为徒,而后只授其子相千里马之术。先前那位邻居见状大为不解,于是问伯乐:你我相交甚好,怎么只教我子一些普通的相马本领,而你与那富人交恶,却教其子相千里马的绝技,为何?伯乐说:"千里马不常有,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意思是说,千里马偶  相似文献   

20.
韩愈的《马说》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通常的解释是“千里马叫起来却不能明白它的意思”,认为“鸣”的主语是千里马(省略了),“鸣”后面的“之”是语气助词,“其”是代千里马的“鸣”(见广西民族出版社《中学古诗文对照注释》)我认为这样解释是不确切的。从上下文来看,这一句与前面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组成排比句式,主语都是省略了的“一般养马人”(即前文的“奴隶人”),从“驱赶”、“喂养”、“使唤”三个方面指责养马人用对待普通马的方法来对待千里马。且下文“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