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四期上刊登了余碧君、古敬深两位同志合写的《迎接广播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从阿虹的故事看广播与因特网融合的特殊功效》。文章以当代大传播的视野对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给予了关注,并详尽分析了这一趋势的意义和特点,无疑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但是,文中以阿虹的故事作为广播与因特网相融合的一个范例,本人实不能苟同。文中写道:“阿虹这个以虚拟开始、以真情结局的故事,使我们广播工作者意外地获得了广播与因特网融合所带来的一份惊喜”。实际上,虹的故事是一场骗局,由于广播工作者和网站工…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媒体生存环境的变化促使新闻机构不断探索革新,传统广播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尝试融合传播。河南新闻广播策划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以多平台分发传播、口语化记录表达、互动式创新呈现,"深耕"以人为本的新语态和报道视角,深挖带着温度的好故事。笔者认为,这组报道是广播新闻融合传播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3.
赵军  杨宁 《新闻战线》2022,(13):25-28
<正>媒介融合趋势下,广播媒体的改革空间巨大,潜力无限。广播新闻栏目《新闻晚高峰》主动迎接媒体变革和市场挑战,从制作理念到传播手段各环节大胆突破,强化主流媒体的职责担当,创新理念,拓宽传播渠道,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传播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命都会带来传播理论的进一步更新。世纪之交,在传播技术的强力推动下,广播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数字化是这一变革的技术核心: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广播在因特网上也逐步有r自己的一席之地。音频上网以后,广播出现了两个貌似矛盾的特征:一是超时空传播,突破了时间、地点,  相似文献   

5.
广播与因特网融合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可以开辟广播的新天地。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大大扩展了广播的传播空间; 弥补了稍纵即逝的弱点; 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赢得了更多受众参与;有利于优化广播节目。但也应注意:融合不等于完全同化,更不意味着广播的消亡;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哄而上;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曹璐  张彩 《中国广播》2003,(3):38-41
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和对日常生活的日益渗透,使得传统广播的“规模”已不能适应因特网时代的变化。广播仅仅作为听觉的诉求媒体难以生存和发展,只有与因特网对接与互动才是广播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据日本广播电视界的著名月刊《GALAC》2003年1月号上刊登的文章,目前全世界有四万多家因特网广播电台。作为亚洲传媒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的传统广播与因特网的关系呈何种形态呢?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论述日本在新世纪伊始的选择-与因特网对接;下篇从具体的文本入手,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对日本广播的因特网节目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7.
广播剧《太行奶娘》通过对人声、音乐及音效的创新运用,使声效与故事衔接、故事与人物衔接、人物与时代衔接,达到“声”临其境、“声”入人心的传播效果,是一次以声音传播弘扬太行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 因特网(Internet)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和信息传播方式目前已逐渐深入到全世界的每一角落,同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一样Internet正逐步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可以说我们正处于网络时代确切地说就是因特网时代。因特网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对国内的广播电视业是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给广播电视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利用因特网的传播技术优势和灵活的传播理念来实现广播电视与因特网的强势联合、优势互补,从而占领现代传播技术的制高点和宣传主动权,是因特网时代广播电视参与网络中并赢得发展机遇的关键,也是广播电视在因特网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众传播工具分为印刷的与电子的两类。印刷传播工具主要有三种: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传播工具主要有三种:广播、电视、电影。本刊组织两组稿件《美国印刷传播工具》和《美国电子传播工具》,根据新出版的几种美国大众传播工具论著,加以编译,对这六种大众传播工具系统加以介绍。两组均有三篇文章,本刊分三期刊登。本期先发表《美国印刷传播工具(一)报纸》和《美国电子传播工具(一)广播》。  相似文献   

10.
谢莹 《声屏世界》2014,(10):27-28
<正>江西广播电视台民生频率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六大系列专业频率之一。2008年后,民生频率致力于民生专业节目类打造,民生新闻、故事、金融、消费等新节目逐渐占领市场。2009年重磅推出民生新闻节目《民生365》,开播五年来不断改版升级。2014年2月18日,江西民生广播品牌节目《民生365》全新升级3.0版,与新媒体充分融合,拓宽信息源,加强传播途径,吸纳更多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1.
马俊雅 《新闻传播》2009,(12):72-72
21世纪媒介发展的趋势是融合,广播与网络传播优势的结合是无法避免的发展必然。长期以来,电台以擅长现场直播为特色.但也因稍纵即逝而在与其他传媒竞争中显得后劲不足.传统的广播与最新的因特网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改变着广播过去单一的传媒形态,形成一个交互传播的多媒体形态.为广播事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我国广播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民族语言广播在新形势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技术特别是当下“呈爆炸式’增长的微博弥补了传统广播单一的线性播放与收听服务模式的不足,为广播节目提供了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和互动性节目服务的可能。本文认为民族语言广播也应当与时俱进,加快与先进的传播技术如网络、微博和多媒体等的融合步伐,以迎接“微博时代”的到来,更好地为我国的民族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13.
《福州新闻》作为福州广播电视台开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档时政新闻栏目,是公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地方时政议题的窗口.在融媒体语境下,《福州新闻》在创新传播形式、传播类型和传播话语等方面做出了多元化尝试,传播空间边界的消融、全时无缝在线的融合构成了多维的传播时空.展望未来,技术赋能再造传播新进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方针,对传统媒体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目的】文章以寻求突破广播在面对新媒体传播形式出现和用户信息接收方式转变中面临困境。【方法】结合驻马店广播电视台《你好创客》节目近两年破解新时代广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困局,用融媒思维发展广播,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的探索实践。【结果】细分用户市场、创新节目形式、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结论】只有灵活运用融媒思维,在广播节目内容、传播形式贴近性上下功夫,才能做出接受度高的流量广播,才能讲述好乡村振兴故事,探索了新时代广播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5.
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当网络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在网络上进行延伸,可以谓之广播的网络化。广播与因特网融合后,主持人与网友从原来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因而网上广播受众的反馈参与大大扩大。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网络广播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刊新开辟的“网络天地”栏目组织了一组文章:姚丽萍《从审美角度看网络新闻传播形式的不完善性》主要分析了网络新闻的编排形式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庞亮《关于我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对于我们应对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挑战具有现实意义;张潇潇、郑一卉的《中美两国网络广播现化的比较研究》一文旨在通过这种比较研究,找出网络广播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方法;刘建明《网络信息的侵权构成及其防范》中着重指出:依法规范上网行为,应成为信息传播管理的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广播网络的融合新闻?它包括哪些媒介传播符号?怎样对广播网络的融合新闻进行流程梳理、故事建构、背景资料收集以及音视频供给和编排,使受众在需要新闻时以各自最方便的形式获取新闻?这是广播业界特别是广播网络从业人员应掌握的看家本领。本文从理论与现实角度,提出了广播网络融合新闻深度报道的体裁和结构呈现,以期引起业界同仁关注、探索,推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0月11日,沈阳广播电视台公共·社会频道《今日法治报》开播,子栏目《孙刚说事》正式和观众见面。故事化叙事+评书式表达是《孙刚说事》特有的传播模式,故事化讲述,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是节目开播以来所秉承和追求的,新闻专题是内容,故事化、评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突破传统频率传播形态,将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融为一体,在互联网、移动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发展路径,其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平台、传播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基于传播格局重大变化,广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以《广播新闻》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模块四个方面梳理安徽大学广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郭月秀 《传媒》2021,(2):23-2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吕梁广播电视台打造新阵地,创研新产品,挺进主战场,初步形成了"一网两微一端两窗口"的融合传播架构,新媒体用户突破150万人,拓展了舆论阵地,延伸了新闻触角,有力地提升了全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