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杨洁 《大观周刊》2011,(21):33-33,20
明代文学的典型代表是小说和戏曲,而戏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便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对《牡丹亭》的研究,此前已经有很多学者作过,而且取得不少优秀成果。但就笔者所看到的资料,发现很少有人对《牡丹亭》做跨学科领域的延伸性研究,本文试从审美文化学角度对《牡丹亭》作以阐释,以期洞悉其深刻的审美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水浒记》、《蜃中楼》和《琵琶记》这三种日译作品的译文特点和翻译方法出发,考察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如何了解中国戏曲,如何学习白话文和戏曲知识,为探讨江户时代接受中国戏曲的文化背景,梳理一些头绪。自十七世纪后半期至十八世纪初日本掀起"唐话学习热潮",不少日本学者以小说和戏曲为研究资料,热心学习白话文学。他们几乎没有机会看到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只得阅读文本,但是他们学习中国戏曲,甚至借用净瑠璃和歌舞伎的形式来加以翻译;就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来说,中国戏曲作品也是值得阅读的叙事文学。  相似文献   

3.
评《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研究索引》周启付(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前曾有过现代文学作品语词索引、《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数据库,现在又看到了《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研究索引》(于曼玲编,广东高教出版社,1992年8月)(以下简称“索5...  相似文献   

4.
《故事会》创刊二十三年了。《故事会》的诞生有一个“偶然”的故事。那是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戏曲编辑室副主任顾伦和老编辑李中法到江苏常熟去征求对《戏曲故事》的意见,发现当地的故事活动相当活跃,讲的大都是根据现代戏曲、电影、小说、报道等改编的新故事。农民讲,农民听,很受欢迎。感到要使《戏曲故事》受到读者欢迎,应该走口头说讲的路。回到上海一了解,原来上海的故事活动也已经开展多年,故事员们已经深感故事材料不足,迫切要求出版故事脚本。为了适  相似文献   

5.
小说《重庆谈判》连播以后黄济人偶然寓于必然之中,往往有些作品播出的意外社会效应令作者始料不及;《重庆谈判》的播出便是如此。作为长篇小说《重庆谈判》的作者,自这部作品问世以来.我收到过不少读者来信,自这部作品被搬上银幕以后,我又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而这...  相似文献   

6.
戏曲作为一门舞台表演艺术,与小说等其他文体有着艺术本体上的差别。将小说叙事转化为戏曲叙事,与其说是两种文体之间的转化,不如说是文学与表演两种艺术门类间的转化。在《聊斋·庚娘》的戏曲改编中,戏曲的舞台时空特性、作为角色扮演中转机制的"脚色制"、演员的表演技艺等等舞台性因素在小说叙事的"戏剧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小说叙事不得不做出符合戏曲舞台规律的调整。中国戏曲是极重视表演的戏剧品种,舞台因素对于戏曲叙事的影响十分显著。已有的小说、戏曲研究,往往忽略了戏曲作为表演艺术其舞台叙事的独特规律,以戏曲为本位、回归舞台的戏曲叙事研究尚待强化。  相似文献   

7.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学史上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堂吉诃德》等一系列名著为世界文学作出杰出贡献。最近,西班牙联合出版社决定出版袖珍本《塞万提斯全集》,这在西班牙出版史上还是第一次,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全集共21卷,从他的第一部作品田园小说《加拉特亚》到他的名著《堂吉诃德》以至最后一部小说《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等,都以精巧漂亮的装帧呈现在读者面前。编者为每一部作品约写了评论,作了注释,并附有书目和  相似文献   

8.
高剑芳 《新闻爱好者》2011,(14):139-140
周喜俊,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女性作家,从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一路走来,成就斐然。至今,她已出版《辣椒嫂》、《周喜俊剧作选》、《周喜俊说唱戏曲集》等专著7部,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曲艺》等发表文学、戏剧、曲艺、电视剧等各类文艺作品600余万字,多部作品获省级和全国奖项。因创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优秀青年文艺家等。2004年,由她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在荧屏亮相,好评如潮,成为当年重播率相当高的电视剧。随后,她创作了电视剧本《当家的男人》、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和戏曲《七品村官》,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9.
周喜俊,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女性作家,从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一路走来,成就斐然。至今,她已出版《辣椒嫂》、《周喜俊剧作选》、《周喜俊说唱戏曲集》等专著7部,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曲艺》等发表文学、戏剧、曲艺、电视剧等各类文艺作品600余万字,多部作品获省级和全国奖项。因创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优秀青年文艺家等。2004年,由她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在荧屏亮相,好评如潮,成为当年重播率相当高的电视剧。随后,她创作了电视剧本《当家的男人》、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和戏曲《七品村官》,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0.
王世贞是以《曲藻》作为入场券进入《西厢记》的学术领域并在这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 作为戏曲批评史上最早的曲话作品之一,《曲藻》是王世贞的文艺批评名著《艺苑 危言》中杂论戏曲部分的单行另题,关涉戏曲史、曲律、曲家评述和曲作鉴赏等多方面的内容。共计四十一条,其  相似文献   

11.
马文 《兰台世界》2014,(2):121-122
针对李渔的戏曲作品和《闲情偶寄》一书的研究,集中在戏曲理论与小说创作的关系层面,对于李渔的“指挥理论”涉及甚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图从《闲情偶寄》中探寻“优师”作为“指挥者”的意义,以及指挥理论对古代戏曲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在古典戏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高则诚的《琵琶记》。我国戏曲的发展经受了很多的波折和磨难,但是我国戏曲在历练中成长,成为中国艺术中的璀璨明珠,我们对高则诚和他的《琵琶记》进行研究和学习,看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李渔的戏曲作品和《闲情偶寄》一书的研究,集中在戏曲理论与小说创作的关系层面,对于李渔的"指挥理论"涉及甚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图从《闲情偶寄》中探寻"优师"作为"指挥者"的意义,以及指挥理论对古代戏曲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统计,到那时为止,茨威格是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德语作家。最近,由于徐静蕾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得奖,茨威格再次受到中国观众和读者的关注。在中国,茨威格最为读者熟知的作品是他的中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收藏》,《马来狂人》等都是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篇。除了小说,茨威格还撰写了不少传记作品和历史著作,如《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冯小刚执导的地震电影——《唐山大地震》正在杭州紧张地拍摄,剧本原著小说,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和其他五部张翎作品近日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上市。《唐山大地震》导演冯小刚这样评价原著《余震》的故事:这部戏的  相似文献   

16.
胡健 《文化遗产》2023,(3):66-73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明末戏曲家王元寿《郁轮袍》传奇一种二卷,一般认为已经亡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国图藏崇祯刊本《白雪楼五种曲》,其中亦有《郁轮袍》传奇二卷,但作者“西湖居士”身份不详。通过考证发现,今存《郁轮袍》传奇应是王元寿作品。主要证据是《远山堂曲品》《传奇汇考》等关于王作剧曲、人物和情节等诸多信息皆可在此作品中一一得到印证。由此,《白雪楼五种曲》中题“西湖居士编次”的《明月环》《灵犀锦》《诗赋盟》也应被认定为王元寿作品。它们一起体现王元寿长于描写男女情思、巧于情节构思的创作特征。由于存世作品数量增加到8种,王元寿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应该获得更高地位,值得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杨敏 《新闻爱好者》2010,(9):175-176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短暂一生中精心构制的唯一一部浪漫主义巨著。自问世以来,小说便以其奇特的构思、独特的叙事结构、玄妙的爱情情节等,引起诸多的评论和争议。对比之下,艾米莉的诗歌却往往被忽视。《呼啸山庄》被称作是一部浓郁的诗情小说,这与作者的诗歌创作息息相关。艾米莉的诗歌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作品中,艾米莉成功地运用诗的意象及象征,形象地阐明了她对生活深刻的认识,突出了故事的主题。同时,小说中神秘的超自然因素的自然融入,营造了浪漫而激情的诗歌氛围,增强了小说的诗歌魅力。  相似文献   

18.
所谓休闲活动,主要是指人们在工作时间之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娱乐活动,它能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愉悦快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涉及休闲活动的作品可谓不少,如《水浒传》、  相似文献   

19.
《小说连播》是广播文艺百花苑中的常青树,是许多电台的保留节目。连云港人民广播电台独立生产制作广播小说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1997年以来,先后有六件作品荣获国家级政府奖,尤为可喜的是继广播小说《拥抱生命》2001年获得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之后,去年12月又以广播小说《一路格桑花》从杭州捧回了首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作品至上,内容为王。在《小说连播》这一精品生产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抓  相似文献   

20.
熊茵 《出版广角》2013,(2):76-77
《牡丹亭》是昆曲中一部著名的爱情剧作,它分为55出,包括《惊梦》《寻梦》《婚走》《再生》等。在昆曲的早期剧作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政治主题展开,例如《浣纱记》《宝剑记》《鸣凤记》等,也有少部分以男女爱情为主题的戏曲。到了明朝的万历年间(1550),一位可以和西方戏剧家莎士比亚相媲美的戏剧家汤显祖诞生了。他所写的《牡丹亭》将大家闺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