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档案》2005,(4):47-47
何力迈在2004年第12期《浙江档案》上撰指出,一直以来,学是档案的主要利用,编研材料走的也是一条“贵族”路线,面向专家学,提供史学研究,深藏在象牙塔中,站在高坛上俯视众生,多以内部刊物的形式出版,即使是公开发行,也鲜有能登上排行榜成为畅销书的。最近,有本汇集手稿、老照片的《鲁迅图传》出版。研究鲁迅是个学术性很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随着孙中山思想的发展轨迹研究其出版实践和出版思想,研究出版工作对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章运用翔实的史料记载了孙中山先生的出版思想和实践从萌芽到发展乃至成熟这一不平静的过程及其辉煌成就,探讨了孙中山从事革命新闻出版活动的特点,揭示了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宣传家、出版家以及研究其出版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出版强国。日本出版产业经历过二战后的高速发展,也伴随经济的减速进入低速稳定的增长时期,后又在经济泡沫破灭后步入困境。霹本出版产业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经验。研究战后日本出版产业文化政策、国家管理规制、企业组织和制度对我国出版产业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精品如何去创造刘我有幸参加过“一本好书”的评选工作。我体会,“一本好书”的评选,不仅是出版成绩的检阅,也是出版经验的总结。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是图书出版继续前进、不断提高的必由之路。多出好书需要多方面条件的配合,切实做好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本研究日本出版社在新技术条件下寻求成功突破的书,也是一本可资我国出版人借鉴的书.几年前,我国曾翻译出版过日本一本叫做<出版大崩溃>的书,其提借的更多的信息是出版业似乎已日薄西山.而这本<出版大冒险>则向我们展示出了刺破云雾而透射出的一束束希望的霞光.  相似文献   

6.
一、序言 本论文是以介绍韩国出版学研究活动及其倾向问题为目的。出版学研究,在设置出版学科(或同系列学科)的大学及大学院中实行。而其发源,则是从韩国出版学会开始的。因此,这里只谈以韩国出版学会为中心的研究活动。在多种出版研究内容中,本论文只从一个方面做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黄超 《图书与情报》2023,(3):136-144
上海“孤岛”时期的复社是党领导下创办的出版机构,出版了《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一批红色文献和进步文献。近年来在对复社的出版物考证后发现:《中国革命性质及动力》是《续西行漫记》正式面世前推出的单行本,其文献价值在对复社所发行的图书和出版史研究中未曾提及,有可深入研究的空间;复社《鲁迅全集》纪念本的遗存较少,但收藏者既有之前未曾发现的公共机构也有私人藏书家,尚需进一步梳理及挖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图书出版中,责任编辑是个常见的名词。凡每本正规出版的图书上,都可见到责任编辑的“大名”,或署于封底,或在版权页,也有署于勒口之上的。这说明责任编辑在图书出版中地位的极端重要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什么叫责任编辑?人们对责任编辑的内涵和责任范围,至今仍缺乏明确的统一认识,《辞海》上有对编辑的定义,却缺乏“责任编辑”的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亦是如此,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责任编辑”加一番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的出版业以及原创绘本的发展都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课题,对中国原创绘本的出版和推广研究也是出版业界的分支,但已有的关于原创绘本的讨论更多基于绘本本身的特色,在新媒体环境考量之下的研究不算太多.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包括出版业在内的许多行业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因此,本文拟探讨新媒体环境之下绘本的发展之路是否有所变...  相似文献   

10.
陈辽 《传媒观察》2005,(8):62-63
有三位女作家写了三本书,都以“往事”为题。一本是老作家梅志写的《往事如烟》,获好评;另一本是章诒和写的《往事并不如烟》,出版后有争议;如今又有一位名记者也是女作家的古平,她于2004年10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往事如新》的书.问世后立即令人刮目相看。古平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56年。  相似文献   

11.
出版技术编辑工作是图书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本好的图书的出版,不仅有赖于编辑对选题的成功策划,也需要出版部门专业人员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即对材料的选用,成本的控制,生产工艺流程的熟练掌握等。毋庸置疑,成功的出版业绩应是编、印、发互动的结果。其中,印刷出版是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研究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经济学的依据,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条件。”“对出版产业的经济学研究,首先是研究普遍性。这非常重要。因为出版产业也是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普遍经济规律,对所有产业是适用的,对出版产业也是适用的。比如,价值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其次是研究特殊性。这尤其重要。其中研究出版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难度最大。”“我之所以特别看重陈昕同志对出版产业的经济学研究,是因为要做好出版产业必须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是理性的科学的态度,是成功之路。加强对出版产业的经济学研究,是在出版产业的发展中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对出版界来说,也是收获出版果实、展示全年出版努力的时候:第/\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评选结果的揭晓,第五届国家图书奖进入复评阶段,众所瞩目的全国第十二届书市在云南的召开,不论是评奖还是书市活动,都是对出版工作的一种总结,一种激励。本期杂志的编辑思路,便是以“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为重点对象而展开的。因为对我们来说,紧跟出版局势,服务出版大局,是图书评论工作的要旨之一。 我们以显著的位置,发表了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发给第十二届全国书市的贺信《以<讲话>精神和“三 个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年鉴》是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总结图书出版工作经验,观察、分析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科研、教学、著述、学习和图书出版工作提供系统的参考资料的工具书。从1994年到2005年,该年鉴已连续出版了12卷,而自2004年卷以来,在装祯及内容上都做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改进。此书的编辑人员仍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力图把此书进一步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在此书12年的发展历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刘影 《电子出版》2001,(4):29-31
网络问世以来,以其快速的传播速度、广泛的传播范围和充实的传播内容引起传统媒体的恐慌,传媒业界一片惊呼“狼来了”。而如今“以比特为文字载体,将文字以字节的方式刻在因特网上”的网络出版也同样在传统出版市场激起阵阵涟漪。有人称网络出版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也有人认为网络出版为传统出版开辟了一条全新而灿烂的道路。 2000年美国小说家Stephen King的小说《骑弹飞行》(Riding the Bullet)作为第一本只发行ebook,不发行印刷版本的书,在电子书籍销售史上创造了传统出版界所没有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务实求真的一部力作──评赵荣达同志《孔祥熙述评》李衍黔最近出版的《孔祥熙述评》是一本具有独到见解和确凿史料的求实之作。一向以务实求真精神从事孔祥熙研究的赵荣达同志,在本书中特别突现了他的实事求是的研究风格。第一,研究历史人物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17.
一本图书或期刊的出版要经过许多工序。其中,校对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也是构成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本新出版的诗集感动了我,这部诗集名为《国旗颂》,是我国出版的一部赞美国旗的书。诗集中女诗人纪向寰的二百首赞美国旗的诗歌.让人感到热血沸腾,热泪滚滚,埋藏在胸中的爱国热情被华美的诗篇所唤醒。  相似文献   

19.
结合自身既往的研究经验,从史料和理论两方面探讨出版史研究范式的创新。提出新史料是出版史研究范式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研究者可以在常见的整部文献如书信、日记中发现新史料,也可以在报刊、出版史志资料等集成性文献中发现新史料;提出出版制度史和出版心态史可以借鉴新制度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学、现象学等理论。结论是,要想范式更有新意,就必然要融合跨学科视域,尽力拓展认知版图,以形成整体性视域,增进对出版史现象的解释深度。  相似文献   

20.
李广 《编辑之友》2011,(10):73-76
对于古代小说的阅读和研究,大多数读者都需依靠校点排印本。当代出版界排印古代小说分为两种。一是出版供大众阅读的小说名著的校注本,一是集中整理出版一些小说的善本、孤本。排印古本小说的目的不同于出版作为大众普及读物的古典名著小说。排印古本小说因其本着"补明清小说出版工作之空白,也为了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