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可别小看我,我可是会七十二变的。怎么,你们还不相信?那我就变给你们看看。第一变“:猪”。早上,我在美梦中徜徉,妈妈三番五次柔声地叫我起床,我无动于衷,老妈使出拿手绝招“狮吼功”,扯着嗓子冲我吼起来:“现在都几点了,懒猪,还不起床!”这一吼把我给吼醒了,可我却留下了“懒猪”的“美名”。  相似文献   

2.
圣诞节礼物     
那年他15岁,仍呆在父亲的农场。圣诞节的前几天,他无意中听到父亲在对母亲说些什么。他才意识到,他很爱父亲。“玛丽,我真愿在早晨叫醒罗伯。他现在长得真快,正需要睡眠,我真想自己一个人顶着干。”“唉,你干不了,亚当。”母亲的声音很清脆,“另外,他也不是小孩子了。是他干活的时候了。”“是呀,”父亲缓缓地说,“不过我真不愿意叫醒他。”听到这儿,他的内心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父亲如此疼爱他!这一点他从来没有想到,认为父子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既然明白了父亲疼爱他,那么一清早就不应该那么磨磨蹭蹭,老是要父亲叫醒。他起床了,睡眼…  相似文献   

3.
雨后初晴,睡觉是最好的。我知道。所以一放学,我便飞跑回家,忙忙地煮好晌午饭,扒几口,一折身就爬到床上去了。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的屁股突然挨了很响的一巴掌。“还不起来你还要睡?”父亲吼。“我再睡一会儿。”我迷迷糊糊地说。“还要再睡一会儿?我耕田的时候看到他们早都念书去了你还要再给老子睡一会儿?”父亲又吼。然后,我的屁股又挨了很响的一巴掌。“赶快给老子起来念书!”我一惊,翻身下了床,忍着火辣辣的痛忙往外走。经过队里的屯水田时,我发现田里的水很清凉,我就弯下腰捧起水洗了一把脸。我现在去上学已经迟到很久了…  相似文献   

4.
漫雪     
12月 2 5日那天 ,下起雪来。早晨起床开门 ,雪花飘了进来 ,缩在被窝里的瓶子大吼 :“关门 ,关门 ,出人命啦 !”过了一会儿 ,我拉她起来 :“懒鬼 ,下雪了。”她连人带枕头躲在被子下 ,说 :“下刀子我也不起来 !”话音刚落 ,起床铃响了 ,瓶子速度奇快 ,刷牙、洗脸 ,两分钟后 ,瓶子在门外留句话 :“三姐帮忙倒洗脸水 ,中午请吃糖 !”人已消失无踪。我摇头笑了笑 ,可爱的疯丫头 ,还记得昨晚吗 ?两个寝室的人聚在一起唱歌 ,从《捉泥鳅》一直到《小李飞刀》的主题曲 ,后来灯熄了 ,老大点了两支红蜡烛 ,六六就开始讲 :“今天晚上大家要早点睡哦 !否…  相似文献   

5.
特殊的爱     
<正>“起床啦!起床啦……上学要迟到了!”“怎么还不起床,你想迟到是吧?一点儿时间观念也没有……”“再不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你要是迟到的话,自己跟老师解释!”每天早上,我都在妈妈这特殊的爱——一连串的唠叨轰炸中慢悠悠地爬下床。唉!妈妈什么都好,就是爱唠叨。我的妈妈个子高高的,皮肤很白,细细的眉毛下面镶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犹如一掬清澈见底的泉水,瀑布似的黑发直披腰间,走起路来长发飘飘,漂亮极了。然而,仙女似的妈妈却长了一张爱唠叨的嘴,弄得我是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6.
我的心里话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外出打工了。家务、农活全由母亲一人承担。那时,我第一次听说“打工”二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根本不知道打工是什么。父亲对我非常凶,动不动就朝我吼,常常吓得我哭。父新离开了家,我认为我“自由”了。可是,一到年底,他又要回家一次,这时,我又得把自己的一切坏样儿先藏起来。当他又走后,我就像  相似文献   

7.
和父亲约会     
洪玲 《师道》2004,(6):56-56
结婚十年后,我发现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法,可以让爱的火花永葆新鲜。不久以前,我和另一位男士约会,其实那还是我丈夫的主意,有一天他说:“我知道你很爱他。”我很惊讶,立刻争辩道:“但我爱的是你呀!”“我知道,但你也爱他呀!”我丈夫要我去看的男士是我的父亲。他已经“寡”居了  相似文献   

8.
燕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  相似文献   

9.
李晓 《新作文》2013,(Z1):55
"起床!起床!懒虫!懒虫……"讨厌的闹铃声又惊醒了我,我感到身上冰凉冰凉的,起来一看,天啊!枕头怎么放身上来了?被子怎么跑脑袋上来了?我赶快把衣服穿好,爬了起来。这时,妈妈突然把门撞开,大吼:"你怎么穿反了?都快  相似文献   

10.
罗丹的童年     
1845年,罗丹刚满5岁,由于聪明过人,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稣教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一次,在餐桌上罗丹发现父亲脚边上有一张纸,他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坐在他边上的哥哥发现罗丹趴在地上不吃饭,就叫了起来:“罗丹,你不吃饭趴在地上干什么呢?”父亲一看趴在自己脚边的罗丹,也忍不住吼了起来:“站起来,你这个鬼东西,吃饭不好好吃,看我怎么收拾你。”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更是生气了:“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是在干这个玩艺儿!”父亲非常生气地把罗丹打了一…  相似文献   

11.
深沉的父爱     
在我心目中,父亲一直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在他的身上,我似乎看不到一般人应有的七情六欲。而母亲相比起来,似乎更爱我们一些。直到三年前的一件事,才让我猛然发觉,父亲也很爱我,但他用的却是与母亲截然不同的方式。那是一次期末考试,母亲千叮咛万嘱咐我不要粗心,但对于这样的唠叨我却左耳入,右耳出。发试卷那天,我拿到试卷一看,果然由于粗心,错失了许多分。父亲一看,马上满腔怒火,犹如火山爆发,拿着棒子就对我边打边骂,我哭成了个泪人儿,我想着:我恨死父亲了,我再也不理他了!那天晚上,我彻夜未眠,一次上厕所经过父亲的房间时,透过门缝,看到父…  相似文献   

12.
父子之争     
<正>"赶紧起床!"老爸使劲一拍桌子吼道。"不是起来了嘛,一大早就吼。"我嘀咕着,从床上爬起来。又是一个不愉快的早晨。可恶的老爸无时无刻不在找我的茬儿,随时准备狠狠地骂我一顿,这样的人脑子正常吗?每次吵架都是老爸先挑起来,我感觉上天对我太不公平,我总在想:我上辈子到底欠你啥了,你要这样对  相似文献   

13.
《背影》中,朱自清和他父亲之间的那种诚挚感情,特别是父亲那种至爱,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是,也似乎给人们留下这样的一些疑问: 其一,“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可是父亲却硬要送我”过长江到浦口,并且送“我”上车,“拣定”座位,然后一再嘱咐“我”以至“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可是,父亲的这种关心爱护还不满足,他还要那样艰难地越过铁路去买桔子,一直到把桔子送到“我”身边,他才现出“很轻松”的样子。作者这简单的叙述中,不说明父亲对儿子的爱太超乎寻常了吗?太过份了吗?这种感情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其二,作品中的“我”对父亲的爱,开始是很不理解的,处处认为父亲的行为不大漂亮而“暗笑  相似文献   

14.
无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儿女最亲的人还是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暴怒无常的人,动不动发脾气,打人。两年前,我却在无意当中发现了父亲是个很好很好的父亲。其实父亲很爱我们,靠父亲一个人干活供四个人读书,理所当然比登天还难,简直是要了他的命。为了交学费,父亲拼了命地干活。记得一次在给别人装修楼房的时候,父亲的左手受了伤,这伤虽然不算重,但也不轻。母亲见到了,劝父亲说:“受了这样的伤,还是到医院医治一下吧!”“不去,”父亲说话的语气加重了:“一去就得几十块钱,您怎么不想想,孩子还要读书,我们能省就得省,别说这几十块钱了,就…  相似文献   

15.
那天,一个学生通过周记向我反映,班上的小曾放学后偷偷到学校附近的慈母亭抽烟。对于小曾,我是了解的。刚接触时觉得他顽皮、贪玩,学习不够认真,曾批评过他几次。可是在一篇周记中,他的话让我震撼和惭愧:“也许每个人都觉得我很快乐,因为我看起来总是嘻嘻哈哈的,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快乐,都是假装出来的。我的亲生母亲离开了我,父亲没时间照顾我,我缺少爱,经常感到很孤独……”后来,我在和他的谈话中了解到,他的亲生母亲已和父亲离异,现在的母亲是继母。父母做夜宵生意,每天到凌晨才能休息,第二天起床时孩子已经在学校了,哪有时间照顾他?连早餐…  相似文献   

16.
滴血亲情     
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我有一个很爱很爱我的母亲。虽然我家并不富裕,虽然我一直体弱多病,但我一直都感到很幸福,直到父亲出事那天。“李俊,快去看看,你爸爸出车祸了!”我没命地跟着阿姨跑。在看到现场的那一刻,我惊呆了,父亲倒在一滩血水中痛苦的呻吟着。我冲向父亲,跪倒在他身旁,泪水吧嗒吧嗒地落下,我大呼:“快送去医院!”医院里。父亲正在输血,血库没血了,血袋里的血却是叔叔的,而不是我的。我呆坐在凳子上,望着血袋里的血一滴滴地落下,一滴滴地流进父亲的血管内。我凝视着父亲,似乎,看得见每滴血在他血管中的流向。眼泪顺着眼…  相似文献   

17.
侄儿晶晶人很聪明,可就是“懒”。都七岁的人了,穿衣、脱袜子、收拾玩具,都还依赖大人,自然也就谈不上为他人服务了。假期里,我嫂嫂把他送来和我一起生活,这触发了我想治治侄儿“懒”病的念头。第二天一早醒来,晶晶就吵着让我帮他起床,我推托道:“姑姑正在看一本很重要的书,你自己起来吧!”我连看也不看他一眼。侧耳细听,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在《语文博览》一书中,读到一则海明威儿子回忆父亲的轶事:一天早晨,我的父亲说:你自己写一篇短篇小说,不要期望写得很好。”我坐在桌边,用他的打字机,慢慢打出一篇小说交给他。他戴上眼镜读了起来。我在一边看他有什么反应。父亲读后很高兴:很好,孩子,写得很好。你很有想象力,可以得奖了……”读到这里,我不禁窃笑起来,这情景与我倒是有些相似。每次写完作文初稿后,我也和海明威的儿子一样拿去给父亲看,也同样爱窥视老爸的眼神,解读他脸部的表情,期望从他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判断我作文的命运。有的时候,我写好…  相似文献   

19.
说到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人们也许不会陌生,可是他的雕塑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845年,罗丹满5岁,由于聪明过人,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酥教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一次,在餐桌前他发现父亲脚边上有一张纸,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坐在旁边的哥哥发现罗丹趴在地上不吃饭,就叫了起来:“罗丹,你不吃饭趴在地上干什么呢?”父亲一看也忍不住吼了起来:“站起来,吃饭不好好吃,看我怎么收拾你!”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更是生气了:“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是在干这个玩艺!…  相似文献   

20.
校园逸趣     
回答老师“:违反法律的人叫什么?”学生“:违反法律的人就是破坏法律的人吗?”老师“:也可以这么解释。”学生“:叫破法者。”通知书“你今天是怎么了?这么半天老摆弄它干什么?”父亲说着,从儿子手里夺过通知书,翻阅起来。上面有老师写的批语“:在课堂上射弹弓,往同学的衣袋里装虫子……请家长来谈一谈。”“你在学校里尽干这个,学习能好吗?”父亲向儿子猛吼。“爸爸,这不是我的通知书,是我从您的旧箱子里找到的。”教授有一天某教授突然停止授课,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如果坐在中间聊天的同学能像坐在后面玩牌的男同学那样安静的话,那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