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苍耳子65%乙醇回流提取浓缩液的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三个不同分离部位对小鼠炎症部位的影响,明确苍耳子的抗炎活性部位。方法:小鼠耳肿胀法。结果:苍耳子的正丁醇部位有明显的抗炎效果。进一步实验证明,正丁醇部位还能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且还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壮药姜叶三七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进行研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法观察其对小鼠急慢性炎症的影响。姜叶三七醇提物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表明姜叶三七醇提物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藏药九味麝香丸的抗炎和免疫干预药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九味麝香丸0.20g/kg、0.10g/kg、0.05g/kg灌胃给予7天,观察药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小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九味麝香丸0.20g/kg、0.10g/kg、0.05g/kg灌胃给予13天,观察药对2,4-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和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生成的影响。结果藏药九味麝香丸0.20g/kg、0.10g/kg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耳肿胀度和肿胀率均降低,肿胀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其具有抑制急性炎症作用;0.20g/kg可使小鼠棉球肉芽干重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对亚急性炎症也有一定抑制作用;0.20g/kg、0.10g/kg可增强DNF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0.20g/kg组耳肿胀度和肿胀率均增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藏药九味麝香丸具有抗炎和免疫增强药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足肿胀、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碳粒廓清、小鼠扭体等实验方法,对藤茶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藤茶水提物在所试剂量范围内(2g、4g、8g生药/kg/d)具有较明显的抗炎作用,但各剂量组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无明显的影响,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络祛痹贴膏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为其在临床中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耳肿胀法、大鼠足肿胀法,贴敷给药7天,考察小鼠镇痛抗炎作用,采用Elisa测定足肿胀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活络祛痹贴膏高剂量组(10g·kg-1)可显著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值,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和大鼠足肿胀度(P<0.05).活络祛痹贴膏中剂量组(7.5g·kg-1)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活络祛痹贴膏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独活抗炎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方法:查阅、归纳、整理2010年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独活抗炎作用的研究文献,根据药物药理作用的评价原则和评定标准,对独活抗炎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以明确其抗炎作用的确切性。结果:独活引起肿胀的急性炎症模型有13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模型试验共6篇、肉芽增生模型3篇、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共3篇、白细胞游走实验4篇、对主要炎症介质影响的实验共2篇、结果均为有效。结论:独活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黄灌肠剂的抗炎作用。方法:用三黄灌肠剂给大鼠灌肠,观察本灌肠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对大鼠子宫炎症的影响。结果:三黄灌肠剂能抑制大鼠足跖肿胀、肉芽肿增生和子宫炎症。结论:三黄灌肠剂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藏药"旁玛"抗炎、止痛的药理观察,探讨该药的抗炎、止痛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上寻找安全、有效、具有藏医特色的抗炎、止痛药品提供依据。方法:研究藏药"旁玛"不同提取部分(水浸膏、醇浸膏)对小鼠耳部肿胀和小鼠痛觉影响。结果:藏药"旁玛"的水浸膏和醇浸膏组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术及白术多糖对小鼠学习记忆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给小鼠灌胃白术15g (kg·d)、白术多糖0.2g (kg·d)及白术多糖0.4g (kg·d),连续15天,测定小鼠分辨学习、记忆行为;测定小鼠脑及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脑中脂褐素(LPF)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小鼠分辨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各实验组小鼠脑及肝的SOD活力显著提高,脑及肝的MDA含量显著下降,脑的LPF含量显著下降;而白术实验组与白术多糖实验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白术及白术多糖均能提高小鼠学习记忆和抗氧化作用,白术多糖是白术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2)
目的:研究女贞子提取物对不同器官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方法:将女贞子用超声提取后,用D101大孔树脂分离为不同部位,进行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测试。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及心、肝、肾组织中(N1和对照组) MDA含量、SOD和GSH-px酶活性。结果:女贞子提取物及分离部位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MDA含量,提高小鼠的血清及组织SOD和GSH-px活力。结论:女贞子提取物均具有体内抗氧化活性,且对心肌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建立小白鼠耐力运动及一次力竭性游泳的疲劳模型来揭示红景天提取物对小鼠肝组织中的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景天提取物可提高训练小鼠肝脏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提示:红景天提取物是一种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效果比较明显的中药,这为开发无毒副作用的运动饮料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观察苯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对苯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价。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3个剂量共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法,3个剂量组每天染毒1次。连续30d。2个对照组放置在另一个染毒柜中,除不染毒外其余处理均同染毒组。阳性对照组小鼠于处死前1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60mg/kg/B·W)1次。30d后处死小鼠,采用常规微核实验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以微核率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判断苯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实验组组的微核率要高于阴性和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的微核率最高!实验中的苯试剂可促进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产生微核,具有遗传毒性,且高浓度的苯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预处理能否减少异氟醚麻醉下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大鼠:A组:未麻醉组,亦即空白组,用0.9%生理盐水处理;B组:异氟醚组;C、D、E组:黄芪甲甙预处理后异氟醚麻醉组。C、D、E组的处理方法为:异氟醚麻醉前,将大鼠分别灌胃黄芪甲甙溶解液20mg/kg,50 mg/kg,80mg/kg,每隔4h一次,共处理72h。接着,通过采用ELISA与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血清促炎性因子、NF-κB,caspase-3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考察黄芪甲甙预处理对异氟醚麻醉的影响。结果:与B组相比较,C、D、E组的神经元细胞死亡数量明显减少;在对照组,血清和海马CA1的丙二醛(MDA)水平相对较低。异氟醚B组则显著抑制SOD、活性水平,但促进凋亡的iNOS、NO和MDA的水平增高。相比较,C、D、E组显著地抑制了异氟醚引起的MDA、iNOS和NO的产生,而提高了SOD的活性水平;在对照组,促炎性因子的水平,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an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相对较低。在B组,这些因子的水平明显增高。相对的,在,而B、D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这些促炎性因子的释放(P0.01)。与B组相比,C、D、E组的NF-κB及促凋亡标记蛋白Caspase-3水平降低,而抗凋亡标记蛋白BCL-2升高。结论:黄芪甲甙对异氟醚麻醉导致的神经元的凋亡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芪甲甙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性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炎症过程的影响作用及机制,为双氢青蒿素应用于防治肺纤维化提供基础实验数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博莱霉素模型组(BLM组)、双氢青蒿素低剂量治疗组(DHA-1组)、双氢青蒿素高剂量治疗组(DHA-2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行气管内一次性注射含博莱霉素注射液造模,治疗组腹腔注射双氢青蒿素。于造模后第7、14及28天,取每组肺组织分别行HE染色、肺泡炎评分及肺纤维化评分。结果:双氢青蒿素治疗组肺泡炎评分、肺纤维化评均比BLM组的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可以抑制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进程,其作用与抑制炎症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陈志鹏 《内江科技》2014,35(12):99-101
目的:观察补充烟酸对DOMS时骨骼肌形态结构的影响,为DOM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年大鼠90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E)和烟酸组(N),各组又分安静对照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24h、运动后48 h及运动后72 h组。运动方式L18 m/min,-16°,120 min。结果:补充烟酸组在同等强度的离心运动后,肌肉损伤的程度轻于对照组,肌纤维损伤和炎症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炎症程度小于对照组,炎症灶的数量也少。且在48小时后的恢复状况好于对照组,肌纤维肿胀减轻,溶解的肌纤维逐渐恢复,炎症细胞数量减少,核聚集现象减轻,炎症灶面积缩小。结论:大鼠长时间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出现微细损伤,在运动后48小时最为严重,而补充烟酸能减轻骨骼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损伤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复制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小鼠模型,探讨广西产五指毛桃不同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7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Vit E)组(100mg/g),五指毛桃水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五指毛桃醇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在给药30d后,计算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小鼠血清MDA含量及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结果:五指毛桃可显著增大衰老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并不同程度提高衰老小鼠血清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降低小鼠血清MDA水平。结论:广西产五指毛桃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发病机理/病理学) 结核菌感染腹膜并引起腹膜慢性弥漫性炎症称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菌可以通过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这两种途径侵犯腹膜。任何结核病灶的结核菌都可能是侵犯腹膜的来源。肺结核患者以血行播散至腹膜的较为常见。 结核性腹膜炎的腹膜表面常有散在的粟粒状结核结节。腹膜因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而变厚,肠襻相互粘连,与明显增厚的大网膜缠绕在一起形成包块。腹腔有纤维蛋白性浆液渗出,可形成结核性腹水,当腹水吸收形成粘连可使腹水呈包裹性。  相似文献   

18.
抗炎免疫药物主要用于多种伴有免疫功能障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当前,在很大程度上是瞩目于对类风湿关节炎(RA)有针对性疗效药物的探寻。尽管新型药物不断出现,但就对治疗RA来说,未能取得有突破性的进展,这主要与RA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有关。因而深化对RA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不仅对于寻找新型有效的抗RA药物,而且对合理应用现有的药物均有重要意义。一、RA的病理生理学进展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原因不完全明了的全身性疾病。血管炎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RA的发病可能与患者遗传基因的变异有关。调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苦豆子总碱(Total Alkaloids from Sophora Alopecuroides L,TASA)对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 Tfh)细胞的作用。方法:将20只正常ICR小鼠随机分为TASA高剂量组、TASA中剂量组、TASA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三组分别行腹腔注射三个不同剂量的苦豆子总碱,连续15d。每天监测小鼠体重的变化,15d后颈脱臼处死各组小鼠,称量小鼠脾重,采用流式检测小鼠脾Tfh细胞的百分比。结果:苦豆子总碱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TASA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脾指数和Tfh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苦豆子总碱具免疫抑制作用,其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调节脾指数和Tfh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南药巴戟天水提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忠  方代南  纪明慧 《科技通报》2003,19(3):244-246
目的 探讨巴戟天水提液(MOH)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CTX)免疫抑制模型法、单核吞噬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法.结果 在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上,灌胃MOH对抗CTX引起的免疫抑制,使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上升;给小鼠灌胃MOH10天,能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刚果红的廓清率(P<0.05);小鼠灌胃MOH10天,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P<0.01).结论 MOH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增强细胞免疫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