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何谓公平?”,实际上它含有两重追问:问“什么是公平”,这可以说是对公平的本质进行追问;二是追问“怎样才是公平的”,说的是对公平的衡量进行追问。公平是什么?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而为了使征服、改造自然的活动得以进行,人又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相互协作和分工。换言之,任何人要想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结成一定的共同体,这是他们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必要前提。在一定社会共同体中的人们,一方面存在着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正是这种共同性、一致性才使其共同体得以存在;另一方面,由于…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对于教学的哲学反思一直囿于教学认识论的范畴,反复追问教学是什么?“教学是什么”的问题在教学理论中被赋予前提性地位。然而这一问题所蕴涵的矛盾使之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导致了其自身所无法克服的问题。要解决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就必须改变对教学问题的追问方式,要从追问“教学是什么”转变为追问“教学如何存在”,即从教学认识论深化为教学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唯心主义者和不可知论者(其中包括马赫主义者)经常拿第一个问题(指什么是物质——引者)追问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经常拿第二个问题(指什么是经验——引者)追问马赫主义者。”(“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中文版,第14卷,第144页。)请问为什么唯物主义者经常拿什么是经验追问马赫主义者?马赫主义者对经验是如何了解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追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我认为“追问”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文本的手段。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巧妙、适时的“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一、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追问”能…  相似文献   

5.
禅与现象学     
禅的本质是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必须十分小心,因为所谓“本质”,往往指向抽象的规定性,然而在禅那里,本应该尽可能避免落入任何抽象和规定。但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只好在世谛的阶段上做言诠之功,所以还是要追问禅的本质,或换成其他的话说:禅的主旨是什么,禅的目的是什么?掸的理想是什么?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立人,《坛经》载慧能初到黄梅,弘忍和尚同他来求何物?他回答是“不求余物,唯求  相似文献   

6.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考试是对人的测量与评价,那么考试就应该被纳入哲学的视野,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就是“人”,或者说是对“人”的探测。古代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宣称:“什么是哲学?认识你自己。”康德也认为哲学归结起来就是:“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该想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什么是人?”而现代存在主义则直截了当地追问:  相似文献   

8.
<正>最早关于追问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逐步深入地问。在检索关于追问的文献时,笔者发现,人们对课堂追问意义的理解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追问,目的是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由此可见,课堂追问是指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任伟芳 《数学教学》2022,(9):30-33+46
<正>学习复数后,每当问起学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时,几乎很多学生脱口而出:i2=-1.追问“i是什么?”“■”.当问“什么叫复数?”“为什么要引入复数?”时,学生却一头雾水答不上了,诸如此类现状,根源在于没有对复数概念进行深度学习,没有利用复数丰富历史内涵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学习是什么?语学习是什么?人们对这个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且都有意无意地实践着。但如果有人追问“为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还真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倒是一些学习、专家尝试着作了一些回答,但回答得智见智、仁见仁。有的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学习活动都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有的认为,学习是一种纯智力活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本质研究上,《课程》一文对本体论的追问“课程是什么”的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转向实践论的追问“课程不是什么”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课程实践。本文认为当本体论的追问“课程是什么”放弃之后转向实践论的追问“课程应该是什么”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朱琦 《成才之路》2012,(9):73-73
正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追问式教学评价第一点就要求寻找证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什么?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目标是否具备本课特有的教学功能?通过追问,帮助执教者和听课者再一次了解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的实施度和达成度进行考查。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5,(12):1
自从有了教师,就有了对教师角色的追问。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追问:教师到底是什么?教师角色有哪些丰富的内涵?在这个不懈的追问过程中,人们不仅熟悉了孔子与苏格拉底这两位人类最了不起的教师,而且形成了关于教师的种种美好认识,诸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  相似文献   

14.
当下数学教育最显性的问题是教师“数学观”、“数学教育观”的遮蔽、遗忘或缺席。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必须自觉反思、追问数学本体和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教育为了什么”,并在好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牵引下去捕捉数学文本中的“哲学基因”和数学教学的“哲学气质”!  相似文献   

15.
出于教研工作的需要,笔者曾经对阅读指导课的设问导思进行过探讨,发现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总爱在学生回答某一个问题之后再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例1:教《一个降落伞色》,教师问:“大家仔细想一想,写飞机遇险,情况严重的这四句话,在危险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一个学生答道:“这四句话危险的程度一句比一句深。”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第一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常常对法院适用公平责任原则颇有微词。因为校方如果有过错,将承担过错责任;没有过错,则适用公平责任。在学校看来,过错责任也好,公平责任也罢,结果都一样,反正是都让学校拿钱。因此,不少校长感叹公平责任“不公平”!笔者以为,作为当今世界民事侵权法普遍认同的一项归责原则,公平责任体现的是法律的公平,学校之所以认为它“不公平”,是因为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没有严格按照公平责任的使用条件加以实施。那么,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什么情况下才算“公平”?让我们先看两个相关的案例。[案例一]某校课…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追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我认为“追问”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本的手段。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巧妙、适时的“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我也是普通一兵》(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设计了三个追问,有效地诠释了“普通”一词的内涵。追问一:谁“噙满泪水”?为什么?黑板上写下问题后,学生们一愣,陷入思考。我又用粉笔在“噙满”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请问‘噙满’是什么意思?”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要流泪了”,有的说“是泪水满满地在眼眶里打转转,呼之欲出了”,有的说“情至深处,说不出话来时就是那个样子”。我说“:一定是动了真情时才会这样。”学生们纷纷点头认可。我指着黑板问“:谁这样了?”学生回…  相似文献   

19.
<正>写高考作文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回答考题中的多个问题,要回答问题,先得弄明白问题是什么,需要我们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答……由此,“追问”思维便产生了。就议论文来说,其目的是说理,让读者相信你讲的道理是正确的。那么,讲道理时就要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前提到结论、从结构到功能,各个方面都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要不断对所写观点进行追问。只有经得起追问的观点,才能为读者所信服。那么,我们写议论文时,具体该如何“追问”呢?  相似文献   

20.
“自然专课”的任务、内容和时间安排“自然专课”是初小语文教学一个组成部分。从目前一些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引起学校行政和教师们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上期进行过一两次,但目的性不明确,有的学校甚至不知道“自然专课”是一回什么事。现在我想提出一些对“自然专课的肤浅看法,供教师们参考。什么叫“自然专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自然专课”呢?我们必须研究一下“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才会知道。“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以后简称大纲)中规定:“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