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方媒体不断制造舆论将疫情贴上"中国标签",以此污名化、妖魔化中国,用战争话语操纵国际舆论围攻中国,企图孤立中国,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和西方霸权主义逻辑.中国要去污名化,媒体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创新媒体话语表达,运用共情传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相似文献   

2.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深远影响,也使得疫情长期占据国际主流媒体的头条。本文通过梳理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展现中西方媒体报道的不同立场,进而揭示两者在国际话语权的激烈争夺,从而得出在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媒体必须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掌握国际舆论主动权,发出中国声音,唱响中国主张。  相似文献   

3.
距离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首次在官网向社会公布新冠肺炎疫情已一月有余。经过梳理,笔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经历了自媒体披露为主的信息呈现阶段和疫情信息公开后多元角逐的媒体表现阶段。第一阶段为12月31日至1月20日,由于疫情信息未及时向外界公开,这一阶段武汉当地媒体缺位失声,基本没有媒体报道的呈现;1月20日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家领导人对疫情作出重要指示,钟南山院士晚间在央视《新闻1+1》发声,武汉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从这天起,疫情进入全面爆发和抗疫阶段,媒体疫情报道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仝召娟  许鑫 《图书馆杂志》2023,(3):16-26+43+131-132
在新冠背景下,疫情信息的存在和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把握疫情信息领域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和管理者更科学精准地开展后续工作。本文以WoS核心合集中疫情信息研究为对象,梳理研究概况,并结合文献分析可视化工具和文献内容揭示研究热点,归纳对中国研究者的启示。疫情信息的研究经历迅速增长和小幅回落两个阶段。该领域被各国研究者广泛关注,有较高学科集中度和明显学科交叉特征。当前研究热点为社交媒体中误导性疫情信息的形成与应对,疫情信息认知对疫情防控行为的影响,疫情信息的心理影响及其应对,基于用户数据的疫情分析及信息伦理。我国可着重从重视国际合作、把握新兴型和平稳型热点、加强图情研究、突出中国贡献4个方面推进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广泛使用隐喻以建构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本文选取2020年《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议题涉华报道201篇为语料,采用MIP 隐喻识别机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该报在报道中使用隐喻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现象.研究发现,该报主要通过战争隐喻:疫情是战争,戏剧隐喻:中国的宣传是戏剧、竞赛隐喻:国家抗击疫情是竞赛这三种框架建构了中国"鼓吹抗疫胜利""编造抗疫宣传剧本""竞争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形象.通过分析新闻话语中的隐喻呈现了该报疫情报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旨在揭示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与目的 .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方媒体在疫情期间报道中的融合发展,并收获凝聚各界人心、提升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提高传播内容的可读性及激发基层潜能四项疫情报道的成效。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方媒体通过多种途径紧张而又有序地报道着,在提高媒体报道水平的同时,又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对县级融媒体在疫情报道中的技术运用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县级融媒体如何运用进行疫情报道以及为受众传达疫情相关信息,共同打赢疫情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时间是媒介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探寻疫情期间媒体新闻报道对时间感知的影响有助于深化媒介时间的理论研究.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媒体通过全天候、多维度、多渠道的报道影响身体的具身,重构了时间的感知,赋予受众身体在场;同时媒体建设性新闻的生产流程和新闻报道实践正好契合疫情期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理念,平衡受众的认知,促进信息治理,引导舆论,感化受众同心同德,引发共鸣,继而推动受众同向同行、聚民心、凝共识、汇力量赢取全民抗疫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人们迫切期待获知更多信息。以往在单一事件中较为活跃的自媒体此次“退居二线”,未能提供更多让公众感到“解渴”的信息。而专业机构媒体由于具备专业的素材收集能力,调查采访能力、信息呈现能力,在疫情报道中凸显了自身的价值,也给新闻从业者以信心,更充分证明新闻专业精神在融媒体时代的不可或缺。以武汉“封城”为标志.疫情防控的应急机制被充分激活。  相似文献   

10.
2020这一年我们面临了重大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来临之时,在重大事情发生之时,众多传统纸质媒体挺身而出,将战疫宣传作为非常重要的抗疫情任务,用心感受,做好每一篇报道,让群众的心聚集在一起,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1.
付蔚 《新闻前哨》2021,(3):88-90
1918年“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当时的美国作为新兴的大国,为摆脱自身的嫌疑,将疫情的源头指向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纽约时报》作为美国的主流媒体,在报道疫情时一步步将美国置身于疫情之外,将病原地的污名扣在他国的头上。时隔百年,美国在新冠疫情期间故技重施,将疫情的责任推卸给中国,企图将疫情和政治相关联,达到对中国污名化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凯 《青年记者》2020,(12):21-23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暴发,舆论关注,媒体聚焦,至今热度未减。即便是在各省医疗队陆续撤离湖北进入隔离观察阶段,各家媒体也以高规格的礼遇、充沛的情绪将疫情报道一次次推向高点。作为第一批前往湖北黄冈进行疫情报道的媒体人,我亲身经历了这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回顾整个新闻报道过程,有几点感受和思考逐渐明晰、显现.  相似文献   

13.
舆情热点     
《网络传播》2020,(2):72-75
1中国人民奋力抗击疫情获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国沉着应对,坚定有力抗击。中国各大媒体在推特、脸谱、优兔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持续报道,全球网友热情点赞中国人民面对疫情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团结。“面对这次疫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反应迅速果断。”“加油!伟大的中国将很快就能遏制这场疫情,我们非常清楚中国的力量,我们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诚心祈愿中国和世界战胜疫情,愿所有病人痊愈。”“中国将赢得这场战‘疫’,所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飞速发展,数千万人摆脱了贫困的原因。这场危机不是破坏了社会,而是团结了社会,你可以看到中国各地都在危机时提供援助。”“中国,加油!一切都将过去,你们也将变得更强大!”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中国的对外传播工作,向世界展示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大国形象,也为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西方部分政客及媒体,因本国疫情和经济持续恶化,对中国的“甩锅”和污蔑始终没有停止。如何在全球疫情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仍然是对外传播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2021年9月,厦门发生了一轮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在厦门全市全力应对疫情之际,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以下简称厦门广播)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用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新闻作品,记录现场、捕捉感动、传递力量,营造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疫情防控宣传氛围。本文以厦门广播推出的《真实记录》组合报道为例,阐述地方广播媒体如何聚力融合传播、唱响主旋律、传递抗疫正能量,在疫情防控宣传中彰显广播主流媒体价值,今后又该如何在优质产品创作上实现破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央视《新闻调查》在新冠疫情期间播出的节目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尝试研究其中的创新和困境。研究发现,该阶段节目以中性报道为主;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小人物彰显大事件;线性叙事和倒叙并用,跟踪报道具有持续性;融入新媒体元素,与社交媒体强强联手;防疫政策信息公开,精确数据具体描述。同时指出其揭露性报道不足以及报道不够全面,延展性不强的困境,建议调查性报道多与新媒体联合拓展报道内容,增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贺翔宇  许鑫 《传媒》2023,(10):94-96
作为哈萨克斯坦的主流媒体之一,《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新冠疫情等方面进行相关报道。本文选取《哈萨克斯坦真理报》2020—2021年两年间有关“中国”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新闻框架理论对报道的主题、数量、来源、体裁、主要事件、背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在后疫情时代该报将中国形象呈现为担当责任的大国形象、合作互助的伙伴形象、自然灾害面前沉着应对的可敬的邻国形象。  相似文献   

18.
陈平 《新闻传播》2010,(4):64-65
从2003年的SARS到2009年的H1N1,媒体在疫情报道中走了一条从"失语"到"报道扩大化"的"之"字形路,并为世人所诟病。究其原因,是媒体没有舞好诚实这把"双刃剑",导致了诚实报道与传播责任之间的冲突。本文阐述了疫情报道中诚实原则与传播责任之间的冲突缘起及其规避路径,以期为此后的疫情报道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众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主流媒体在扮演社会"瞭望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面临着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挑战。如何生产出形态创新、内容专业、传播高效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战"疫"报道的关键。如何推进新闻生产主力军进入移动传播主阵地,也成为媒体融合的实战演练。本文选择合肥市属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疫情宣传舆论引导的全媒传播表现及效果。疫情期间融媒体传播呈现出的特征,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20.
在此次新冠肺炎影响下,各级媒体融合发展应势而动,主动联合多平台进行跨平台传播。社交媒体对疫情消息实时推送,电视媒体推出云节目,主流媒体发起助力湖北直播带货。疫情不同阶段的媒体传播体制创新,给受众带来了及时、优质的内容。希望通过该研究,展现在疫情形势影响下媒体发展的多元化融合趋势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