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以来,日本的保育事业逐步发展,保育思想也不断发展。今天其《幼儿园教育要领》和《保育所保育指针》的基本思想,就是重视孩子自身的各种感受,重视孩子的嬉戏和生活体验。从"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个领域规定了比较具体的目标和内容,以确保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体验"、"感受"和"享受"各种各样的事情。嬉戏作为孩子的自发的活动,是培养其身心协调发展的基础的重要的学习。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就是从五个领域指导孩子通过嬉戏和生活体验逐步形成生存的基础,逐步为生存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厚云 《山东教育》2002,(33):14-16
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日本大力推进保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保育所扩充招收3岁以下孩子入托,延长保育时间,发展夜间保育、临时入托、假日保育、病后儿保育,建立地区育儿支援中心,满足广大妇女特别是职业妇女多种多样的需要。日本学前机构主要有两种:幼稚园与保育所。幼稚园属学校教育系统,归文部省领导,收3~5岁幼儿,每天教育活动时间原则上为4小时。保育所属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归厚生省领导,收托家中缺乏保育条件(如母亲参加工作或有病)的0~5岁孩子,每天保育时间8小时以上。幼稚园与保育所从总体上来讲都是实施养…  相似文献   

3.
刘富贵快3岁了。7个月时他病了,被独自打包空运回中国,由奶奶照看了一段时间。康复以后又被包裹送回日本,开始在日本保育所里旺盛地生长。这个传奇的小人儿勇敢,善良,聪明,像颗精彩剔透的小魔力球,正在慢慢绽放。我们将分两期在"在国外"栏目中跟随他一起成长,和富贵的爸爸妈妈一起,了解他在日本保育所里充满新奇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欧五国幼儿教育和保育的最新政策话语进行文献调查和文本分析,发现北欧国家幼儿教育和保育政策话语的最新变化包括:幼儿教育和保育的定位从作为民主实践场转变为社会投资品、教育内容从重视保育和游戏到关注终身学习、教育评估更重视对质量的监管与评估.虽然北欧幼儿教育和保育政策所根植的历史传统仍旧强大,但教育全球化的冲击促使北欧的幼儿教育和保育在与强调"入学准备"的英美政策话语的冲突与妥协中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日本社会关于幼儿园和保育所的二元制运行机制进行着多次的改革,为了改变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分立状况,近年来日本政府推行了具体的措施,确立和实施了"认定儿童园"制度,这是日本幼儿教育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认定儿童园"制度由政府主导,切实加强了"幼保一元化"的改革进程。然而,"认定儿童园"制度的实施需要对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处理,涉及多方面问题,但目的是为了使儿童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和保育国家课程指导》是芬兰政府颁布的指导芬兰幼教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芬兰的幼儿教育和保育强调尊重儿童的内在价值,为儿童发展提供支持。在课程实施中体现公平性、整体性、集体性、环境舒适性、快乐性、语言中心等原则: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数学、自然科学、社会-历史、艺术、道德和宗教一哲学等六个方面。芬兰《幼儿教育和保育国家课程指导》重视保障体系的建构,关注地方差异,强调政策的弹性,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规程》和《纲要》都明确提出"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保育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育员作为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保育队伍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不断提升保育员的专业素养,成为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面临的课题。我园后勤管理向来采取动态式管理,针对保教现场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为保育人员提供保育策略,适时调整保教行为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我园保育管理特色。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日本的学前教育主要是由具备不同职能的保育所和幼稚园来承担.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保育所是由厚生劳动省管辖的儿童福利机构,主要负责为有工作的监护入托管照顾幼儿;幼稚园则是由文部科学省管辖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针对这样一种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日本社会一直以来都存有争议,要求行政一体化、设施一体化的改革呼声也此起彼伏.1980年代后半期至1990年代前半期出现了向行政一体化和设施一体化的转化契机.这一契机出现的原因一是出生率的下降,二是适龄待入保育所的儿童数量的增加.日本政府为此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在当今日本政局不稳定的背景之下,其实施起来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保育所和幼稚园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日本学前教育制度改革的两个转化契机进行了阐释,并以此为基础,描述了幼保一体化的动向以及综合设施(暂称)创办的历程、具体构想及其希望达到的目标,并对综合设施(暂称)的组织结构与具体制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大阪市桥下市长在2012年1月5日发表承诺,未来大阪市将引入"认证保育所"制度,以更好地规范私立的无认证保育所的发展。市政府采用这一制度对私立保育所进行认证管理,其目的是实现零待学儿童,让每个儿童都有保育所可进。这项制度将于2013年正式推行,目前,市政府  相似文献   

10.
在"二战"前乃至"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日本主要存在两类幼儿教育机构,一是作为"学校"之一种的幼儿园,二是属于"儿童福祉设施"之一种的保育所(战前为托儿所),这就形成了幼儿教育机构的二元体制。现在,日本更加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加大了幼儿教育改革的力度。在近年日本的幼儿教育改革中,实质性地推进幼儿园和保育所的一元化是一项重要工作,创设并实行"认定儿童园"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创设"认定儿童园"是日本政府主导的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中的一个制度选择和设计。目前,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着力推进"认定儿童园"的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伴随我国于2019年6月份颁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一文后,幼儿保育专业发展方向得到明确,并且中职幼儿保育专业也正式朝向专业化与全面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相关培养体系尚未得到完善,导致此专业虽然拥有良好发展前景,但是其中仍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发展前景展开研究,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新型幼儿保育人才。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保育工作在幼儿园各项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农村幼儿园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幼儿园向教学要质量,向教学求发展,农村幼儿园应向保育要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教师保育行为缺失,不懂保育、重教轻保的现状,从理性分析教师保育行为缺失的成因入手,介绍了幼儿园几年来通过园本教研在概括保育策略、提升教师保育水平、提高保育质量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意在唤醒教师对保育内涵的重新认识,使教师重构“关注孩子需要、呵护孩子心灵、保障孩子健康快乐”的保育行为,提高保育工作的科学性,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欢乐时光,儿童乐园——澳大利亚幼儿保育框架》于2011年颁布。该《保育框架》着眼于提高幼儿的幸福感,促进幼儿发展,对幼儿保育和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实践作了具体规定。《保育框架》对我国幼儿教育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许多幼儿园、保育所以及小学着手将混龄教育活动纳入教育课程,有意识地增加混龄教育活动时间。日本的幼儿教育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一是幼儿园,二是保育所。学校教育法规定,幼儿园归类于"学校",属文部科学省管辖,招收3岁到5岁儿童,实施入学前教育。保育所在性质上非"学校",是厚生省主管下的育儿福利设施,招收5岁以下的孩子,主要职责为养育孩子。向政府申请让孩子入保育所的父母必须有较正式的工作或因其他理由白天无法照顾孩子。事实上,日本教育对年龄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4月2日之前满六周岁的儿童方可入小学,差几小时或几天的孩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社会,充当“贤妻良母”是对女性的道德衡量标准,而随着时代的变革,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呈倒“U”型,育儿不再是女性生命历程中唯一重要的内容.受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母亲角色呈现出4种模式:一是在参加工作的同时仍以子女为生活的重心;二是将职场参与视为母亲角色的延伸;三是做照顾孩子的“CEO”;四是做全职母亲 从幼儿保育模式来看,3岁前主要为隔代养育,而孩子3岁后以托幼机构保育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产经新闻网2012年9月29日报道,厚生劳动省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4月,日本"待机儿童"为24825人,比去年同期减少731人,人数已连续两年下降。所谓"待机儿童",即虽有资格进入受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保育费较低的保育机构,却因这些保育所满额而无法进入的儿童。厚生劳动省有关人士分析指出,"待机儿童"的减少部分归功于保育所招生人数增加。因越来越多的日本母亲选择留在工作岗位,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2019年芬兰出台了《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的指南与建议》(以下简称《指南与建议》)。《指南与建议》提出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指标,包括过程质量指标和结构质量指标,评价主体包括国家、地区和教学活动三级;在评价过程中秉持系统性评价原则、以提高为导向的原则和质量管理原则。《指南与建议》的实施使得芬兰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体系更加系统化。借鉴芬兰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的做法,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强调结构质量指标和过程质量指标,丰富结构质量指标的构成要素,改进学前教育过程质量评价观,转变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项目是美国政府为贫困儿童家庭提供的一种儿童保育援助方案,也是联邦儿童保育与教育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秉持教育公平的政策导向,凭借多元的筹资渠道、权责鲜明的行政管理架构和完善的资金管理体制,有力地提升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这为我国目前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学前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幼儿园保育教育也进入振兴发展的新时期。在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中,本文选择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为例,对政策中有关“保育工作”的理念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