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110区块受两条控陷断层的影响,该区构造复杂,给构造解释造成很大困难,潜山构造解释的准确性提高对勘探成功率以及潜山油藏的开发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潜山的地震反射特点的分析,及井震结合标定层位,并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和相干体对潜山顶界和断层进行解释,为以后的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胡新铭  吴丽华 《内江科技》2006,27(3):138-138
在对渤南油田渤深6块潜山油藏储层、裂缝、油层连通情况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能量补充方式,制定最佳转注时机,达到补充地层能量、恢复油井产量和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欢喜岭潜山中南段因属于潜山构造、裂缝、油水分布较为复杂,对太古界潜山缺乏整体的研究解剖,潜山成藏规律尚不清楚.通过充分利用地震、地质、测井、试油、化验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在三维地震处理解释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并对勘探目标进行综合评价、资源量计算及勘探开发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MT首支电阻率统计、测井电阻率统计、区域综合资料电性统计等手段建立测区的电性层层序关系,并结合大地电磁二维反演软件介绍MT的资料整理、解编、预处理、反演的过程。以阿什里地区为例进行了构造区带划分、地层产状和厚度分析等,对工区进行综合地质解释,基本搞清MT01线基底埋深、地层起伏、断裂展布规律及构造格架,预测了油气勘探有利区带,为该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李健雄  董文波 《内江科技》2011,32(2):94-94,88
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中,断层的正确解释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综合运用三维相干数据体技术和倾角方位角扫描技术以识别较小的断层,在新疆油田某区块的实际应用证明:这两种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释人员识别小断层,并能指导解释人员在平面上将断层正确的组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刘瑞 《内江科技》2014,(4):62-63
<正>YX地区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油气资源丰富。因断块破碎,断层多,受地震资料的制约,导致对地下构造认识不清。本次利用地震相关、三维解释技术等技术对该区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胡敏  刘健 《内江科技》2023,(3):10-12
<正>针对永安地区火成岩发育,构造破碎,低序级断层发育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利用永安高密度等多套三维地震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已发现油气和显示的有利区域,进行构造精细解释的综合研究,提高了构造解释的精度,最终提供了六个有利圈闭并取得较好滚动开发效果。1地质概况永安构造位于高邮凹陷的深凹与斜坡的构造转换地带(图1),断层近东西向展布,分割形成了复杂的断鼻、断块群[1],其中大部分油藏位于汉留断层的南侧(下降盘),而且位于汉留断层的北侧的油藏埋深浅、油井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冯瑞 《今日科苑》2007,(8):86-86
本文介绍了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解释地震剖面时,要以盆地构造样式和盆地的充填模式为指导,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平衡剖面技术,以人机联作解释系统为手段,综合利用钻井、野外地质资料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质解释.本文着重从地震的相干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地震属性分析及储层预测技术、变速成图技术、测井处理和解释技术、多井约束反演技术和汕藏地质建模等技术的应用,来阐述这些技术所能解决的汕田实际地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古潜山内幕油藏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孟潜山是一个经过长期勘探的老油田,三维地震的重新处理运用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通过相干反演等方法求准了层速度,实现了共深度点叠加,使处理结果有所改观。处理后新剖面信噪比明显提高,潜山面反射清晰,内幕结构更清楚,断层清晰,同相轴连续性好,波组特征明显,可解释性强,主要目的层位和区段反射特征清楚。用新处理的三维资料解释结果,分别落实了府君山、龙山、雾迷山组顶面的构造,综合研究发现老井并未控制府君山组油藏的高点,并且龙山的构造也存在很好的圈闭,这是老资料未能发现的。根据地质综合研究结果,部署了滚动勘探井位,钻探后扩大了府君山组的含油面积,发现了新的含油层位——龙山组油藏,取得了潜山内幕勘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对于盘河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断层的识别及准确描述是提高断块开发水平和采收率的基础。为提高断裂系统描述精度,通过断层强化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对断层的识别能力,利用多体构造解释技术提高断裂系统描述精度,借助开发阶段大量的开发动态数据,利用动静结合方法进一步减少断裂系统描述的多解性,实现构造描述的动静态统一,并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富112块低序级断层发育,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定向斜井多,区域构造认识、地层认识存在较大难度。通过使用Geoframe软件对每口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利用相干分析、断层平面组合等技术对富112块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储层、成藏规律以及周围生产井认识,在构造平面图上预测6个潜力区块,归结为4类有利圈闭,分别是微背斜构造圈闭、扇形开启型断块圈闭、断鼻构造岩性圈闭和不整合构造岩性圈闭。有利圈闭预测为高效开发复杂断块明确研究方向,是滚动开发的潜力目标。  相似文献   

12.
熊健  付江娜  朱丹 《内江科技》2011,32(12):139-140
针对王集油田南部典型的"三小"地质特征,通过对地震数据体进行目标处理,利用多种显示方式和地震属性体解释相结合识别小断层,在层位标定的基础上精细解释层位,并进行构造解释精度分析,从而提高复杂断块构造解释精度和对该区构造特征的认识,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科技短波     
正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发现近日,我国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海上油气田稳产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海油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渤中13-2发现的主体区属于太古界潜山构造,勘探难度大。围绕太古界潜山有没有优质储层和能不能形成油气藏两大难题,中国海油勘探人员通过地质认识创新,提出新的成藏模式认识,成功发现了大型轻质、优质油藏——渤中13-2油气田。为实现储量高效转化,中国海油创新应用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模式,利用现有油田设施快速推动井区建产,探井直接转为生产井进行试采,降低了钻井费用,又增加了油气产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对双东段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为双东~清东地区储层预测提供基础资料.首先介绍了工区概况,工区地质特点,进行层位解释和断层解释,对双东工区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地震构造解释方法对该地区进行精确的地震解释,从而得到双东地区具体的地层构造解释资料  相似文献   

15.
李红岩 《金秋科苑》2014,(1):114-114
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对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提出了更高地技术要求。以前那种处理与解释分割管理的模式,已不适应勘探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勘探工作效率及综合研究水平,必须实行处理解释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煤炭开采中,煤田构造(断层、陷落柱、裂隙等)是影响安全生产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地质因素。因此准确推断这些构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来说尤为重要。在煤田解释中对于较大的断层都是运用从时间剖面上有明显错段,看起来比较容易,然而对于落差较小的断层,要通过剖面上看波形的轻微变化,识别起来很难,而地震属性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断层和裂隙系统,为了更好地对构造进行识别,我们采用地震属性体技术,提取对于不连续比较敏感的相干属性、曲率属性、分频属性,并形成属性体的综合应用为煤田高精度解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小断层解释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7.
葛星 《科技风》2012,(4):168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岩性油气藏、裂缝油气藏、断块油气藏、隐蔽油气藏已称为主要的勘探目标.因而对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使用三维地震解释能够充分利用地震数据携带的大量地质信息,结合测井、地质资料综合解释,能够对地下地质体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对地震数据进行属性分析来提取并优选与地质特征有关的地震属性能够克服用单项信息进行储层预测的地震信息的多解性,所以对区域进行精细的三维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研究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宁海地区沙二段的构造油藏是该区的主要油藏类型,20世纪60年代初在该区发现了断块构造-宁海构造,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该区具有较大幅度的整装构造油藏已开发殆尽.近年来,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和相干技术应用,在该区储量边界之外发现多个有利的微幅构造,经综合评价分析,优选其中有利的圈闭进行钻探.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下构造复杂,地表地震条件不好,地震资料品质差的复杂地区,如何确定地震构造样式、落实构造圈闭,一直是复杂构造解释的难题。应用模型正演技术,通过设置观察系统、地质建模、速度建模,利用射线追踪或波动方程模拟地震成像。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特山构造带的应用表明,该技术有助于勘探初期地震解释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东营东部叠前时间偏移三维地震资料,以钻井、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充分运用人机联作解释系统一体化数据管理的优势,精细解释了王家岗-八面河地区沙四段纯上底构造,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时间切片等技术与地震剖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断裂系统的解释,使断层组合更为合理,从而提高层位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