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施生物保安战略 确保蓝色农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实施生物保安的必要 性 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人口的总量和对动物蛋白的需求都在持续增加,食物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海洋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越来越受到重视。海洋提供食物的能力约为全球陆地可耕面积的1000倍。海水养殖是我国沿海省市  相似文献   

2.
杨洋 《百科知识》2010,(13):24-25
一望无际的海洋,碧波翻滚,让人迷恋而又迷惑:这么多的海水究竟从何而来?辽阔的海洋占有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的面积,地球总水量96.53%是海水。可见,海水是地球水的主体。那么,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海水中为什么含有盐?今后海水是否会越来越咸?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海洋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天然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能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的海洋,每年吸收的能量约相当于地球人消耗电力总和的4000倍。据测算,每平方公里的海水中聚集的能量相当于7000多桶石油。从人类开始使用水车的时代起,人们就希望对海洋中的能量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沧海桑田,天翻地覆,自然界的变化令人感叹不已。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加,目前全世界正以每年700万公顷的速度损失大量的可耕地,估计到2025年,由于海水侵蚀、盐碱化及淡水资源不足,世界上7000万亩可灌溉土地将再也无法耕种。于是科学家们把目光转向了蔚蓝色的海洋:如果能用海水来浇灌农田,把荒芜的盐碱滩变成高产的绿洲,那该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5.
地球的70%由海洋覆盖,只有30%为陆地。太阳以永恒不变的方式为地球提供强大的辐射能量。这些能量的很大一部分被海水吸收,海水升华为水蒸汽进入大气中,大气中的水汽再以降水的形式将这些纯净的水降落在海洋和陆地。应该说陆地的所有淡水(包括江河、湖泊、雪山、冰川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来自于空中降水。全球的降水总量并不少,只是受地形地貌、大气环流、水汽含量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使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海岛大于大陆,沿海大于内陆,丘陵山区大于高原台地。如果我们能够将海洋上空的一小部分水汽搬运到内陆,困扰人们的水资源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2006,(10):15
近日,一组国际海洋生物学家在全球多个海洋研究点采样调查和分析后惊讶地发现,生活在地球海洋中的微生物种类可能比人类目前估计的数量多100倍,达到上千万种。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名泳者不小心吞下了一口海水,他同时也会吞下1000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科教文汇》2005,(1):13-13
广阔无垠的海洋储存了地球表面总水量的97%,这么多的海水从哪里来的,以前一直是个谜。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家对地球和海洋起源的了解日益深入,大多数人认为海水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积累起来的。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物质构成岩石初期,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气体。  相似文献   

8.
让海水燃烧     
辽阔的海洋占地球表面近3/4的面积,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面对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让海水燃烧来替代石油能源?海水能否真的被点燃?如果真的是这样,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9.
海洋接纳来自陆地的泾流,覆盖地球71%的面积。海洋博大深邃,海水中80多种化学元素和相应的环境创造出50多万种海洋生命。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巨大财富。大自然的神力在海洋与人类之间已建立起巧妙而和谐的纽带。海水蒸发之后以雨雪的形式返回陆地,参与水圈的循环,调节地球生物圈的气候,孕育滋润着万物生灵。人类的生命活动依赖着水运输代谢物质和传递能量,才使得人类繁衍继续。海洋奉献给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加,目前全世界正以每年700万公顷的速度损失可耕地。估计到2025年,由于海水侵蚀、盐碱化及淡水资源不足,世界上7000万亩可灌溉上地将再也无法耕种。于是,科学家们把目光转向了蔚蓝色的海洋:如果能用海水来浇灌农田,把荒芜的盐碱滩变成高产的绿洲,那该有多好啊! 其实,人类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作物的设想由来已久。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异想天开的科学幻想,因为1000千克的海水中平均含有35千克的盐,用它来灌溉绿色植物,那不是在“腌咸菜吗? 有趣的是,前苏联科学家曾发现了一些“喜爱”海  相似文献   

11.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以每小时100万吨以上的速率被海洋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释放出氢离子,使得海水的pH值下降。海水应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pH值约为8.2。但到2012年,海水表层pH值降低了0.1。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因此,除了全球变暖,海洋酸化被称为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浩瀚的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而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一个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正在到来。如今,海水中的"咸"也已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前不久,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特殊的三维多孔膜,有望利用海水中的"咸"来发电。  相似文献   

13.
厄尔尼诺/拉尼娜并非是孤立的海洋现象,它们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太平洋洋面,大气低层风驱动着表层海水的流动,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得水  相似文献   

14.
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加速海平面的升高。对于这一趋势,沿海地区将面临两种基本选择:从海边向内陆退去或是积极地设法抗御海水的“侵略”。海洋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对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影响更大。海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居住状况和耕地面积,影响着三角洲和港湾地区经济的繁荣,影响着淡水资源。根据历史记载,地球海平面的升降变化一直不大。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热气流的渗透力增强,预计100年后,地球的平均温度将升高5.2—5.5℃。受此影响,地球表面的水将发生热膨涨,高山与极地的冰川将会融化,海平面将上升。虽然还无法预测其上升速度,但大多数沿海地区国家的海岸环境将遭到破坏,经济上将受损,这是肯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星球也许不应该叫“地球”,而应该叫做“水球”,因为地球表面70.8%被海水所覆盖(令人惊奇的是,人体内也有70%是水分)。从飞越太平洋上空的飞机向下看,除了几个小岛外,一点陆地也看不到。海洋的体积大得惊人,有12亿立方公里,相当于海平面以上陆地体积的18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均耕地面积正在逐渐缩小。全世界都在关心地球如何养活人类的问题,其着眼点不能只局限于进一步发展陆地上的农牧业,也要积极开发利用广阔的海洋。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不仅可以建立海上农牧场进行海水养殖,而且还有许多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它的新用途。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3)
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不仅孕育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更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21世纪以来,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然将目光聚焦于海洋中的各种丰富资源。各种工农业产生的废弃污水及污染物的肆意排放以及针对海洋资源的大肆开发,极大的引发了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若不及时修复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的平衡并影响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中,作者基于调研,针对我国当前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如何修复海洋生态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期对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地球的表面约有71%是海洋。海洋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海洋对大陆的气候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研究海洋中各种现象的过程,就能了解大陆气候变化的规律,合理地利用海洋宝藏。研究海洋,需要弄清楚海洋的深度、海洋各个地方在一年中温度的变化、海水的化学成分、海洋中的生物、以及海底泥土的成分等。测量海洋深处的温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使用一种特殊的深水温度计,这种温度计在测得温度后,能够自动倒转过来,把指标固定在一定  相似文献   

19.
海洋矿物资源开发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一个富饶而远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宝库。开发和利用海洋所富集的油气、矿产、生物、能源和海水等资源是减轻陆地资源承载压力的唯一途径。人类要维持自身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在现实条件下,只能充分利用地球圈内仅有的这块最后的疆土。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矿山事业的占地面积已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这比全世界已利用的耕地面积(约1500万平方公里)还要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到2000年,最重要的金属矿产量将达到300亿吨,矿山事业的占地面积将再增加2400万公顷。所以,仅从保护人类的宝贵耕地的观点来说,也有必要另辟开矿途径:例如,向海洋要矿。  相似文献   

20.
科苑集粹     
无所不在的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你知道吗:大气是地球无机圈层中最小的,而且是地球自然界中最脆弱的环节。 气象专家说,大气的质量只有海洋的二百六十分之一,同样数量的污染物进入大气所增加的浓度比进入海洋大得多。如果海洋百分之一的碳素进入大气,就能使大气碳素浓度增加一半,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相反,大气将其百分之一的碳素给海洋,只不过使海洋碳素浓度增加0.02%,影响很小。并且,大气还极不稳定,也极其敏感,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足以引起巨变。 气象专家指出,大气的脆弱性并不限于自身,还要影响其它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