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乡土作家钟理和的作品展现了一个处在巨大变动中的原乡形象,贯穿其间的原乡意识因为作家在不同时空中的原乡体验而多元歧异,其中有对古旧中国破败贫穷的忧惧,有对故乡今不如昔的感伤,又有对重建故乡灵魂的期许,最终落脚在确证自我归属感的原乡认同上。  相似文献   

2.
试论钟理和的原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乡土作家钟理和的作品展现了一个处在巨大变动中的原乡形象,贯穿其问的原乡意识因为作家在不同时空中的原乡体验而多元歧异,其中有对古旧中国破败贫穷的忧惧,有对故乡今不如昔的感伤,又有对重建故乡灵魂的期许,最终落脚在确证自我归属感的原乡认同上。  相似文献   

3.
原乡认同指的是作家对自我精神和生命来源的寻找和构建。随着时代的变迁,朱天心作品中的原乡认同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三三集团”时期对“大中国”信仰的认同,到走出象牙塔后为失落的眷村群体书写历史记忆,直至呈现“漫游者”四处寻觅并无所依归的悲情。朱天心作品中的原乡追寻经历了从认同到不认同的流变,展示了作家重塑自我、构建精神家园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19,(1):37-39
本文就席慕蓉散文中鲜明的对"原乡"的三重构建进行论述。1989年前台湾当局禁止公教人员前往大陆探亲,席慕蓉只能依据图文、话语、物件等对"原乡"进行建构,表达她远离故土的乡情乡愁。解禁后席慕蓉回到故乡开始追寻和书写蒙古民族与草原文化,并对"原乡"进行解构。而在本世纪初,随着草原生态的"异化"与变迁,席慕蓉对"原乡"进行了重构,并进行着呼唤保护生态的文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传说早在秦汉之际,客家原乡(赣闽粤边区)即已流行石古信仰习俗。从石古原型的象征意象、记忆和文化渊源来看,客家原乡传承至今的石古信仰习俗,与百越文化、畲民文化乃至禹夏先民的石母崇拜一脉相承,其原型是中华初民心灵中的以大山石壁洞穴为象征的"大母神"。  相似文献   

6.
《在河左岸》是钟文音于2003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台湾经济飞速发展的六、七十年代,以一个从台南到台北打工的黄姓人家的家庭聚散为主线,以小女孩黄永真的视角,展现了一群从农村到城市、从右岸到左岸的"新移民"的悲欢离合。本文首先介绍了这部小说写作背景,然后解释了作家为何会有这种"原乡情结",并以原乡情结为切入点,通过与传统乡土小说作家笔下的原乡比较,得出当代作家笔下原乡的不同;又通过与大陆70后作家群的一些作品比较,试图探讨他们的作品是否可以因为"原乡情结"而称之为"新乡土小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苏童《蛇为什么会飞》中"蛇"与欲望的异质同构关系入手,诠释了"蛇"意象的象征意义,并解构欲望肆虐的城市生存图景,以及城市人内心的隐秘和焦虑.同时,本文试图将苏童的书写置于传统和现代文本中"蛇"意象的欲望化象征内涵系统之中,质疑苏童缺乏超越的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6,(3):63-69
李永平的小说大多具体细微地书写了人的行走状态,以"走"为切入点讨论加诸其身上的文学感慨——原乡与异乡,小说因而有了具体切实的阐释空间:以原始肉身书写行走生命的苍莽观照作者的原乡/异乡情结,剔除理念化的论述,从文学的审美性阐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与情感,凸显抱慰生命、呼唤个体生命原始体验的小说美学。  相似文献   

9.
在沈从文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中,河流与森林分别是其主要意象和故事得以展开的中心场所,都是建立在对原乡经验的提炼与再创造上,寄寓着对未来的一种乌托邦式想像。具有地域色彩,浸透着作家个人的成长体验和人生认知;又是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勾连的主体意象,蕴含着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想像,是作家基于人类当下生存处境而对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回溯及对未来的建构,表现出对原乡的追寻与基于其上的自觉的美学建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文坛,藏族作家阿来是一位有着浓郁的原乡情结的作家.在小说创作中,阿来以其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精心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瑰丽的"边地世界".在这个幻化的文学世界中,阿来对广大藏区所在的"大地和原初存在",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息的"原初的自然生命"进行了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描绘,对那些在多重边缘境况下漂泊流浪的族际边缘人给予了真诚的关注,这实际上是阿来借助文学创作这种方式对自己原乡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以阿来的中篇小说<永远的嘎洛>为例,来展现阿来小说中的原乡意蕴.  相似文献   

11.
愚溪先生作词,王世光作曲的混声合唱曲<<梦里失落的家乡在呼唤>>[1],是交响清唱剧<<霜降之歌>>的选曲.作品饱含了离乡的台湾游子对大陆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词曲旋律感人至深.通过对合唱旋律线条与伴奏、歌词深刻内涵以及对词曲结合巧妙手法的分析,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与原乡情结.  相似文献   

12.
以新加坡华侨吴深才《账本》(1912-1948)与其父大埔人吴发祥《日记交易》为中心,探讨新加坡大埔人与原乡的互动关系。该账本和日记除了记录吴深才在新加坡捐资茶阳会馆、茶阳励志社等外,还详细记录了每年寄钱寄物回原乡的次数和数量及水客名字,亲人往来新加坡的花销以及日程记录,以及捐资原乡办学、修桥、作福等活动。对于了解民国时期新加坡大埔人与原乡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具体个案;对当代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夯实互联互通、加强人文交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童是个说故事的好手,他借助文本来表达心中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从而依靠想象来获得现实。在文本世界中他借用许多的意象来成就自己的感情,在意象群中体现了对审美的自觉追求。他在想象的文本世界中虚拟自己祖辈的故乡,还有香椿树街少年的生活,在想象中飞翔,也在想象中失落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北美华文女作家裴在美的小说为例,探讨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原乡情结,细致剖析裴在美原乡叙述的人性层面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原乡”形象是古今中外学作品中一个绵延不绝、历史弥新的主题。王鼎钧先生以其“经历七个国家,看五种化、三种制度”丰富的人生阅历及“返身现照”的作家职业性敏感深情,融注对宗教的体悟和研究,构筑了其散中独树一帜的“原乡”形象,并使这一形象成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多种“原乡”形象的交叉和融汇。通过对王先生作品“原乡”形象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其现代的本质和独特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16.
原乡情结作为乡土社会的特定产物,呈现出对原乡的本能回归意愿,并积淀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根植于乡土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周作人作为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现代知识分子,双重文化的影响使原乡情结在他身上呈现出三个层次的心态:即寻觅家园的生命本能;理性与情感的纠结;精神还乡的孤独体验。  相似文献   

17.
移民认同具有从保持原乡意识到移居地认同的过程.其后代对移居地的认同感会增强,而对原乡的认同感则逐渐下降.然而,族谱联修、谱牒对接、寻根拜祖等原乡意识表现往往并不是发生在原乡意识最为浓厚的前几代,而是随着其后代“土著化”的增加,在某些时候会表现出增强的趋势.尽管移民后裔最后会土著化,但原乡意识却不会因此而消失,其原乡情节和移居地认同是可以互容共存的.  相似文献   

18.
“原乡”形象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一个绵延不绝、历史弥新的主题。王鼎钧先生以其“经历七个国家,看五种文化、三种制度”丰富的人生阅历及“返身观照”的作家职业性敏感深情,融注对宗教的体悟和研究,构筑了其散文中独树一帜的“原乡”形象,并使这一形象成为具有现代文化特征的多种“原乡”形象的交叉和融汇。通过对王先生作品“原乡”形象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其现代的本质和独特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艾儒略、刘迪我、聂仲迁等耶稣会士,先后在客家原乡闽西(汀州)、赣南(赣州)开堂布教,使之发展成为西方耶稣会在中国内地传布天主教的重要基地之一,从而为今日客家原乡社会和文化变迁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20.
缘于阿来独特的出生背景与生活经历,原乡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想象空间和叙事资源。阿来在小说作品里对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书写,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个独特存在。阿来小说里的原乡叙事是其对故乡的表达与追忆,既有对藏区现实的反映与折射,又有对藏族族群的想象与摹写。阿来小说里的原乡叙事不仅有地理空间上的故乡特征,也有地缘文化上藏族符码。原乡叙事不仅是阿来的小说创作特色之一,也是其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亦是其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承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