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以外语为武器,积极介绍外国的革命文艺理论和进步文化,丰富我国人民的精神食粮,提高我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在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学过俄文,能用英文、德文看书,日文造诣更深.他曾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热情地指导青年学习外文.他的教诲,对于今天我们青少年学习外文仍然是极有启示和教育的.鲁迅指导青年学习外文,是把为革命学习的目的放在首位的.他认为青年人对外文“非精通不可”;他曾经对一位正在学习英文的青年说:“写英文的必要,决不下于写汉文.”鲁迅为什么把青年学习外文提到这么重要的地位呢?因为他深深感叹于旧中国“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鲁迅青年时代,正是“满清宰华,汉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序跋文本(古籍序跋除外)展示了鲁讯广阅的世界文化视野。从其序跋文本可以解读鲁迅翻译介绍外国作家作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方面的独特贡献。鲁迅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他接受外国文化影响。也在影响着世界文化。鲁迅为介绍外国艺术家及其美术作品所写的序跋,是鲁迅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鲁迅引来外国文化艺术火种,点燃现代中国美术之火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上为我们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文艺理论上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负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象从天上盗火给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从国外译介了大量的文艺理论著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著,为奴隶们偷运军火。同时,他实践着“拿来主义”的原则,在继承中国古代文论和借鉴外国现代文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艺理论体系。深入研究鲁迅的文艺理论论著,继承鲁迅的文艺思想,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探讨鲁迅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许博渊 《教育》2013,(2):58-59
人们在介绍什么人的时候,往往喜欢闭着眼睛拔高,说他精通多少多少门外语。每当听到此类说法,我都会摇头。我并不是瞧不起什么人,而是从根本上认为外语是无法说“通”的。在我看来,外语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技能。学问可以说通还是不通,比如说张三精通佛学,李四精通星相学,王二麻子精通法律,这些说法都没有问题,就是不能说谁精通外语,如同不能说谁精通骑白行车,谁精通跑步一样。  相似文献   

5.
许寿裳(季茀)先生是鲁迅先生终生的挚友,他们在日本同过学,在旧教育部共过事。我认识许寿裳先生,是在一九二五年经鲁迅先生介绍的。鲁迅先生那时在翻译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在涉及英国文学的地方,得到季茀先生的协助,所以我知道他精通英文。季茀先生像鲁迅先生一样,态度蔼然可亲,谦虚诚恳,乐于助人。他协助鲁迅先生,也就是给未名社很大的支持,因为《出了象牙之塔》是未名社印行的第一本书。他们的友谊与合作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教育     
(一) 我们都知道鲁迅是位大作家,可是不少人却不大注意鲁迅在很长时间内只是位业余作家。他的许多重要著译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这一点,和西方许多作家的情形不大相同。我们可以算一算,鲁迅用业余时间从事著译,从一九○九年归国算起,大约是十八年。这十八年里,他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在中等学校里当教员,教生物、化学、生理……当教务主任(监学)、校长(堂长);在教育部当部员、科长、佥事;在北京、厦门、广州的大学里当教员,教小说史、文学史、文艺理论,当系主任、教务主任等等。一九二七年十月他开始定居上海以后,在专心创  相似文献   

7.
赵琳 《教育艺术》2009,(9):53-53
我们的媒体在当今全球传播时代要打人国际市场,急需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播音主持的双语人才.  相似文献   

8.
鲁迅曾说,他的小说创作“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据统计,在鲁迅的著作、书简、日记中涉及到的就有25个国家或民族的共计250多名外国作家。其中有不少是他所喜爱的,并作过深入研究的。可以说,鲁迅小说创作的杰出成就和他对近代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是同他长期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分不开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鲁迅曾说,他的小说创作"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据统计,在鲁迅的著作、书简、日记中涉及到的就有25个国家或民族的共计250多名外国作家。其中有不少是他所喜爱的,并作过深入研究的。可以  相似文献   

10.
胡风的文艺思想比较复杂,来源也比较多。他既受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也受过资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影响。在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家中,对胡风影响最大的要数厨川白村。胡风曾说,早年有两本“没头没脑”将他淹没了的大书,其中之一就是《苦闷的象征》。厨川的创作理论,曾帮助他“清除了(抵制了)拉普的庸俗社会学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中,除经典作家的著作外,普列汉诺夫等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对他影响也较大。但我以为对胡风文艺思想起决定性影响的,莫过于鲁迅和冯雪峰。胡风说:“由于鲁迅的实践,我接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凭着实感的。”胡风正是通过鲁迅的实践而接近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的。冯雪峰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他和胡风一起秉承着鲁迅的遗产。但由于冯雪峰一度处于领导的岗位,并和胡风有着亲密的友谊,他的文艺观点对胡风的影响也很深。故欲研究胡风文艺思想的来源,首先要剖析这两个人对胡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中,人物形象和人物姓名是相通的,二者有着内在联系——作者笔下的人物总是有合适的名字。“这个名子要能说明他这个人,表现他这个人,这个名子能介绍他就象一尊炮老远就能介绍自己说:‘我就叫大炮。’这个名子生来是为他设的,任何旁的人都不能用。”(《文艺理论译丛》第二期148页)这种手法鲁迅用得精熟。同其他人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育》2005,(4):5-5
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懂何种外语”一栏中,钱钟书先生填写着:“略通英、法、德、意语。”钱先生是公认的国内当代学者中屈指可数的精通外语的专家,他曾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委员,又参与了毛泽东诗词的英译定稿工作。他把自己对外语的精通说成“略通”,  相似文献   

13.
双语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加入WTO,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素质的内涵要素。改革传统的外语教学,探索新的能够高效优质地培养出双语人才的教学方法,是外语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茅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作家,而且是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一生的文艺理论批评活动和他的丰富的文艺批评论著,在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当前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也有着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对茅盾建国以来的文艺批评,从事专门研究的人还不多,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茅盾从事文艺理论批评活动,开始于“五四”运动前后,比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更早一些.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他在文学创作、翻译介绍世界进步文学和文艺理论批评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国以后,茅盾同志由于担负了繁重的文化行政领导工作,在文艺创作方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冯雪峰是沟通鲁迅和党的关系的桥梁,翟秋白则是党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全面、正确地评价鲁迅的第一人。他在鲁迅后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断在领导左翼文艺运动,开展对文艺战线上的反“围剿”斗争,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世界进步文化的斗争和工作中,结成了深厚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他是奇才,是天才…… 也有人说,他是高人,是超人… 不必说他精通俄、日、德、英、法和意大利等多门外语,翻译、审校了包括俄、日、德、英、法和意大利六种文字的产品说明书、进口科技资料多达80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回顾鲁迅在文艺理论领域里的建树,对于今天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沦,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鲁迅总结了血的经验教训,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从一位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与此同时,他的文艺观也产生了质的飞跃,这跟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是分不开的,他曾经这样说过:“以史底唯物论批评文艺的书,我也曾看了一点,以为那是极直捷爽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他是奇才,是天才…… 也有人说,他是高人,是超人…… 不必说他精通俄、日、德、英、法和意大利等多门外语,翻译、审校了包括俄、日、德、英、法和意大利六种文字的产品说明书、进口科技资料多达80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冯雪峰同志为学习、宣传、维护并捍卫鲁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半个多世纪的蹉跎岁月中,他写了大量的关于鲁迅的文章、回忆录。就这些文章和回忆录的总体及其发表的时序看,冯雪峰有着一个理论化、系统化的鲁迅观。他的鲁迅观,从起始到形成,经过不断丰富,终至系统化,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同鲁迅在文坛、思想界地位的形成与巩固相适应,显示着鲁迅的崇高和伟大,也和冯雪峰自己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巴人,人们就会想到他那辛辣锋利、发人深省的杂文。一讲到他的杂文,人们又会很自然地记起他在五十年代写下的《况钟的笔》等等名篇。巴人的名字是和鲁迅式的杂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巴人原名王任叔,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小说、文艺理论专著,还有大量杂文。他的杂文从时间跨度来看,始于一九三六年,终于一九五七年(一九五九年写过一些文艺理论随笔),前后共经历了二十多个春秋,先后汇编成集的有《生活、思索与学习》(19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