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广播改革20年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播电视业遵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于1979年启动了改革的进程,历经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展开阶段,如今进入了深化阶段。  相似文献   

2.
张宏 《中国广播》2005,(12):61-63
经济广播的出现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改革的标志。以珠江经济广播为代表的调频广播的良好音质和直播方式的广泛采用,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感觉.成为当时各城市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广播。然而从本世纪开始,相对于交通、音乐广播的日趋红火,作为各地“老字号”的经济广播却走入低符,广告滑坡,  相似文献   

3.
综观人类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广播媒介从诞生到今天,经历了早期有线广播、无线广播、无线调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变革都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信息传播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科学技术的伟大进步.另一方面也无可争议地证明了广播这一早期产生的媒介在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生命活力。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广播都或多或少地对社会文化和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受众要求越来越高.网络媒体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让传统广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发展中的广播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安广播事业的回顾从1992年开始。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一方面是因为1992年是西安广播全面改革的起点,另一方面是因为《陕西省志·广播电视志》记述的时间下限是1989年,没有涉及90年代后的西安广播发展。从1992年至今,当代西安广播经历了扩大规模,建系列台;提升硬件,改版节目,提高办台质量:贯彻专业化办台,强化市场化运作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钱笑 《新闻知识》2005,(11):94-95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电视普及的冲击,广播媒介曾一度走入低谷。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1983年的第十一次广播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和“四级办广播”的发展战略,1986年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拉开了我国广播改革的序幕,出现了广播发展中的“直播热”、“主持人热”、“板块热”、“热线电话热”等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是“中国广播发展年”。对广播优势的重新认识和广播资源的高效整合,是广播追求充分利用好其外部条件与加强内部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不单纯是政策性要求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广播人热情召唤的回应,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体现。本刊从本期开始特辟了“广播创新纵横谈”专栏,为旨在探讨广播改革创新者提供展现思想的园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业在2013年拉开了变革的大幕。应急广播登上舞台,履行主流媒体社会使命;微信广播如火如荼,广播新媒体转型方兴未艾;广播媒体积极与行业内外的力量联姻,谋求整合发展。从传播实践到理论探讨,中国广播都已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桎梏,凭借平台、新渠道、新内容,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自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以来,中国广播改革走过了25年。今天,在新媒体的迅猛冲击下,广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1年12月15日,第三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25周年高端论坛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暨南大学、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主办。近百名来自国内广播媒体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就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战略进行了充分研讨。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是全省广播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全省广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广播事业的活力、实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其中,广播新闻宣传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导向、为河北省的改革发展营造舆论环境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出现了以河北台《阳光热线》为代表的一批名牌广播新闻栏目。这是全省广播新闻工作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结果,也是省、市、县各级电台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申乐 《河北广播》2009,(5):57-58
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非常快,时间过得也很快,从1995年新闻媒体在网上发展的第一波开始,广播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发展,通常经历这样两个阶段: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在第一阶段,首先解决的是广播节目稍纵即逝以及播出、收听同步性的弱点,以新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打开传统广播发展的空间;第二个阶段则开始互联网多媒体原创制作和传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音视频媒体。  相似文献   

11.
一年来,广播影视改革试点单位认真贯彻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精神.按照总局的具体要求.坚持改革方向,积极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宣传进一步加强,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进一步加快的可喜局面.为下一步面上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章平 《新闻大学》2006,(2):64-69
新世纪以来中国广播呈现出复兴态势,而“广播发展年”的确立更直接推动了广播实务界高举创新旗帜,积极谋求变革,出现了改革十分活跃的新局面。那么变革的成效如何?广播的“竞争地位”是否得以明显改善?广播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通过对近两年广播市场主要动态及其研究的梳理,可发现广播事业迅猛发展,但差距巨大不容忽视;探索节目形态的创新、继续深化频率的专业化改革、谋求深层次的合作联盟以创造竞争优势、反省广告收入模式等均成为广播改革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3.
自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以来,中国广播改革走过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中,中国广播锐意革新,在借鉴国内外广播电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广播的发展战略。2011年12月15日,第三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二十五周年高端论坛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暨南大学、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主办,近百名来自国内各新闻院校和媒体机构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于10月25至2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在2003年第一次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再次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来自亚广联、加拿大、乌克兰及国内广播媒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200多人参加会议。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副局长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出席会议。田进作了《加强交流.精诚协作,共同推进广播的繁荣发展》的演讲.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促使广播必须加快改革步伐。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难.不改革更难。当前.广播要在改革中突出重围.探索新路.首先要敢于和善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6.
在外事出访报道中,广播能发挥独特的优势,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总结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事出访报道的实践.从制定出访计划、实际采访,到节目形式,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作者还从外事改革、新媒体等方面介绍了当前广播出访报道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广播影视业的改革.伴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里.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成立是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2001年12月 6日的成立大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和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就集团成立的意义.集团的性质.任务及集团的构成发表重要讲话.本期在“热烈祝贺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成立”专栏中.予以全文刊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3):I0003-I0004
经济广播 1992年10月28日.广西经济台首播,呼号“山水甲天下.音韵传万家.广西经济广播电台SW5010。这是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广播改革.走系列台道路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专业广播的出现和对专业广播的经营.使广播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其功能由以一般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转向以需求细化了的各个受众群体为服务对象,成为推动广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专业广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广播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广播电台先后实行了专业化系列广播,由原来的综合台转变为分设若干个专业频率,实践证明.它的优越性是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能够更充分地满足广大受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不同需要。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在专业频率迅速增加的同时,不少专业频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定位欠佳,特色不强,节目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广播频率专业化优势的发挥。可以说。我国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已从数量的扩充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历了几年的实践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广播频率的专业化水平,使之更加特色鲜明,已成为广播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