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瓶梅》作者是屠隆,此观点最先由上海复旦大学黄霖教授提出。笔者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本文详尽考证了屠隆生平、罢官原因,并根据屠氏宗谱以及屠隆著作资料,分析论证了《金瓶梅》前期抄本原稿确系屠隆所作,屠本畯应是《金瓶梅》改写本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2.
屠本畯,字田叔,别号憨先生,鄞县人。所著《崔氏春秋补传》北剧四折,祁彪佳《远出堂剧品》列入“雅品”。谭正璧、谭寻撰《王实甫以外七十二家〈西厢〉考》(载北京图书馆编《文献》第七辑),于屠本畯生卒仅注“约公元一六○○年前后在世”字样;顾国瑞《屠本畯和〈金瓶梅〉》(载《北京大学学报》八五年第四期)谓其约生于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卒年未详,当在天启间”。其实,屠氏生卒可以确考。查民国《鄞县志》卷三十七传引《凫园笔录》:“天启二年卒。”《屠氏先世见闻录》卷二《十世祖本畯》亦云:“辰州公卒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之《序》、《跋》,为考证作者之“信史”,《序》,言其籍贯,《跋》,射其姓名。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舍。而其余诸说(如“屠隆”说),执其一端,生发于“兰陵笑笑生”之语,对《跋》“《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钜公寓言”之记载,竟视而不见。贾三近之名“三近”,字“德修”,号“石葵”,无不与“钜公”比附不悖。贾三近使用过“大史氏”、“外史氏”、“野史氏”诸笔名,晚年取号“石屋主人”,追慕司马迁心志昭昭;其效法太史公,著书立说。《金瓶梅》“克隆”《史记》,明末清初评点者早已点破,所谓“纯是一部史公文字”。拙文以此再证“兰陵笑笑生”、“钜公”为贾三近,力图破译这一古代文学我“斯芬克司”之谜。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屠隆与金瓶梅研究》专著中的一章。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屠隆是位“沿王李之涂饰,而又兼三袁之纤佻”的人物,是位与汤显祖、袁宏道一起,投身到晚明风起云涌的文学解放思潮中的勇士。屠隆性格狂放,又常以李青莲再世标榜自己,其狂放精神自然为同时代文士所瞩目。屠隆独具的文学解放思想是他创作《金瓶梅》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说,从吴晓玲正式提出到其后卜键等人的充分证明,应该说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但学术界至今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是因为"李开先说"缺乏一项较为有力的证据。很多学者都认为"欣欣子"和"笑笑生"是解开其作者的关键,实际上这正是其作者李开先为我们设的一个诗禅,答案就是作者的名与字。作者著有《诗禅》一书,在书中多次提及解谜的方法与技巧,这是作者有意而为的。其他反证作者非李开先者,主要是未能顾及李开先的个人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对话录     
入以下是电脑盲欣欣与客户服务中心的对话。1、欣欣:“我买了你们的上网卡,怎么用啊?”客服中心:“请打开我的电脑。”欣欣:“你的电脑我怎么能打开呢?”客服中心:“那就打开你的电脑。”欣欣:“我的电脑是打开的啊!”客服中心:(彻底晕倒)我没办法了。2、欣欣:“我怎么总是上不去网啊?”客服中心:“可能是你猫的问题。”欣欣:“好,请等一下,……我把猫关在门外了。”客服中心:!!!选自《爱人》对话录  相似文献   

7.
欣欣和怡怡是一对好朋友,还是同桌,户外活动时经常黏在一块儿,大家都说她俩像是一对“姐妹花”。可是这段时间,怡怡总是和欣欣发生争执,为一些小事告欣欣的状。“老师,欣欣刚才踩了我脚,还不和我说对不起!”“老师,欣欣刚才上课说话了。”  相似文献   

8.
“东吴弄珠客”系董其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文署名《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在《词话》本的欣欣子序文上说是“兰陵笑笑生”作。这个别署的真实姓名,尚未获见文献资料以明证。从明代万历后叶至清代,在某些笔记等书上,有人提出作者为某某名士的一些推想,但未予考索。近几年来,文学研究者为解开《金瓶梅》作者之谜,广寻史料,注意探索,在专书、论文中先后提出若干人物的姓名。综观近四百年间,先后提到的作者人物,除论及集体创作者外,推断的名字约近三十人,诸说纷纭,难以归趋,其中提及的有些名字,论者已予否定,但究竟是谁所作?迄今还是一个难解的文化之谜。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的作者是谁?国内外论者颇多,有王世贞说、李开先说、屠隆说、汤显祖说、贾三近说、薛方山说、赵侪鹤说、冯惟敏说、徐渭说、卢楠说、李笠翁说。笔者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应为冯梦龙,现考述如下。冯梦龙是“嘉靖间大名士”说的制造者《金瓶梅》自刊行问世以来,由于署名为兰陵笑笑生作,所以使作者的真实名姓一直成为近三百七十年来的一个谜底。论者多在“嘉靖间大名士”六个字上作文章,即此人一定要是嘉靖年间人,而且此人又须是大名士。那么“嘉靖间大名士”说缘起何人?  相似文献   

10.
欣欣子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关系世道风化”之作。它的创作旨意“无非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报应轮回之事”说理戒世,以达到拯救“时俗”的目的。(《<金瓶梅>词话序》)但从《金瓶梅》的后半部来看。作者以春梅为主体,主要描写了西门庆与周秀两种不同之家的衰落过程。特别是济南府守备周秀之家的衰落,令人生疑。作者为什么要让“抗金卫国”的忠良将周秀与市井荡妇庞春梅巧结姻缘,并  相似文献   

11.
腿不会感冒     
爸爸对要睡觉的女儿说:“欣欣,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不要把身子露出外面,小心感冒。”欣欣:“爸爸,腿能不能感冒?”爸爸:“腿当然不能感冒了。”欣欣:“那我就把腿露出外面吧。”腿不会感冒  相似文献   

12.
屠隆(一五四二——一六○五年)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进士,曾做过颖上(今安徽颖上县)和青浦(上海青浦县)知县。在文学史上,屠隆属明“末五子”成员之一(“末五子”还包括胡应麟、魏允中、李维祯、吴旦),著有《由拳集》二十三卷、《白榆集》二十卷、《栖真馆集》三十卷、《鸿苞集》四十八卷。他不仅擅长诗文,有“诗文不经意,一挥数纸”之称,而且还创作过多种戏曲和传奇作品,发表过许多有益的文艺理论批评见解。 屠隆从事文学活动的年代是在明世宗(嘉靖)和明神宗(万历)年间。自明代中叶以后,明朝的政治经济已经走向衰落,到了嘉靖年间,封建统治阶级更加腐败残暴,嘉靖二十一年严嵩入阁之后,结党营私,斥戮重臣,形成了二十年严嵩专权统治的局面。在这中间,虽然经历过张居正为首的所谓“政治改革”,但封建的政治经济危机仍然十分严重。待至万历中期以后,明代社会更加凋敝腐败,因而激起了人们的不满。在嘉靖、万  相似文献   

13.
笑话二踢脚     
腿能不能感冒爸爸对要睡觉的女儿说:“欣欣,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不要把身子露在外面,小心感冒。”欣欣:“爸爸,腿能不能感冒?”爸爸:“腿当然不能感冒了。”欣欣:“那我就把腿露在外面吧。”  相似文献   

14.
王任梅 《教育导刊》2006,(11):51-52
大班小朋友欣欣6岁了,聪明、能干且要强,在家和在幼儿园均是得力的小帮手。可是最近,她妈妈却发现欣欣出现了一种怪毛病:在晚上刚刚入睡或早上刚刚醒来时,常常会突然把两条大腿夹得紧紧的,反复“擦动”。在夹腿、擦动时,两眼瞪得圆圆的且眼光发直,两颊胀得绯红,全身出汗。欣欣妈妈看到她的这种行为十分不解。欣欣的老师也反映,有好几次,欣欣午睡起来,双颊涨红,满头大汗,头发湿淋淋的。欣欣的妈妈真的很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分析“欣欣现象”“欣欣现象”,在其他家庭或幼儿园中也可以见到。发生在欣欣身上的这种现象在医…  相似文献   

15.
欣欣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只是各方面能力较差,常因主意少、不会“玩儿”,而被其他小伙伴冷落。欣欣想加入拼搭活动的小组游戏,几个男孩子立刻用身体挡住他说“:你什么也搭不出来,我们不带你玩儿。”欣欣只好像条“小尾巴”默默地跟在他们身后。难道就让欣欣一直做“小尾巴”吗?您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并处理这件事呢?(北京高建红)  相似文献   

16.
一屠隆其人屠隆,明代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戏剧家、书画家和哲学家。鄞县人。据《甬上屠氏宗谱》记载,他原名“儱”,后更名“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又号“弢光道人”,晚年自号“鸿苞居士”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六月十五日,卒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八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有三。他秉性放达,才华出众,被族人屠大山誉为“苍龙入梦”的奇才;又被邑人张时彻了所极力推崇,早年就在文坛享有盛名。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曾任颍上知县和青浦县令,政绩卓著,旋晋升为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屠隆在青浦任职期间,公余之暇,常约请吴越名士同游“九峰”“三泖”,自称为“仙令”,人们则称他为  相似文献   

17.
有关《金瓶梅》作者之说,历来臆断纷纭。而复旦大学黄霖、台湾魏子云力主“屠隆”说。屠隆,浙江鄞县人。为此,我们顺藤摸瓜,先后查阅《甬上屠氏宗谱》二种,《甬上屠氏家集》和《屠氏先世见闻录》等地方文献资料,参证现存屠隆诗文杂著,颇有收益。于是考释衍文一辑,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的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兰陵是山东峄县的古称,据此,郑振铎先生判断笑笑生是峄县人。但是,由于三百多年来人们搜遍古书,谁也没有为“兰陵”二字寻到一条旁证,致他歧见异说,层出不穷。比如。谢颐认为是王世贞或王的门人,王仲瞿认为是李卓吾,宫伟镠认为是薛方山或赵南星,孙楷第认为是冯维敏,吴晓铃认为是李开先,英国人维利认为是徐渭,满文译本认为是卢柟,“在兹堂本”认为是李笠翁,而朱星在《社会科学战线》上由断言:“兰陵笑笑生根本是捏造的。”即此可见,笑笑生究竟是何处人氏,仍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悬案。  相似文献   

19.
我孙儿欣欣晚饭后要回去了,他父母对他说:“快跟爷爷说再见!”欣欣回过头来,一本正经地两手一拱:“爷爷,告辞了!”这出乎意料的告别用语,使我十分惊喜,连连问他:“怎么不说‘再见’?”欣欣说:“告辞就是再见,电视里这样说的。”我发现近来欣欣的口语中,类似“告辞”这类即使是成人也很少用的词在不断增多,什么“面黄肌瘦”、“五颜六色”、“基本上……”等等。一个刚满6岁的孩子,口语中有那么多的新词,显然是电视的普及以及家长、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结果。在这同时,我也注意到孩子学到的词汇中,有的其实是并不理解其含义  相似文献   

20.
复古派"末五子"之一的屠隆文学思想表现了由复古向性灵过渡的特征.屠隆的"性情说"提倡文学抒发个人性情,以"各极其致"取代格调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从而超越了复古派的格调理论."性情说"是对复古派"情真说"的继承和发展.从屠隆"性情说"的内涵中可以看到,随着时代思潮的变迁以及文人思想的变化,复古理论中的某些理论内涵会发展成导致复古派消亡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