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敬畏生命     
在美国加州有一个四岁小女孩,她的父亲有一台大卡车,她的父亲非常喜欢那台卡车,总是为那台车做全套的保养,以保持卡车的美观。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卡车     
父亲有辆卡车。小的时候,父亲是我心中的山,因为他身材魁梧,更因为他的卡车。我总是喜欢跟着父亲出车。那个年代,在像我们那样的小村庄里,能够拥有一辆车是很了不起的,哪怕只是一辆破旧不堪的老卡车。每次逢场赶集,村里的乡亲们总会爬上父亲的卡车,清晨浩浩荡荡出发,下午又浩  相似文献   

3.
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脸上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小时,她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捧至父亲跟前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有飞扬的得意。然而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4.
把手还给我     
正在美国加州,有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她的爸爸有一辆大卡车。她的爸爸非常喜欢卡车,总是为车做全套的保养,以保持卡车的美观。一天,小女孩拿着硬物,在她爸爸的卡车车门上留下了许多刮痕。她的爸爸盛怒之下用铁丝把小女孩的手绑起来,然  相似文献   

5.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6岁那年,去省城看病。 老家不通火车.得往邻县搭乘。我和父亲坐上一辆“解放”牌卡车.卡车上堆满圆木。天刚下过雨,路边有叫不出名字的紫红色小花以及披着青苔的黑岩石.偶尔还能 见到一丛翠青的芦苇。不过.路况实在糟,泥泞不堪,稀泥里还藏着石块。  相似文献   

6.
1928年,胡和生出生在南京一个艺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家,她从小聪明好学,祖父和父亲特别喜欢她,读小学和中学时,她文理皆优,这对她后来研究数学很有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场景,虽然已过去二十多年了,李桂娥至今难忘。记得那是1982年10月的一天,那是她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是父亲赶着牲口驮着行李走了二十多里崎岖的山路,把她送到艾河滩小学的。在帮她安顿好行李后,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闺女,咱既然选择了教书这一行,就要好好地教,千万不要误了人家孩子的前程啊!”告别时,望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  相似文献   

9.
父母的回归     
杨双丽 《初中生》2004,(9M):28-29
欣的父母离婚了,欣跟了父亲。从那时起,欣恨父亲。是他,拆散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是他,让她没有了母爱。她把一切过错都推给了父亲,从此,她与父亲水火不容。  相似文献   

10.
女儿在读四年级,成绩中上等。她有一个爱好,就是在做完功课后对我说:“爸爸,和我玩玩吧。”在得到我的同意后,她兴高采烈地摆上象棋或拿出扑克,或是和我背唐诗、说谚语,谈同学、说老师。久之,她会告诉我任何她知道的事,哪怕你再忙,她总会像跟屁虫似的跟在你后面说。我也常常在睡觉前坐在她床前和她谈学习、话未来。又想起了另外一则小故事:一位父亲常常早出晚归,与儿子难得有时间在一起。一日,儿子等父亲归来,问父亲:“您一小时挣多少钱?”“10美元。”“那么,请您借我1美元。”父亲当即掏出1美元给儿子。儿子赶忙跑回自己…  相似文献   

11.
张世普 《成长》2007,(4):50-51
她长得十分清秀,美中不足的是嘴角有一粒非常扎眼的黑痣。她却觉得这痣使她更显妩媚,使她的美显出特色,另具一番风韵。于是她心中就产生了一个梦想:成为一个世界超级名模。然而,一家6口只靠父亲微薄的薪水度日,父亲根本没有能力为她买化妆品、时装杂志和昂贵的服饰。  相似文献   

12.
?日前,笔者读到一篇题为《为付女儿学费,父亲卖房无家可归》的文章。那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黑龙江省铁力市有个姓李的女孩,1999年考上了大学,但3万元的学费让她发愁。李某的父母于10年前离婚,当时她被判给了母亲。母亲下岗多年,靠着打零工供养女儿读到高中。父亲离婚后重新组建了家庭,并且已有了多个孩子。李某找父亲讨要学费,父亲由于生活艰难,也无力承担女儿高额的学费,就劝她放弃这次上大学的机会,并给了她2300元钱,好让她学门手艺。学费没有拿到,李某便把父亲告上了法庭,法院…  相似文献   

13.
月,很漂亮、很可人。她几乎无忧无虑,只是她没有父亲。从小到大,月没有见过父亲,哪怕是一张照片。月问母亲,父亲什么样子?他上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回来? 母亲告诉她,父亲很英俊,照片在一次搬家中遗失了。月很沮丧,她好想见见父亲啊! 她好渴望有一个父亲,因为她越来越羡慕其他的同学,可以和父亲一起上街,可以有父亲来学校接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月更想知道父亲的事情,这一直是她的心病。母亲含  相似文献   

14.
回头看见爱     
有个女孩儿一直抱怨父亲对她严厉,从小到大,父亲没抱过她几次。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父亲的怀里撒娇时,她却要自己洗衣服,还要帮母亲干家务。读中学时,她甚至已想不起来父亲什么时候对她笑过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一、“乖乖女”的改变小琳(化名),12岁,六年级女生,体型微胖,智力正常。小琳是家中独女,与父母一起生活,很听父母的话。某天晚上,小琳与父亲发生矛盾,父亲要求她锻炼身体,小琳却躺在地上不动,说自己不想活了。父亲一气之下打了她,这是父亲第一次动手打她。小琳告诉母亲,自己经常觉得活着没意思,早就有想死的念头,还上网查了各种死法。小琳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办教育》2004,(9):66-67
11岁的晓冰最近很难过,因为她的父亲母亲不让她自己上网,她和父母为此争执了好几次。晓冰的父亲是位大学教师.已经有4年”网龄”。他说,我不是一个思想僵化的人,孩子上网还是我引导的,但网络太复杂了.鼠标一点.不知道蹦出来啥。  相似文献   

17.
有个女孩一直抱怨父亲对她太严厉,从小到大,父亲没抱过她几次。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父亲的怀里撒娇时,她却要自己洗衣服,还要帮母亲干家务。读中学时,她甚至已想不起来父亲什么时候对她笑过了。住校后,她心里很高兴,终于可以不必面对父亲了,也可以少让父亲生些气。她一直认为因为自己是女孩,父亲才对她冷漠的,她知道父亲想要个儿子。她每周回一次家,家离学校不算远,步行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每次从家返校时天已擦黑,没有公交车,她步行。第一次时母亲不放心她一个人走,便让父亲去送她,当她把希望的目光投向父亲时,父亲却说:“街上的路灯都亮着,…  相似文献   

18.
母亲今年64岁,父亲几年前去世后,她一直独居。我因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陪伴她。  相似文献   

19.
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脸上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女孩对她智慧的父亲抱怨,说生活是如何如何痛苦、无助,她是多么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个人惶惶然然,感到很累,很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