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依托全球价值链承接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国际转移,依靠对外投资进行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国际转移,凭籍国内价值链实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国内转移、国际转移等具有不同的特征的3个阶段并。产业政策是推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转移的制度性动力,产业结构是推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转移的结构性动力,产业竞争是推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转移的主体性动力。尚未构建完整的国内价值链、产业所在地政府的阻扰、为承接产业转移过度竞争、中西部地区缺乏承接的具体规划、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能力有限、产业原有痼疾的负面影响是当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转移所面临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依托体育用品专业市场建立 NVC、中西部地区以特色体育产业园区承接转移、中西部创建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等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发展的调整规划,河北雄安新区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不断发展。雄安作为首都政治文化延伸区,逐渐发展为除张北地区之外的重要"两翼"地区之一,从科研院校到金融机构,各企业、事业单位在雄安地区的发展都有了明确的规划。雄安新区逐渐建立了配套产业转移的承接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等。  相似文献   

3.
台湾经济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向外转移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福建相对于台湾具有它的发展优势,福建省的多个地区做好了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该文着眼于在闽台产业合作背景下研究泉州制造业竞争力,通过福建省内五个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从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竞争力指数、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泉州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面对承接台湾制造业转移大陆的机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产业转移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对利润的无止境地追逐。产业迁出地与产业承接地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承接地可以用吸引产业转移的资源、潜在的与显现的市场,都是推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从东部向中西部集中转移,且转移方式多元化,"抱团转移"趋势明显;转移产业的层次提高,技术资本转移的趋势加大,产业转移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宏观引导也得到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正逢国内外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契机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好等优势,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科学理性地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应强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东部地区政府间的有效合作;要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通道,充分利用"长三角"平台,以产业优势为基础,加大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介绍安徽省池州市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提升经济竞争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提出的,针对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在河南和东部的32个行业梯度系数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河南产业转接与三省一市的对接领域并进行了有针对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融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不断面临升级和调整,区际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外溢逐渐转向中西部地区.安徽作为长三角的经济腹地,凭借在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的潜在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正不断扩大.但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失调等相关问题.为此,应加强体制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教育资源投资、激励创新、优化招商模式更好的服务企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区位优势来促进安徽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其中,明确要求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要做好中西部地区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上下游产业配套,提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就业和打工人员返乡,有助于中西部地区的新一轮城镇化;东部地区释放出空间,有利于发展新兴产业;产业转移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转移,不能强迫企业去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了文化对区域经济及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并以安徽宣城市为例,分析了宣城文化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文化对策,即要提升"六个"方面的文化,形成"六种"力量,并加以融合,从而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基础,也是江淮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江淮城市群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江淮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低。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外贸竞争力较弱,并且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问题;在中原经济区为外贸创造良好大环境的背景下,河南要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注重引资质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城市工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对城市的产业转移采取了照单全收的态度,承接产业转移后的农村,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大气污染的副产品.而在实践中,国家对于大气污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治理基本上都将关注点集中在城市,对农村大气污染现象关注较少,因此要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与建设以使农村地区的大气污染现象得到彻底治理.  相似文献   

14.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地区加速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安徽作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中间枢纽,无疑具有地域优势。安徽应随产业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起舞,并审时度势及早规划,改变我省经济结构低端单一、法律法规缺位和与市场对接深度不够等制约安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以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861"项目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为契机,形成共识,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才是破解安徽职业教育困境的最好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池州市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虽然具备经济发展加速、产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资源优势比较明显等有利条件,但经济总量、产业聚集度、城镇化水平、交通状况等方面与长三角地区有着较大差距.池州的东向发展战略必须瞄准建成较为发达的现代交通网络、确立旅游业的支撑地位、切实增强工业的竞争力的战略目标,采取完善交通网络,发展流量经济;依托骨干企业,培育支柱产业;创新土地流转方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运作国有资本,撬动旅游业;储备人力资源,承接加工制造业转移;加强政府交流,优化发展环境等多措施并举,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5年初广东省政府制订和出台的《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文件的精神,明确了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在新形势下承接国外体育产业转移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珠三角承接国际体育产业转移现有条件,并对珠三角承接国际体育产业转移的内容做了一定的思考和定位,最后对珠三角地区如何做好承接国际体育产业转移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是皖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皖江城市带区域高校发展的机遇,随着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给该地区高校的学生就业扩展了更为广阔的渠道。相关院校既要抢抓机遇,又要积极应对,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导向思路上创新思维,争取实效,取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11个城市进行商品交易市场区位吸引力评价,通过测算得出省会石家庄优势最为明显,是最佳承接地,其次为唐山,紧随其后的是邯郸、保定、沧州,其他各市区位吸引力则较弱。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石、唐、邯、保、沧应作为主力,承接北京商贸流通产业的疏解转移,其他城市则需从经济水平、产业活力等方面不断完善,才能具备更好的承接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和关联性。正确选择工业主导产业,并加以积极扶持,促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实现结构转型、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选择好对区域发展具有重点突破作用的工业主导产业,更具决定性的意义。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为例,对该区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其发展、扶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各自的功能定位和战略要求,三省市打破行政区划以地区形式共同发展变得有据可依.作为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河北省,由于重工业长期作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造成了产业结构偏重、产能过剩、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河北在服务京津的同时也应抓住机会,改变现在粗放的发展方式.通过研究河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河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剖析河北11个地级市的比较优势,将河北划分成重工业产业转型区、产业转移承接区、三产优先发展区、"1+3产"综合试验区,并分别提出发展策略,探索一条适合河北省情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