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腔》这部文学作品投入了贾平凹大量的心血,他敢于面对现实并对乡土有着炽热、强烈的情感,真实而又深入的描写了农村日常实际生活面貌,体现了农村社会的不同形态,蕴藏这我国当代丰富的文化世界精神。因此,问了进一步探究贾平凹《秦腔》中文化世界,本文首先根据秦腔的定义及其内涵对秦腔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并基于此,通过神秘文化、农耕文化、传统文化三方面,详细论述了《秦腔》中所包含的具体文化内容以及在作品中的表现。旨在更加深入全面的认知我国当代文学与文化。  相似文献   

2.
《高老庄》是贾平凹创作思想、艺术手法日臻成熟的又一力作。《高老庄》中深厚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意象和圆形叙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继《废都》、《白夜》、《土门》之后推出的《高老庄》,展现了贾平凹创作的变化,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阅读快感。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拉康镜像理论以及他者欲望理论,对贾平凹的小说《五魁》中主人公五魁在封建思想下的行为进行分析,通过五魁几次在对柳少奶奶的爱与压抑的挣扎中,追寻他欲望的所在与行为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问世以来,受到社会,尤其是文坛的极大关注。历经荆棘丛生、吉凶难卜的道路终于走上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奖台上,贾平凹浩叹这是“上帝的微笑”,足见出《白鹿原》的艺术分量。《白鹿原》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提供的艺术信息是相当丰富的,但一个令人欣慰的重要信息却被人们忽略了: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以来的悲剧艺术在小说领域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喧哗与骚动》与《秦腔》分别描写了20世纪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南方社会和21世纪初的中国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遭受的巨大冲击。两位来自乡村并对乡村文明拥有深厚感情的作家福克纳和贾平凹作为乡土文化的守望者,在困惑与绝望之中,不约而同地为逝去的精神家园唱出了最后的挽歌。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的作品中,动植物常被神秘地象征化与拟人化。通过动植物特殊的叙事手法构造人物角色,推动故事情节。作者是在用动植物比喻人,或善或恶,或奸或诈,动植物和人物叙事互动交织,用动植物教化和感动读者。本人试图在贾平凹《山本》中找出动植物神秘叙事轨迹,阐释其构造人物特色和主题思想两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英雄式人物,也是作者一生所塑造的成熟、英雄、硬汉子形象的辉煌结晶。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仅赋予了圣地亚哥优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解读,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短篇小说《制造声音》是贾平凹草创期的作品,也是其作品中不太著名的一篇,然而它以其思想的深邃性、人物的典型性和艺术手法的独特性,震撼着读者,昭示着后人。它像时代的一面镜子,照出了生活中的悲悲喜喜,林林总总。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社会中,知识分子群体进一步分化,面对汹涌而来的大众消费文化热,知识分子在自身的文化实践中,面临着采取何样的方式、姿态和立场来适应消费社会的文化特征。贾平凹的《废都》在90年代初出现,表明了知识分子开始逐渐放弃了精英意识立场,率先适应消费文化社会的一种投机和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上著名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他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加上他身上坚强的性格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许多个面对生活,面对磨难,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硬汉"形象的塑造,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亮剑》中的李云龙性格中也有"硬汉"的一面。本文对海明威"硬汉"形象和李云龙的"硬汉"英雄形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阐述了两部作品中"硬汉"形象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温静 《阅读》2023,(24):63-64
<正>1月15日,“《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度文学排行榜”发布,长篇小说《秦岭记》(贾平凹)、中篇小说《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迟子建)、短篇小说《兰亭惠》(潘向黎)、诗歌《江都的月亮》(胡弦)、散文(含非虚构)《“荒林拾叶”专栏》(王彬彬)等作品领跑五大榜单。“《扬子江文学评论》年度文学排行榜”创办于2017年,是国内首个由文学评论刊物推出的排行榜,旨在通过评论家的共识视野发现大时代里具有大格局、  相似文献   

12.
"言内意外"的现象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也利用"言内意外"在表达某种特殊的思想感情。本文主要探讨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中的"言内意外"现象在辞格中方面体现及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写,并征服世界文坛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格列佛游记》中,乔纳森.斯威夫特以他独有的政治视角,严谨的写作态度,和令人钦佩的丰富想象力,用它尖锐而锋利的文笔,影射和讽刺了当时腐败的英国社会现实。在小说《格列佛游记》中,他以幽默的语言丰富了故事的道德含义,以荒诞的剧情讽刺了现实社会。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生活和个人经历中,使他了解到爱尔兰人民被剥削和奴役的事实,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小说《格列佛游记》,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伟大讽刺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1847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了一篇特写《霍尔与卡里内奇》,受到了进步读者的热烈欢迎.于是,他连续在《现代人》上发表了二十篇特写.1852年,他又增补了一篇,共二十二篇,出版了取名为《猎人笔记》的单行本.1880年,作者又增加了《且尔托泼哈诺夫的末路》、《车轮子响》和《活尸首》,共二十五篇,出版了最后定本的《猎人笔记》.  相似文献   

15.
《回声制造者》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作者理查德·鲍尔斯被誉为具有丰富科学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家,他在这部小说中显示了深刻的生态思想。从自然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回声制造者》,展现以沙丘鹤为代表的大自然的神性和美感,论述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对抗、融合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7.
笛法兰 《阅读》2012,(11):50
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教育子女,就要引导他的性情,拓展他的志向,培养他的才能,鼓舞他的士气,纠正他的毛病,这五方面一个都不能有所偏废。本文节选自《教子语》。作者家颐,字养正,是宋代的一位文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有关音乐的美学思想呈现在他的《诗学》、《政治学》著述之中,为后人研究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提供了源头;在中国,《乐记》是对音乐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亚里士多德的音乐美学思想和《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比较,涉及音乐的等级尊卑之分,音乐对人的影响,音乐的作用,音乐教育,乐师的地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晚唐大家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的情致和丰富多义的题旨,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明清之际就出现了大量的评本和注本,其中冯浩的《王溪生诗集笺注》以其注解的详尽完备而著称。冯浩的注解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十分重视作家作品与年谱的关系,注意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密切联系,同时他还能够保留前人的优秀注解,极大地丰富了李商隐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界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对小说的读者和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哈代的悲剧观是他的文学作品创作的根源,这种悲剧观在《卡斯特桥市长》这部小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文主要对哈代和《卡斯特桥市长》进行简单的介绍,而且分析了哈代悲剧观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