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离不开技巧。Art一词本义即指技艺、技巧。高尔基说:“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会陷于瘫痪。”鲁迅也曾经指出过一些青年艺术家由于忽略技巧,“所以他的作品,表现不出所要表现的内容来”。罗丹说:“毫无疑问,技法不过是一种手段,但是轻视技法的艺术家,是永远不会达到目的、体现思想感情的……”。有一次,俄国画家  相似文献   

2.
廉锋 《世界发明》2011,(10):12-14
齐白石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就连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也对齐白石赞叹有加,他曾说道,“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是东方一位了不起的画家!”然而,湘籍人民艺术家齐自石的书画作品的价值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尤其是以齐白石书画作品为原始资产的齐白石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3.
艺术家的自杀可以解释吗?答案是肯定的!《论“原始思维”与艺术家的自杀行为》会给你一个崭新的认识。“原始思维”即原始人的思维,其关键在于不能区分“现实意识”和“纯粹意识”并且真实的以为这两者都是各自独立的。比方说:如果一个人梦见自己在被人追杀,那么他在醒来的时候会想尽千方百计去把那个追杀他的人找出来杀掉。这里把梦等同于现实的做法,就属于“原始思维”。而文学与艺术,自人类诞生以来也就随之产生了。原始人说出第一个字,那就是文学的雏形,原始人使用第一件工具,那就是艺术的源头。文学与艺术就是如此的简单。温克耳曼说道…  相似文献   

4.
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在《艺术与消遣》中说:“人格伟大的艺术家产生了伟大的艺术,人格渺小的艺术家产生了渺小的艺术;心地卑劣的艺术家,纵使生命发生危险,也不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心胸伟大的艺术家,纵使生命发生危险,也不能产生下劣的艺术。” 林氏虽然深受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但他的这段论人品决定文品的话却与中国传统的儒  相似文献   

5.
拒绝和接受     
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小说家.那本风靡一时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不仅如此.他的从容平和与冷静思考使他的作品保持着持久而劲道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哪怕是一则短篇.只要一面世.马上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深受大家欢迎.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艺术是互通的.这也已被很多学者和艺术家阐释过。我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除了互通之外,还是互补和互助的。我赞成科学家学点艺术,帮助他们加强形象思维,则有更大的可能性提出创新性思想.作出原创性成果。常有人说艺术家以酒助兴,喝醉了能出好文章、好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展讯     
《世界发明》2011,(9):11-11
“现代回声”法国现当代艺术展 中法两国历来注重艺术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在当代艺术日益繁荣的今天,国际性的艺术展览与交流活动恒河沙数.但在中国.法国经典艺术作品展还并不多见。作为凯撒·贝塞什举办的首次展览.“现代回声”精选了一批包括大师级艺术家莫迪里阿尼、贝尔纳·布菲在内10位艺术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正从工厂的流水线,到削面的机器人,再到小朋友的虚拟伙伴,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了。被认为是人类智力活动顶峰的艺术创造领域,也出现了人工智能的影踪,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创作的传统认知,为艺术创造带来了新可能。机器人也可当艺术家艺术家能在3分钟之内画好一幅画吗?或许,即使是最厉害的艺术家,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对于人工智能而言,这已经成为了现实。前不久,在中  相似文献   

9.
巴黎的街道     
周明 《知识窗》2008,(11):57-57
巴黎以名人命名的街道非常多,左拉、雨果、卢梭统统走上街头;巴黎还“盛产”画家,于是莫奈、高更、毕加索也纷纷“上街”。在巴黎第17区,有一条路名叫欧金德卡大道。欧金德卡是一位艺术家,他的浮雕《马赛曲》就镌在凯旋门上,不过更出名的是,他的半身像被印在百元法郎的钞票上。艺术家常常隔世才被肯定,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10.
普杰(Roger Pfund),来自瑞士。对于他.似乎很难用某一个特定的身份来加以界定,而“艺术家”这个称谓却又无法让人真正了解他的“全方位视角”。2008年初夏的今日美术馆里,通过窄窄的白色阶梯拾级而上.穿行于那些静默无语的图画、钞券、设计之间.仿佛真切感受到了被他深深隐藏于其间的关于生命的执著与自由。  相似文献   

11.
画竹漫谈     
我自幼就爱好书画.近年来对墨竹情有独钟.主要是受竹子所代表的特有的品格和竹文化所蕴涵的特殊魅力所感染。自古以来.竹子不仅受到了人民大众的普遍喜爱.也受到文人、官员的特别青睐。北宋大文豪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千古名句.被人们广为传诵。清代名家郑板桥在他的一幅《竹石图》题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反映了他身为县令、文人、书画艺术家的忧国忧民之情。  相似文献   

12.
“闳约设计”是姬赟的个人工作室.也是他本人的设计代表作。这个作品位于北京798艺术区.闹中取静.室外竹林环绕.自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在姬赟看来.最理想的设计浓缩了一个人的文化审美和精神追求.能够表达其内在思想。真正好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有表达的意图和内容.形式并不重要。工作室取名“闳约”.正寄托了姬赟的空间设计理想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的法国艺术史是变革的时代,出现了一些勇于创新的艺术家,他们有胆魄、有决心独立思考,无畏地、批判地检验程式,从而给艺术开辟了新的前景。马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作品《草地上的午餐》是他整个艺术生涯中过渡时期的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虽然那个时代他被人们误会和拒绝,但他的坚持改变了那个时代的绘画风尚。他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所做的创新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让人们看到了焕然一新的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14.
纵横 《科教文汇》2014,(3):F0003-F0003
中国传统绘㈣艺术足写意艺术,是人生理念的游戏.它是用“游于艺”的人生方式,去追求和表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感受,借助浓淡干湿的笔墨,来表达艺术家的人生观照.通过“游于艺”的抒发方式,近乎到意、趣、戏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5.
郭丽 《世界发明》2009,(5):12-13
英国是一个很奇特的国家,这里有着世界上最为先锋的文化和艺术,却又用君主立宪维系着历史的痕迹。英国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发达也最前卫的艺术中心,英国的当代艺术作者一直尝试用各种探索性的艺术形式挑逗着公众对于艺术概念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中国的一批当代艺术家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瑞士人阿瑞尔·路易斯·阿尔塔巴既不是知名的科学家,也算不上艺术巨匠,但他是著名科学艺术家。在网络上寻找阿尔塔巴是一件难事,能搜索到的报道只有那么几篇。这可以说是他一心二用的结果:阿尔塔巴既不纯是科学家,也不纯是艺术家,他是科学艺术家。  相似文献   

17.
郑海文 《科教文汇》2014,(16):227-228
徐冰是当代最活跃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一个受85新潮影响的特定时代的艺术家,徐冰不像有些艺术家那样全盘西化,走出一条更有创造和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大量地结合中西的文化形式,产生出一种矛盾和碰撞,引人反思。“烟草计划”是徐冰2000年以来的作品,对于这个作品的解读可以是多角度的,就像是艺术家自己理解的那样:将解释权归给观众。笔者发现徐冰的“烟草计划”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思想中的矛盾、混杂性非常契合,用此来解读也会很有意思。本文主要是通过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思想来解读徐冰的“烟草计划·达勒姆”。  相似文献   

18.
范泽红  潘静 《科学中国人》2007,(3):128-128,F0003
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系主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四川省青联副主席、上海市青年文联会长、上海青联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获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曾先后荣获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艺术之星”、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首届“十佳文化新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美国百人会“杰出艺术成就奖”、纽约“杰出艺术家奖”等多项荣誉。他是上海大剧院首位签约艺术家、美国华盛顿国家大剧院、密西根大剧院签约艺术家。1998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上海音乐学部支社主委。  相似文献   

19.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曾经出现了一个千姿百态的艺术创新浪潮,这个浪潮被人们称为“现代派”(或现代主义)。一个世纪过去了,现代派艺术也已落潮,但它的许多创作原则和表现手段依旧深刻地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艺术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张豫 《科教文汇》2008,(3):193-194
塞尚是现代艺术的拓荒者,是他创造发掘了绘画艺术的新大陆,他的绘画一直影响了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塞尚的“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几何构成方式”的创新理论,推动了欧洲的纯绘画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对现代绘画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因而他不愧被人们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