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发正能量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A、B两组,并告诉饲养员,A组老鼠很聪明,B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老鼠进行迷宫测试发现,A组老鼠比B组能更快地走出迷宫。对此,罗森塔尔深受启发。他又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学生名单上随机圈了几个名字,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的智商很高。一段时间后,奇迹发生了,这几个随机选出来的学生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
“罗森塔尔效应”值得每位老师充分重视。它要求老师“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将其在放大镜下放大,赏识和喜爱每一个学生”。赏识学生应该成为老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当老师对学生的每一点值得肯定的东西都表示欣赏,在必要的时候都能给予鼓励又能用适当的方法树立榜样,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我们并不陌生。罗森塔尔教授最初的实验对象是小白鼠:他把一群小白鼠随便分成两组:A组和B组然后,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A组的老鼠是特别聪明的;同时告诉组的饲养员,B组的老鼠是智力一般的。几个月后,在对这两组老鼠进…  相似文献   

3.
张桂英 《教育革新》2010,(10):23-23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分成两组。A组交给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一群小老鼠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要好好训练,B组交给另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很普通的一群。两个试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对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老鼠穿行迷宫。  相似文献   

4.
罗森塔尔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他通过“暗示和期望”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应,认真研究起来,确实值得我们借鉴。罗森塔尔的实验,最初是在实验室里。他把几十只老鼠随意分成两群,把其中一群说成是“聪明”的老鼠,交给一位实验员训练;把另一群说成是“不聪明”的老鼠,交给另一位实验员训练。过一段时间,他把这些老鼠都放进迷宫里测试,果然,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一所校园里的真实的故事。 一天,著名教育学家罗森塔尔先生走进学校,拿出一份名单,告诉该校的教师,通过他的测试,发现这几名学生特别有潜力将来定会大有成就。教师们接过名单,发现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在他们的眼中是表现平平的,有的甚至是十分笨拙的。教师们惊呆了,想不到这几个孩子身上竟然有如此潜力。连教育家罗森塔尔先生也认为他们将来会大有成就。从此以后,教师们改变了对这几个学生的看法,这几个孩子也从罗森塔尔的话中得到自信,变得积极起来。情况正像罗森塔尔语言的那样,这几个孩子进步神速,很快便崭露头角。几年后,罗森塔尔又来到这所学校,教师们纷纷对罗森塔尔的预见表示钦佩,罗森塔尔却笑着对大家说明,这几个孩子的名字是从该校的名册上随便选的,他没见过这几个学生。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测试,这只是他进行的一个心理实验。  相似文献   

6.
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教授曾经用老鼠做过这样的心理学实验:把一群老鼠分为两组。任意将其中的一组交给一些人负责训练,并告诉这些人,这是一组“聪明的”的老鼠。另一组也交给一些人负责训练,并告诉他  相似文献   

7.
李信 《现代教育》2014,(2):115-11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班级的花名册上随便划出几个同学,然后告诉教师,这几个同学经过观察和测试是智商特别高、特别聪明的学生。受到这番话的影响,教师总觉得这几个同学特别聪明,所以一直以对待聪明孩子的方法对待他们。一年以后,这几个同学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相似文献   

8.
让自信扎根学生的心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做了一个实验 ,在一个班级的花名册上随便划出几个同学 ,然后告诉老师 ,这几个同学经过观察和测试是智商特别高、特别聪明的学生。受到这番话的影响 ,老师总觉得这几个同学特别聪明 ,所以一直以对待聪明的孩子的方法对待他们。一年以后 ,这几个同学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从“罗森塔尔效应”可以看到 ,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有一位名人说过 ,一个人的失败 ,其实质是自信的丧失。随着21世纪的到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自信心的重…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进行“发展预测”的心理实验中,在一个班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对其教师说,这几位学生智力超群,今后将大有作为。一年后果然这几个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原来,这是由于教师崇拜罗森塔尔的声望和地位,对经过他鉴定的学生发展前途笃信不疑,于是,就对这些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真诚的爱,因而使他们健康地向前发展。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家的“权威性谎言”唤起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爱,而使学生取得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与学生是…  相似文献   

10.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教育史上颇令人惊奇的心理现象之一。最早实验证明这种效应存在并给其命名的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罗森塔尔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对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言语能力与思维推理能力的测验。然后分别从各个年级随机抽取了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交给了老师,虚报说这些学生成绩优良,预示他们有可能比其他学生学得更好些。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全体学生的一个随机样本,并不优于另外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八个月以后,罗森塔尔再一次对全体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这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普遍显著提高了成绩。罗森塔尔认为这与古希腊神话中的雕刻师皮格马利翁的故事情节相似。皮格马利翁雕刻一尊偶象,倾注了心血,终于使偶象获得了生命。因此,罗森塔尔称实验效应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可以使期望对象朝着期望发展,从而产生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1963年,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奥克学校做了一项实验,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并告诉老师,这部分学生是很有潜力的。结果,8个月后,发现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果真比其他学生的成绩更有所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望效应。它对于我们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启示。试想,被试者如果  相似文献   

12.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似乎只是一个童话故事,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却通过实验让它变成了现实。1966年,罗森塔尔在一所乡村小学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并不复杂,他给各年级的学生做了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了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奇迹发生的呢?答案很简单,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因…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培智低年段教学中运用教师期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望效应一直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曾对学生进行了一个智力测验,然后随机抽取20个学生,告诉教师这是班级里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生,要求教师注意观察。1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真的比其他学生进步快。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对某些学生抱以高期望,并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望效应。  相似文献   

14.
杨凤莲 《云南教育》2007,(7Z):43-43
1968年,美国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设计完成了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在实验中,他和同事随意抽取几个一年级的普通学生,然后告诉老师经过特别的测验,这些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具有无穷潜力”。时隔不久,奇迹发生了,被选出的几个学生果然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的难点,问题形成的本质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确切地说在于教师(包括第一任教师的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或者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不真实的预言引起的心理效应。事情是这样的,1968年,罗森塔尔在1所学校6个年级的18个班中,通过藐视认真的心理测验,随意选择了一批学生,悄悄地把这些学生的名单告诉学校和老师,指出这批学生是学生中的最有发展前途者,8个月后,这些学生(其中不乏有"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6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随机抽取20%的学生,悄悄地对有关老师“撒谎”说:“这是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名单上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旺盛。  相似文献   

17.
屈光耀  王琴 《中国教师》2011,(20):74-75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如果能妙用下列六大"效应",班主任工作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罗森塔尔效应——让学生信心百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所学校,他从6个班随机抽出3名学生,共18  相似文献   

18.
钱芳 《教育现代化》2005,(10):120-120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从一个班上随便抄了10名学生的名字.告诉校长说,这10名学生天资聪颖,将来必成大器,并要校长保密。罗森塔尔走后,校长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把秘密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又告诉了有关任课老师。于是,这10名同学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及“关照”。受到老师的信任,这10名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9.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传在塞浦路斯岛有一位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雕刻了一具精美的象牙少女雕像。由于他欣赏“她”的精美而每天含情脉脉地迷恋着“她”,最后,雕像竟真的“活”了过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也许是受了这个神话的启发,于1986年做了一次心理学实验。他到一所小学,称对该校学生进行所谓“有优异发展可能”的预测,但实际上,他既未做什么预测,也不了解任何一个学生,而是随机地将一批学生名单交给该校校长及有关老师,并强调必须保密。八个月后,他又来到这所小学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凡是名单上的学生,无论其原来基础如何,成绩较其他学生都提高得快,与老师的情感也较其他学生深厚,而且显得求知欲强,性格开朗活泼。这就是后来影响广泛的罗森塔尔效应。  相似文献   

20.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教师期待效应,这个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实验。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番"煞有介事"的发展预测,然后将所谓的"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并叮咛不要把名单外传。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又对这18个班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