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能根据假想答案,提出进行简单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准。体会到人的感觉常常不够准确,这样需要借助仪器来测量。初步学会使用量筒,理解毫升的含义。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材料:一杯水、一杯牛奶、二瓶水、量筒、一次性杯子、弹簧秤、记录单、大一些的容器(如烧杯,比任何一瓶的容量都大)。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知道了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  相似文献   

2.
冯英  薛烈龙 《科学课》2009,(10):30-31
《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是在学生运用感官观察水、认识各种各样液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借助一些仪器来认识水。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比较液体多少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认识到利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是最简便、最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陈露 《湖南教育》2002,(2):41-41
教学目标:掌握容积的概念,会计算容器的容积,理解容积与体积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改写名数;培养操作和测量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的科学态度。设计思路:由观察实心和空心的两个正方体实物,认识物体的容积,对计量液体的常用单位有升和毫升展开探索,再深入探究“1升是多少毫升、等于多少立方厘米”,课后再调查各种容器的容积。这些都始终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获取对“升”与“毫升”的认识,并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具准备:最大刻度为500ml的量筒一个,1L的量筒一个,1…  相似文献   

4.
作业一、制作测固体体积的量筒1、在大口玻璃瓶(1斤装的食品瓶或浆糊瓶)的外壁上竖直贴一条橡皮胶布(或者贴一条白色纸条),如图1。2、往瓶中倒一些水,不要太多,只要能把瓶底全部浸没再稍加一些就行,在竖直胶布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画一刻度线,并标明为“0”,如图1。3、找一只有500毫升刻度的盐水瓶,装进400毫升的水,然后将盐水瓶中的水倒到大口玻璃瓶中,在竖直胶布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画上刻度线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量筒,盛有300毫升的水,放入3颗半径相等的钢珠后,水面上升到刻度是360毫升的地方,每颗钢珠的体积是多少?周峰同学回答“: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把3颗半径一样的钢珠放入量筒后,水面上涨的体积就是3颗钢珠的体积,用(360-300)÷3得到的结果就是每个钢珠的体积。”孩子们对于他的解题方法一致赞同,可就在我准备继续讲课的时候,王华同学举起了手“:他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正确的,由这道题目使我想起了低年级语文课本中《乌鸦喝水》这一课。乌鸦真聪明,开始瓶里水浅,它喝不到水,但它爱动脑筋想到用小石子放入…  相似文献   

6.
殷芹 《科学课》2009,(9):16-16
教学片段(教学内容为《预测》) 师:我们发现在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放入一枚一元硬币时,水多出1ml,如果再放入两枚一元硬币,水会多出多少呢?你能预测一下吗?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段(教学内容为《预测》) 师:我们发现在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放入一枚一元硬币时,水多出1ml,如果再放入两枚一元硬币,水会多出多少呢?你能预测一下吗?  相似文献   

8.
取一配有双孔塞的1000ml大口瓶,一孔与一Y形试管相连,一孔与一只1000ml大量筒相连。大口瓶中盛满水,天平上准确称取0.5克左右的金属(质量记为W)于Y形试管的一  相似文献   

9.
林建真 《物理教师》2002,23(5):32-32
新颖量筒突破了传统量筒只能测量体积的范围 ,创造性设计出用量筒还能够测量固、液体的质量和密度 ;简化了测量密度的实验 ,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1 设计原理如图 1所示 ,新颖量筒是在传统的量筒底增加一块铁 ,使它能够在水中竖直漂浮 ;设量筒和铁块总重量为G1,排开水的体积为V1排 ,根据漂浮条件 :G1=F1浮 =ρ水 gV1排 . (1 ) 图 1    图 2如图 2所示 ,当把被测物体放入量筒中 ,被测物体、量筒和铁块的总重量为G2 ,排开水的体积为V2排 ,根据漂浮条件 :G2 =F2浮 =ρ水 gV2排 . (2 )由 (2 ) -(1 )式得 ,G2 -G1=ρ水 g(V2…  相似文献   

10.
量筒的妙用     
量筒是测量物体体积的基本工具,但在某些情况下,量筒还有其它的妙用·一、测数目例1一盒大头针约有几百个,利用量筒能很快地知道它的数目吗?如果能,请说出你的办法来·方法:(1)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2)将50个大头针放入量筒内,使之浸没,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值V2;(3)将这一盒剩下的大头针全部放入量筒内,使之浸没,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值V3;(4)一盒大头针的数目为:n=50(V3-V1)/(V2-V1)·二、测质量例2用量筒能测出一小木块的质量吗?说出你的办法·方法:(1)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V1;(2)将木块放入量筒内,…  相似文献   

11.
[案例]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预测》片断师:量筒中多少毫升水?生:30毫升水。师:放入1枚一元硬币后,是多少毫升?生:(动手实验后)是31毫升。师:那增加了多少毫升?生:1毫升。师:如果再放入两枚,又是多少毫升?同学们预测一下并请说说理由。生:可能是33毫升。因为1枚硬币上升1毫升,3枚上升3毫升,共34毫升。(教师让学生动手实验后汇报)  相似文献   

12.
1量简、小杯(可放入量简中)、水、细线测石块的密度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拴住石块,把石块放入量筒中,记下总体积V2。取出石块擦干,把小杯放入量筒中漂浮,记下水面的刻度V3。把石块放入小杯中,记下水面的刻度V4。计算由F浮=G石ρ水g(V4-V3)=mg得,m=ρ水(V4-V3),且V=V2-V1,所以ρ石=(V4-V3)ρ水/(V2-V1)。2用量筒,水测橡皮泥的密度  相似文献   

13.
《比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课结合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较液体多少的实际,但是人的感觉有时会出现错觉,所以为了精确地测量就需要借助一些仪器,而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用比较  相似文献   

14.
1.用公式例1给你天平、量筒、小铁块和水,怎样测出一只小木块的密度?方法(1)用天平称出小木块的质m.(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铁块拴住缓慢投入量筒中,测出铁块的体积V1.(3)取出铁块,用细线和木块拴在一起投入量筒,测出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2.则(?)  相似文献   

15.
《比较水的多少》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水”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教材首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来比较并认识水。其次,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能提出问题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一、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1.会放置把天平和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线处.2.会调节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方法是:指针偏向哪一边就把横梁右边螺母向另一边旋动,使指针静止时指在中央刻度(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刻度数相同)3.会观察会观察天平的最大秤量值和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观察量简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多少厘米3.二、会读和记录数据1.天平的读数当天平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天平右盘中被码质量数m1;与横梁上游码所对应的示数m2。(以游码左侧边缘线所对标尺上的刻度线为准)…  相似文献   

17.
1教学器材准备及教学过程 烧杯(水)、酒精、盐水、量筒、水稻种子、小玻璃瓶、橡皮泥、密度计、课件。  相似文献   

18.
题目 如图1所示,a和b是一只量筒和一个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用这只量筒、试管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制作这只小试管的玻璃的密度.要求:(1)简述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分析并推导出试管(玻璃)密度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段红 《四川教育》2003,(2):72-72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比较水的多少>(科教版三年级教材),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桌上有三种不同形状、大小,装有不同量的水,编为1、2、3号的瓶子,请学生猜一猜哪瓶水最多?哪瓶水最少?课堂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位学生说:"我把水分别倒进锥形瓶子里,看水位谁最高,谁就最多."另一位学生说:"我再找三个大小一样的烧杯,把水一一倒进去,比较一下看谁多."还有的说:"我用尺子量一量高度就知道了."学生回答时,教师不做对错判断,只是问:你的理由是什么?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猜想.待学生充分猜想后,教师问:"到底这三个瓶子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刚才仅仅是猜想,谁的猜想对呢?大家想不想通过实验的方法去证明?"话音刚落,学生立即带着问题开始进行实验,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做实验记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了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水的浮力     
教学准备:水槽、水、泡沫塑料、充了气的气球、弹簧秤、钩码、量筒、硬币、塑料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