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人口增长与民族区域自治、人口增长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述我国贯彻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重视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又注意人口的适度增长;说明计划生育同发展民族教育一样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对于民族素质提高和民族繁荣都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对蒙古族人口增长和开展计划生育的基本经验概括地作了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2.
近30年来,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迅速。在优惠的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作用下,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各项照顾政策使一部分人为能够享受这些政策纷纷更改民族成分,基本上所有民族通婚家庭所生子女均选报少数民族成分。民族政策的不完善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流于表面,使得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事实不容忽视,新时期下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政策的执行情况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根据黔东南州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对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现状、分布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村素质教育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12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而占全国陆地面积56%的西部农村,集中了53个少数民族和8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这里农业、旅游、能源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可是这里的经济发展却相当缓慢,其原因在于西部的教育严重制约了经济的飞跃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在西部农村呈现出明显的失真状况!  相似文献   

5.
武国亮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2):82-85,93
本文在阐述人口转变理论基础上,从人口再生产、生育率与死亡率和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分析并讨论了西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转变,认为少数民族的生育率已经处在2.0以下的水平是人口转变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能说明少数民族人口转变实现了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利用云南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和区域少数民族专题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定量分析了云南省迪庆州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与高程、坡度、坡向以及地形起伏度的关系,对迪庆州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促进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迪庆州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藏族人口分布北密南疏,傈僳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均北疏南密|当高程超过1 900m时,各少数民族人口密度随高程增加呈下降趋势|迪庆州各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分布在坡度小于25°的区域|坡向对迪庆州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影响不明显|地形起伏度对迪庆州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影响显著,各少数民族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的曲线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武陵山区是中国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在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作用之下,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迅速,这对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影响到了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并拉大了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民族政策,控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汉时期,黄河中上游流域由于受社会、经济、军事、政治诸因素的影响,人口地理分布较之前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汉族人口由少变多,少数民族人口由多变少。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增减,意味着农耕面积的扩大和游牧面积的缩小。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学术界对人口政策涉及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关于人口政策界定、内容、分类、特征、分期、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等问题以及人口政策评估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关人口统计资料分析了云南省世居少数民族受教育的一些现实状况,得出以下结论:世居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速度缓慢、文盲和半文盲人口较多、受高等教育人口较少、妇女教育明显处于劣势等。同时,少数民族受教育状况受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严重,特有少数民族教育十分落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云南民族教育要提高认识、分类指导、政策倾斜、实施教育公平原则、加大投入、发挥民族主动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介入佤族木鼓文化传承后,佤族木鼓文化发生了变迁:木鼓形质改变,用途缩减、用法随意,木鼓文化作为一种神圣的生产文化之原始意义已经消失。佤族木鼓文化变迁源于大众传播的符号转换需求,并完成于符号转换的编码过程中。由他者完成的符号转换过程在受到不当的受众和社会需求输入后,文化生产输出了变迁的木鼓文化,最终改变了大众传播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多民族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必须注重研究少数民族心理与国家法律制度的对接与转化。本着重研究云南景颇族心理素质,探索其与我国法律协调发展的道路,提出要制定适合景颇族地区的法律调整机制与重视法律在景颇族心理素质,探索其与我国法律协调发展的道路,提出要制定适合景颇族地区屿重视法律在景颇族地区普及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苗族文化中 ,民主、自由现象较为突出 ,此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并着重探讨形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长期、频繁的迁徙和经济的落后 ,指出了苗族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大量原始的彝族文献和鲜活的现实民俗为养料,以彝族和其他民族关系流变史为主线,通过条分缕析的历史勾勒和整体的理性关照,探寻彝族传统道德在原始社会时期、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南诏时期、元明清时期发展轨迹,挖掘彝族传统道德现代转型所需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是在人的现代化问题上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的一元现代性话语霸权,克服了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理论困境的一种多元现代性话语,在整个现代化理论发展和批判史上因其独特性而凸显出他的先驱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产生,除政治、文化及学术方面的原因外,还与我国学术界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自觉的民族性追求有关,与我国传统美学、文艺学遗产的特性及我国传统美学、文艺学现代性转化的诉求有关。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文艺美学学科的建立,是我国传统美学、文艺学现代性转化的一个必然结果,是20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几代学人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自觉的民族性追求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范式的转换是哲学创新和发展的实现形式。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既以承认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存在为前提,又以"中国历史"向着"世界历史"的根本转换为背景,既是中国哲学面向世界、追求现代性的过程,更是中国哲学在各个民族的哲学逐渐融合为"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的一般哲学"的大潮中浴火重生的过程。实现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必须以其对"哲学",包括"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及其现代性的充分理解和反思为前提,否则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必须以回归中国哲学范式及其原创建构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否则就会因民族性的丧失,泯灭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意义;必须以解决中国人的安身立命问题为旨归,以具有现代性的"中国问题"为中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否则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和时代眼光,以开放的心态和全球化的理论视域,牢牢把握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大势和趋向,实现从被迫现代性或追随现代性到引领现代性的历史转换,为当代人类的价值重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在强调中国哲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克服地方性知识的局限性,否则只能是在片面强调民族自我的同时,放弃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8.
从改革到转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是中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社会系统的结构重组和运作模式整体转换的观念反映,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理论表述,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后发型”国家奋起实现现代化的时代呼声,是这些国家由“民族史”走向“世界史”的客观要求,改革是转型的前奏和准备,转型是改革的总结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是生活在祖国腹地武陵地区的、历史悠久的山地少数民族。在现代化多元文化互动的背景下,土家族村落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在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变迁并不是传统文化的丧失,而是在其中产生出新的文化因子。本文拟对鄂西南的一个土家村寨的饮食、居住文化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北魏政治制度由原先胡汉杂糅的二元政治体制向魏晋以来的汉族政体转换,并通过三次较大变革使北魏政治体制逐渐南朝化,政治制度的转型推动拓跋鲜卑由部落联盟走向家国一体的帝制时代。经济体制主要由军事掠夺和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化,农业税收占据北魏财政收入的比重居于主导地位标志着经济转型的完成,而经济体制的转型又引发诸多新矛盾产生。北魏文化的转型就是拓跋鲜卑抛弃本民族旧有的语言、宗教信仰、服饰、发式、丧葬习俗等而全面向汉文化靠拢,对周礼的吸收与运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北魏文化转型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