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唐加勒克研究会组织力士编选、翻译的《后加勒克诗选》(汉文版)已经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首发式于2000年4月14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克尤木·巴吾东和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出席了首发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参加首发式的还有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哈德斯、原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迪亚尔·库马什、伊犁州副州长铁力瓦尔迪、全国人大代表、原自治区教委副主任苏丹·张波拉托夫等领导同志、专家学者,以及新疆教育学院中文系的师生共400人。会议由新疆唐加勒克研究会副会长、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治合达尔汗同志主持,新…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唐加勒克诗选》汉文版首发式。首先请允许我向为本书的翻译与出版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各界领导,全体编译工作者,以及新疆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最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并对本书的首次公开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的首发式是在全区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精神,积极推进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这一切为我们今天的庆祝活动增添了一…  相似文献   

3.
本是对哈萨克族现代诗人唐加勒克的诗歌作品选集《唐加勒克诗选》的评论,章认为唐加勒克是哈萨克族的一位带有民族民主革命倾向的现代启蒙诗人,并结合其作品具体评析了唐加勒克的诗歌创作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对民族“根性”的审视和进行思想启蒙、革命宣传,以及在艺术上所表现出来的新的民间性等诸多特征。据此,认为唐加勒克对早期革命诗歌和中国新诗“走向现代”的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专家学者们、研究工作者们、诗人、作家及教师、大学生们:今天,我们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心,伊宁市的最高学府——伊犁师范学院欢聚一堂,宣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加勒克研究会成立,并召开首届唐加勒克学术研讨会.新疆各族人民高度评价了唐加勒克这位爱国主义的战斗诗人.我借此机会,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名义,衷心地祝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加勒克研究会的成立以及首届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我衷心期望,更好地发展当前的唐加勒克研究工作,形成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研究集体,为进一步繁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出杰出的贡献,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唐加勒克研究工作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回顾和审视这一研究过程,认真总结有益的经验,将有助于开创唐加勒克研究工作的新局面,有利于繁荣各民族的学艺术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明。  相似文献   

6.
本刊2004年第4期刊发的《唐加勒克评传》(吴孝成、吴若愚)一文被收入《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家评传》一书。110万字的《百家评传》是“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丛书”之一,共收入104住成果突出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学家,涉及满、蒙古、回、维吾尔、朝鲜、哈萨克、白、壮、藏、纳西、彝等23个少数民族,其中有新疆文学家16人(雏吾尔族9人、哈萨克族6人、锡伯族1人)。  相似文献   

7.
唐加勒克是现代哈萨克著名诗人,本文通过对他诗歌的分析评价,论述了唐加勒克诗歌中爱与美的情情,并从语言艺术的角度、评述了唐加勒克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唐加勒克·卓勒德是中国哈萨克族现代著名诗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俄罗斯民主主义思想和内地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他通过诗歌创作在本民族中进行启蒙宣传,号召本民族的群众摆脱愚昧和无知并接受新文化,是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以现代性为视点研究唐加勒克的诗歌创作对于丰富拓展唐加勒克研究,以至推动哈萨克文学的整体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问世150年来,已用200多种文字出版过.除汉文外,我国目前还用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等六种少数民族文字翻译出版了这本“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产党宣言》已出版了3种民族文译本.据有关资料记载,1921年5月,李东辉(朝鲜族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等在上海创办朝鲜文印刷厂,翻译出版了一些马列主义书刊,其中就有《共产党宣言》.1949年8月,吉林省延边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朝鲜文版,该译本为32开,印数达6050册.《内蒙古日报》社于1948年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蒙古文译本.  相似文献   

10.
铁依甫江·艾里耶夫(1930—1989)是当代维吾尔诗歌创作的奠基人之一.他生于新疆霍城县一个农民家庭,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新疆三区革命,曾任新疆《前进报》、《新道路报》编辑.1949年后历任大型维吾尔文学刊物《塔里木》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新疆分会秘书长、副主席,新疆文联副主席等职.铁依甫江早在少年时代就开始了诗歌创作.1945年他以尼尔艾提为笔名,发表了处女作《给当兵哥哥的信》.新中国成立以后,铁依甫江用自己热情澎湃的歌声,赞颂了祖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宏伟事业,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著有《东方之歌》、《和平之歌》(维汉文),《唱不完的歌》《歌颂我的祖国》、《迎接更美丽的明天》、《铁依甫江诗选》(维汉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不惑集》(汉文)等多部诗集.其中《爱情篇》、《故乡抒怀》等诗作分别获第一、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此外,铁依甫江还从事维吾尔族口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研究,并曾合作翻译了《毛主席诗词》和屈原的《离骚》等.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领导、专家及师生员工们:我们今天在此相聚,隆重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加勒克研究会的成立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我以伊犁师范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名义,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加勒克研究会的成立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的正式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2.
正确解读唐加勒克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唐加勒克研究中,应该多视角、多层面地从诗人、政治家、思想家、哈萨克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的角度来解读唐加勒克,探寻他的伟大与平凡。同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方可规避对唐加勒克的误读,实现全面认识唐加勒克和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建立唐加勒克研究学科,顾名思义,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和探讨诗人唐加勒克的诗歌创作.我们对唐加勒克的文学研究工作虽然已进行了四十年了,但从学术性的高度认识它,应该说只是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深入.这是一株幼芽.它首先意味着我们将从理论的高度全面、深入地研究唐加勒克;更意味着,我们将义不容辞地为繁荣发展今天和未来的文化事业和文学事业,以及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努力.我们相信这株幼芽终将壮大,变成绿荫葱笼、盘根错节的大树.这就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我们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和发掘,对四十年间许多事情作出学术性的评判.为满足广大读者的愿望,本文将着重对有关唐加勒克的诗歌创作中某些鲜为人知的问题,以及曾经提出但并不深入细致、甚至混淆的某些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乌拉赞拜·叶高拜先生是著名的哈萨克族文艺理论家和作家,他一生致力于唐加勒克研究,成果卓著,影响深远。他的去世,是哈萨克文学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唐加勒克研究事业的重大损失。乌拉赞拜先生虽然走了,但是,他所从事的事业将会与唐加勒克的英名一样,流芳百世,万古长青。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上半叶新疆哈萨克族早期文化转型进程中.哈萨克族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唐加勒克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他创作的大量文化反思诗篇和有效的文化启蒙工作,为推动和促进本民族文化的转型进程,作出了影响深远、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现代哈萨克文学奠基人之一,著名诗人唐加勒克诞辰10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7.
《新华字典》是我国当代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这部字典自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版以来,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仅汉文版《新华字典》的版次就达16个之多,此外还有多种文字的版本,包括汉语拼音版、几种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版和外文版。文章对《新华字典》的汉文版和非汉文版的版本情况做了考察。  相似文献   

18.
田家乐 《西藏教育》2010,(11):14-15
接到现任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同志的电话,邀约我写点回忆录,以庆祝《西藏教育》汉文版出版200期、藏文版出版100期。这既反映了教科所现任领导对历史的尊重,更反映了教科所现任领导对退休老同志的关心和爱护。在此,我首先热烈祝贺《西藏教育》汉文版出版200期和藏文版出版100期!其次,对现任所领导对我们退休老同志的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9.
《新华字典》是我国当代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这部字典自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第一版以来,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仅汉文版《新华字典》的版次就达17个之多;在汉文版之外,《新华字典》还有多种其他文字的版本;对有关非汉文版《新华字典》的版本情况做了查考。  相似文献   

20.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热烈欢庆党的14大胜利召开,在各条战线进一步掀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热潮中,我们满怀激情迎来了本刊编辑出版100期喜庆。在此,我们以万分崇敬的心情,感谢当年创办本刊的倡议者和筹办者!感谢本刊自创办以来为本刊不吝赐稿的专家学者们!感谢校内外各部门曾经以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过学报工作的同志们!同时,对过去和现在长年累月在学报岗位上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的本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和感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原名《华中师院学报》)创办于1955年,当初为文、理合刊,不定期编辑出版,内部发行,发展至今出版100期时,已是早已文、理分版,哲社版每年定期出版6期,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