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法制新闻因其惊险曲折的故事性,受到了受众较普遍的关注。但是,目前有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不惜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造成有些法制新闻媚俗猎奇,质量低下。笔者认为,报道建设和谐社会时期的法制新闻,应当充分发挥法制新闻的积极作用,强化法制新闻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前,突发性事件是受众注意的热点,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那些可能对公共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的突发事件最有可能成为受众关注和媒体聚焦的对象。 本人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深入分析受众心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娱乐化满足是受众的心理,或者说是受众的心理成就了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当今传统媒体低迷发展的时期,新闻娱乐化迎合了受众的兴趣,媒体只有吸引更多的受众眼球,抓住受众好奇猎艳的心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这种愿望,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注意力经济也随之产生了,拥有的注意力越多,就可能获得越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4.
王瑞 《报刊之友》2014,(3):39-40
当前中国慈善业已步入稳步发展时期,慈善公益项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本文缘起于对媒体呈现的慈善报道的关注。市场经济浪潮下利益分化严重、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大众媒体对多元慈善的报道给受众的心理及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受众对慈善报道的态度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受众心理出发,了解受众需求,剖析受众接触慈善报道的心理机制,探讨媒体慈善报道带给受众的各种心理效应,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慈善报道提供相应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史永亮 《新闻世界》2011,(3):150-151
新闻报道是媒体呈现出来的一种事实,但是这种事实并不是由媒体单独完成,而是由新闻媒体和广大受众一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和受众各有期待。如果一则新闻能够面世并且能够广泛传播,那么它一定是媒体和受众心理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韩萍  李响 《军事记者》2009,(2):25-26
兵家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受众是新闻传播行为的接受者,也是新闻信息最终的归宿和消费者。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各种媒体的不断出现,在受众信息选择余地不断扩大之时,军事新闻必然面临着怎样才能满足和适应受众心理需求的问题。受众接收媒介信息的心理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对受众的心理给予关注和研究,既是应对媒介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军事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郁 《当代传播》2002,(6):94-95
从公众视角写新闻,就是用百姓的、平视、平等的心态选择公众关注的角度切入新闻,选择与受众关联度大的新闻事实,紧紧围绕公众的需求写新闻。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受众对信息的消费方式和对舆论的认知方式都发生了悄然变化,党报等主流媒体强化公众意识,调整新闻视角,拉近新闻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学会用公众视角表现新闻,是努力提高亲和力和新闻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善于从生活出发表现公众视角 新闻既以大众社会生活为素材,它就要求新闻报道要善于从百姓日常的社会生活角度破题,采编人员的观念思维,要从过去工作的、行业的、专业  相似文献   

8.
孔晓梦 《报刊之友》2013,(9):102-103
新闻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不断发展,并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受众群。这些受众有着与其他媒体受众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其中认知心理、迷茫心理和匿名心理在网络新闻受众中尤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受众在网络中的表现和行为。  相似文献   

9.
新近媒体矿难报道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婷 《新闻采编》2005,(3):14-15
灾难事件具有与生俱来的新闻性,正确报道灾难新闻对组织救灾防灾,克服公众恐慌心理,推动事故查处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报道行为本身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国家良好形象的树立都有明显的正面效应。近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存在一定阻力,但我国媒体灾难新闻的报道量、透明度都有很大突破,报道中新闻主体地位增强,新闻报道的质量也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勇 《新闻采编》2003,(5):21-22
经 过几年的市场洗礼 ,少数媒体在片面追逐经济利益中走上歧途 ,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抢夺市场份额 ,不惜降低格调 ,以“性、星、腥”等庸俗化内容迎合少数受众的低级趣味 ,大搞煽情主义 ,以致近年来 ,在灾难新闻、法制新闻和社会新闻报道中 ,出现了过分展示血腥场面、渲染血腥的不良倾向。少数媒体把“血腥”当卖点广大受众出于对生存环境、自身安全以及人的命运的关注 ,对灾难事故、法律新闻以及社会上发生的其它不幸事件格外关注和重视 ,他们有尽快了解的愿望。因此 ,这些事件本身具有较高的受关注度、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为了满足受众的…  相似文献   

11.
灾难报道,最能体现媒体的新闻专业精神。公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社会需要关注什么等等,都需要媒体把握和释放。这就需要新闻的专业精神。所谓专业精神,就是要有对灾难的敏锐洞察力,客观真实理性报道,新闻重点突出,而不是面面俱到,一哄而上,不加选择的情绪化。这样的报道,只会不得要领,杂乱无章,使公众对灾难的了解变得茫然。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新闻与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新闻是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项有力的武器,因此社会新闻受到了各种媒体无与伦比的重视。这不仅是因为社会新闻能够抓住受众的“眼球”,容易获得独家头条,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一定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欧阳霞 《青年记者》2006,(12):31-32
受众阅读心理影响新闻选择 毫无疑问,受众心理及其走向必然会影响媒体的传播活动.通过市场力量选择新闻,可以避免新闻从业在抉择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正>在灾难报道中,媒体的报道能力固然重要,不过其前提是:不能有违新闻伦理。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面对伤亡现场,媒体不能一味满足新闻的好奇心,不能过度放纵媒体的私心,决不能通过消费灾难来博取眼球。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现场效果,不顾伦理禁忌,将灾难现场的血腥、恐怖乃至暴力细节不加遮挡地呈现出来,刺激公众的神经。有媒体借口道,干干净净的东西公众不关注,人们的眼睛是嗜血的,贪婪的;我若不血腥和刺激,别家媒体也会不择手段,大  相似文献   

15.
受众心理:社会新闻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播电台播出的大量新闻中,社会新闻是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有力武器,因此社会新闻受到了各种媒体无与伦比的重视。这不仅是因为社会新闻能够抓住受众的“耳朵”,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的一定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6.
注重受众态度 提高传播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晓强 《传媒》2011,(3):70-71
受众接受信息的效果如何是衡量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作为传播者,媒体应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注重其心理需求。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一家媒体来说,注重受众态度,提升传播质量,是制胜发展的关键,是媒体生命力所在。受众心理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心理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这是因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新闻传播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随着传播媒介不断市场化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体更重视新闻信息传播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更强调为受众服务。无视受众的需求、不顾及公众的感觉,不回答公众希望了解的问题,不反映公众的呼声与要求,在媒体竞争的大潮中就会走向边缘化或被抛弃。事实上,国内的大多数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正在努力探索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8.
陆运良 《新闻前哨》2011,(10):69-71
灾难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震撼性和社会性,决定它成为了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和社会舆论关注的中心。正因为灾难新闻如此受到受众的关注,媒体在制作新闻标题时更应予以重视,并在醒目、夺目、震撼、深情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和灾难性事件的极高新闻价值,灾难报道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以及各类媒体抢占市场的关键。和其他媒体相比,报纸在时效性上处于劣势,但是报纸具有长期树立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以及属于更能引起受众思考的静观的视觉范式,因此报纸在灾难报道中依然独具优势。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多家报纸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从整合、理性以及深度三个报道角度来阐述报纸如何在灾难报道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20.
受众心理主要指受众的意志、愿望、情绪、要求等,民生新闻与受众的寻常生活密切相关,也与受众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这一民生新闻栏目的成功,就在于它把握住了新闻与受众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高度关注受众的心理需求,抓住了受众的求近心理,顺应了受众的求快心理,契合了受众的求新心理,符合受众的期待引导心理,满足了受众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