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潇湘"作为审美意象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历史相当久远。至唐宋时期,"潇湘"意象出现于传奇之中。一方面,湘城与帝都作为两种对立的文化符号在作品结构中起到了转换叙事地点的作用;与此同时,湘女与帝都才子的爱情传奇更构成了故事的主干情节;而大量的湘景描写则为浪漫爱情营造了神秘凄幽的叙事氛围。它们共同构成了"潇湘"意象的丰富内涵,为唐宋传奇增添了幽渺凄婉的一脉,并对中国和汉字文化圈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从雨到诗”艺术建构旅程中的符号,“雨”意象在其原型意义的基础上,经由喜雨模式、苦雨模式、雅雨模式在唐宋诗词中实现了表现模式的多样化与审美内涵的丰厚,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3.
作为"从雨到诗"艺术建构旅程中的符号,"雨"意象在其原型意义的基础上,经由喜雨模式、苦雨模式、雅雨模式在唐宋诗词中实现了表现模式的多样化与审美内涵的丰厚,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4.
对李白和庞德诗的分析,知道中西诗歌意象层面模式的不同:一种是二层间性模式;另一种是三层间性模式。产生这两种模式差异的根源是在字的起源不同上,中国是一种字的对事物及其意义的描摹的原型结构模式。而西方则是字对声音的记录的原型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篇文言小说与唐传奇相比,在诗词羼入、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模式等方面有许多异同之处。它作为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处于唐宋传奇和才子佳人小说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对唐宋诗词中月亮意象的举例,分析归纳,揭示出月亮意象所蕴涵的象征喻义,并通过对唐宋诗词作的心态分析,揭示出“男子作闺音”现象的社会背景,作的心理原因,以及这一现象在整个中国学史上的独特的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侯晶晶 《巢湖师专学报》2000,2(2):87-91,104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唐宋词的语言特点以及意象在唐宋词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并归纳出中英文意象的四种对应关系并阐述了每种关系的意象宜用何种翻译方法,最后指出了这两者间的规律性应该与源于意象复杂性和诗词译文较高诗性的灵活性相结合,才能在唐宋词意象翻译中既减少意象的意义损失又保证语境的完整,统一和顺畅。  相似文献   

8.
孤舟意象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的过程,由功能性的工具逐渐过渡到审美性学抒情,这在先秦诗歌中已初见端倪。孤舟意象代表了一种隐逸和退居,它不仅反映出急流勇退、隐逸山林的思想,而且是孤高傲世、人格独立品质的表现。孤舟意象独创了中国化史上的“渔樵”形象,渔樵形象是历代人士子漂泊遁世的共同追求目标,它在唐宋时期得以成熟和张扬。  相似文献   

9.
唐宋诗歌地理中的庾岭梅花,因其地理空间和形态审美特色,具有梅信之始、华夷分野、贬谪之地理时空坐标的文化意义,承载了唐宋诗人对岭南的地理文化体认和他们的历史意识、人文情怀、政治抱负、人格理想等多重文化内涵,是唐宋诗歌中重要的文化意象之一。在唐宋诗歌中,庾岭梅花不仅作为一个地景给人留下地理空间感、场景感,它更是唐宋诗人心中的某种象喻,亦是唐宋文人一朵别样的生命之花,它诗性地展现了唐宋文人别离与思归、忧国与归隐、怨愤与旷达的二元之生命情怀,以及他们家国通一之人文精神,既加深了唐宋南贬诗歌的文化内蕴,又丰富了唐宋孤山梅花所奠定的梅花意象“清”之人格意味与美学品格。其彰显的家国通一的儒家“仁”之精神,与孤山梅花彰显的自由自适之道统精神相合,在唐宋诗歌梅花意象由物色形象向人格图腾的诗性嬗变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古代传奇小说,胡应麟、鲁迅等人都作过准确的概括,但尚未深入传奇内部结构的审美要素进行分析,传奇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在情节、时空、人物塑造、意境意象等方面有其独特的文本形态与特征,尤其是传奇的时间与空间更是构成传奇叙事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1.
唐宋山水游记以柳宗元、苏武、陆游为代表。柳宗元为中国文学史公认的山水游记开山之祖,他再现山水胜景;苏轼则淡化自然山水,强调表现自我感受;而陆游的山水游记则处处留连的是一系列浸透文化意识的人文景观。唐宋山水游记的这三种模式的出现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2.
所谓意象,便是寓"意"之"象",主要是指客观的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在创作中,其诗词作品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所以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一直强调意象教学。意象作为诗人情感的凝聚,通过客观物象经诗人情感升华并创造成独特之象。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以意象模式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通过对诗词内涵的充分理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一、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意象教学法作为重要的诗词鉴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能力。由于诗词  相似文献   

13.
孙豪杰  霍蒙 《时代教育》2009,(8):269-269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这是比较文艺的说法,若放在全球背景下的中国意象的范畴中来讲,则是指在包含了中国意味内涵,包括国人的思想、审美、传统道德、行为习惯等的中国特色形象.  相似文献   

14.
唐宋,是古典诗词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纷繁的诗词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沙沙雨声。杜甫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李商隐也是写雨高手,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柳永也对雨有所偏爱,作品中通过雨的意象运用,从而营造出万千情愁的手法不下15处。真可谓雨意信手拈来,秀外慧中、以柔为美的民族个性被融贯在纤柔的境界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从叙事逻辑解读唐传奇,着眼于故事内容,唐传奇主要有复仇式、报恩式、劝诫式、觉悟式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有自己的逻辑序列。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唐传奇的艺术成就,说明了唐传奇是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唐宋岭南诗词中的"芭蕉"意象有侧重外在形态描写而不注重内涵寄托的特点,较为常见的有"蕉林""蕉和荔""红蕉"这三种表现内容。造成唐宋岭南诗词中"芭蕉"意象数量少且内涵没有进一步拓展延伸的主要原因,一是这一意象在唐宋时期的泛南方化倾向;二是受到南贬文人复杂内心感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再论张爱玲《传奇》的意象艺术周筱华1意象乃是"意"与"象"的高度统一。这里的"象"是满蕴着作家情思的客观外在物象,被作者采撷,熔铸在作品中,具有一种视觉上的可感性,具有外在形态上的审美意义。在《活跃心灵的创造物--一泛论张爱玲(传奇)的意象艺术》(见...  相似文献   

18.
自唐传奇以来,传奇叙事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叙事模式,始终贯穿在文学史中,特别是小说史中。学者张文东认为,中国现当代小说依然承袭了这一叙事模式。20世纪70年代知青作家叶辛创作的《高高的苗岭》,以情节曲折离奇、英雄形象传奇、地理环境奇特为特征,采取传奇叙事模式,从三个方面演绎了一场传奇的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9.
吴文英写词很喜欢从唐宋传奇中去选取典故,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艳情逸事和梦幻异事两种,方式则不拘一格,主要有明用、暗用、反用三种,通过对唐宋传奇的个性化接受,吴词的浪漫特色和梦幻色彩得到了增强,情节也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20.
自唐传奇以来,传奇叙事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叙事模式,始终贯穿在文学史中,特别是小说史中.学者张文东认为,中国现当代小说依然承袭了这一叙事模式.20世纪70年代知青作家叶辛创作的《高高的苗岭》,以情节曲折离奇、英雄形象传奇、地理环境奇特为特征,采取传奇叙事模式,从三个方面演绎了一场传奇的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