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一、转变传统备课观念,摆正师生位置传统教学的备课,要求教师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摸清学生。搞清课堂L要讲多长时间,讲哪些问题,提出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如何设计板书等。这势必形成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处于附属地位,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传统备课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备课时,不但要研究教材,更主要的是研究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本节课哪些学…  相似文献   

2.
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备课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大纲,更应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备课,我认为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二是备课要为上好课而备,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三是掌握教材的内容及知识结构,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四是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做到知彼;五是恰当选择教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精心备课概括起来说就是主要做到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例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教师就应在反复诵读、多方查阅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弄清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导,学生才能学实。教师精导,首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备课。课前,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然后,把功夫用在“导”上,可采取启发、点拨、诱导等形式,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讲,让学生思考揣摩,但对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教师一定要讲,并要注意讲授技巧。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吃透教材,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围绕重点讲,抓住难点导,去繁就简,去粗存精,教学效果就好。我在教《雨中登泰山》一文时,抓住一个“雨”字来分析文章的结构。本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提高诸多能力,但驾驭教材的能力当属诸多能力之第一。驾驭教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这一点,无可置疑。一、吃透教材所谓吃透教材,是指教师要对教材本身或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了如指掌。吃透教材,过好教材关,是教师备课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对教材里涉及的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知识要吃透,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彩点要吃透,对教材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要吃透,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一项准备性的教学活动。为搞好小学地理上册知识的备课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备课时参考。一、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大纲》是教学的指南,是备课的准绳。教材是备课的依据。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备大纲”。备好大纲,领会大纲的精神实质,是备好教材,上好地理课的重要保证。钻研大纲时,教师要对大纲中的目的、要求、注意点、教学要点等都要掌握、熟记,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做到“胸有全局”。在钻研大纲的基础上,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结构,这是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开学之前,教师要通读全部教材,熟悉教材的内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而备好课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因此备课是一个教师的毕生课题.要备好一节高中数学课,不仅要做好初次备课,更要做好二次备课.一、初次备课做好初次备课,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研磨教材,吃透教材备课时要研磨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科学、准确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在这一环节中,要深入了解这节内容有几个知识点,这些  相似文献   

8.
怎样上好小学自然课刘斌全小学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自然课呢?一、吃透教材上好自然课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自然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9.
老师要想把课上好,第一步就是要吃透教材。有人对345位教师的备课情况作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是教师在整个备课过程中,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80%的精力用于书写教案。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精力划分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的教师备课过程中,教师总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吃透教材上,很少会去考虑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感受,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的,束缚了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挥。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备学生永远最关键。要做到充分地“备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早已定论,勿庸置疑。那么数学备课究竟备什么?我认为,在充分了解学生和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一般应考虑——一、备好教材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吃透教材是帮助学生构建最佳认知结构的前提。怎样才能吃透教材呢?1.要把握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内容从教的角度划分,有概念、计算、几何、操作、应用等;从学的角度划分,有起始内容、后继内容和发展内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要想上好一堂课,我认为: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吃透两头:一是吃透学生,二是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以便确立最佳教学方法。吃透教材就是要求教师要掌握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确立明确而准确的目的要求是上好课的基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创造性的备课 ,这是创新的教与创新的学的重要环节 .而传统的备课对教法、学法及学科思想、能力培养挖掘较少 .创新的备课是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禁锢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变备教法为备学法 ,变备教案为备学案 .用创新的眼光审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 ,做到把好“两关”、“三个吃透”和“三个转化” .“两关”即学生关和教材关 .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心理、学习态度、情趣等 .其次 ,要过好教材关 ,一是吃透教材教学内容所占的地位、作用、主要线索及纵…  相似文献   

14.
一、提高备课实效才能为高效课堂铺好路基提高备课实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上,书写教案的精力要少花.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先吃透教材,而不急于动笔,总是先思考从哪里着手讲、怎么讲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情,他们会不断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搭建什么样的教学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理解课文.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不是物化备课教案,而是拿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容面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牛津小学英语》新教材内容丰富,难度较大,对教师吃透教材,优化教学设计,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市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的重点是针对板块特点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面对新教材,强化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集体备课的重要特征是智慧的组合与碰撞。在本学期的第一次5B教材集中培训时,我们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的过程是:1.参加备课活动的教师首先每人认真独立备课;2.由一名骨干老师担任主备、主讲人;3.分组交流、修正;4.集中反馈:5.教研员统稿、评析。集体备课教案…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面来。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在以往的教师备课过程中,教师总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吃透教材上,很少会去考虑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感受,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的,束缚了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挥。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备学生永远是最关键的。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备课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要充分地“备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蒲小平 《甘肃教育》2014,(17):86-86
正一、目标引领实践,推动体育课堂的高效性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心里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要很清楚每一节课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预期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那么,教师头脑中明确的目标从哪里来?是从备课中来!备什么?备教材、备学情!怎么备?就是吃透体育课标、吃透体育教材,并能结合本校主客观实际情况、本年级学生的主客观实际情况以及所带的这个班的主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备好课。明确的目标就好比  相似文献   

18.
1备课三要素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即主体、客体和它们的中介,主体以客体为前提,并受制于客体。同时;主体可以通过中介改变客体。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教师要能发辉好主体作用,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其次,就知识结构而言,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数、理、化等相关知识,备课的客体是学生、教学大纲和教材,是主体研究的对象。备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知识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才能使课前准备工作符合实际,行之有效。联系备课主体和客体的中…  相似文献   

19.
1.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材。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掌握知识,这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课题。要上好一节课,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认真备课。备课中要组织教材,确定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是精讲内容,哪些是略讲或是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2.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这个口号我们已喊了多年,而真正改进的教师并不多,大多数人仍在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总认为45分  相似文献   

20.
所谓"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就是以单元主题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与可链接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的教学。"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倡导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树立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充分领会教材在编写上的特点,整体吃透教材、使用教材,并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