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感情加深了     
杭淑 《班主任》2000,(3):47-47
下午,蓝天中有朵朵白云,鸟儿唱着轻快的歌。自习课时间,我来到教室让一些学生订正上午听写的内容。教室宽敞明亮,整洁安静。学生们有的做作业,有的看课外书,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我喊了几个学生到讲台来,为他们讲解,让他们订正。当他们一个个走回座位时,其中的一个男孩狠狠地将测验卷子团成了一团。  相似文献   

2.
傅赟婷 《湖南教育》2006,(10):15-15
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每个学生根据手中的座位卡去寻找自己的座位。当所有学生找到座位坐下来后,我发现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互相坐错了位置,被其他同学找了出来。我走过去,一看他们手中的座位卡便明白了:男孩的是第3组第5个,女孩的是第5组第3个,正好反了过来,于是我问男孩:“你为什么坐错了?”  相似文献   

3.
【案例】近日,我给学生听写了一些成语,其中有"金碧辉煌"这个词。批改之后,发现全班40个学生中有四五个学生把"金碧辉煌"写成了"金壁辉煌"。我也没当回事,就让他们订正两遍给我看。结果有一个学生,订正后还是写成了"金壁辉煌"。真粗心!我便让他细心地照着书再写两遍给我看。结果真让我哭笑不得,他第一遍写对了,第二遍竟然又写错了。我很奇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之友》2005,(1):20-23
如果大家能接受李老师的这些观点,那就与李老师一起来尝试一种全新的座位安排方式,希望大家能把它当成是进入高中以来对自己的第一次挑战……”于是,我把事先预备好的31张小纸条(班上共62人)发给教室右边的学生,让他们写上自己的姓名,揉成团后放进小篼子里,然后依次让教室左边的学生随意抓取。等31位学生都抓出了同桌的“他”后,我向他们表示了祝贺,祝贺他们有了新的学习伙伴,有了新的朋友。安排学生座位,虽然是一件很平常的班务工作,可大有  相似文献   

5.
我每次发电影票的时候,总有几个小朋友争着要好座位票。虽然对他们进行了个别谈话,但到了下回发电影票时又会有另外几个同学争要好座位票了。为了教育学生不争要好座位票,我就决定利用思想品德课让学生讨论发电影票的方法,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开学时我已教过小朋友如何找座位,这次发票是从复习巩固找座位的方法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每个学生根据手中的座位卡去寻找自己的座位.当所有学生找到座位坐下来后,我发现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互相坐错了位置,被其他同学找了出来.我走过去,一看他们手中的座位卡便明白了:男孩的是第3组第5个,女孩的是第5组第3个,正好反了过来,于是我问男孩“:你为什么坐错了?”“我看错了!我把3和5看反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不用问,那个女孩肯定也是犯了空同样的错误,真是两个糊涂虫!于是,我决定走到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帮助他俩解决这个问题.就在我转身经过那个女孩身旁的时候,发现她正看着我.我停了下来,随口问了一句“:你为什么也错了?”谁知话音一落,小女孩就满脸委屈地向我哭诉“:我是想坐到那个座位上的,可是他(那个男孩)不肯让我坐!我挤不过他,只好坐在这里.”听到这里,我真是哭笑不得,同时心里又暗暗自责:因为自己的武断,差点儿误会了学生,如果今天没有询问她出错的原因,那她一定会觉得非常委屈,说不定还会对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小的阴影.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的教学中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轻易地判断学生的想法,不给机会让学生把话说完,不深究学生出错的原因……这样长此下去,只会损害学生...  相似文献   

7.
本学期,我“捡”了个难啃的“馒头”——数控专业分流出来的一个毕业班。这个班的学生来自原来的三个数控班,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普遍不好。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事情多而杂。晚自修到班级时,才发现工作中仍然有一些疏忽。一个叫谢华的学生气冲冲地对我说“:王老师,你让我坐这个座位,可是座位表上却写着另一个人的名字,我到底该坐在哪里?”正说着,另一个同学过来,也要坐这个位子。原来,因为第一次见面,我不认识学生,安排座位时是让谢华坐这个位置,但填座位表时却写上了另—个同学的名字。因为这个座位靠前,两个人都不愿意坐到其他地方。我问他们…  相似文献   

8.
【案例】 近日,我给学生听写了一些成语,其中有“金碧辉煌”这个词。批改之后,发现全班40个学生中有四五个学生把“金碧辉煌”写成了“金壁辉煌”。我也没当回事,就让他们订正两遍给我看。结果有一个学生,订正后还是写成了“金壁辉煌”。  相似文献   

9.
有一年,我接受了一个新的班级。为做到学生座位搭配合理,开学第一天,我对同学们说:“大家可以自由组合选择座位,但只管一个月,一月后,座位由我重新调整。”话刚说完,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找自己想坐的座位。我两眼不停地扫视全班,发现一个男生两眼呆滞地望着别人,然后无精打采地在教室最后一排靠角落的座位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刘莹 《山东教育》2003,(36):37-37
耿浩然小朋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但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就叽哩呱啦地讲个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清我的话。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组去,二组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向了缸子架。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请耿浩然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耿浩然大声喊:“一组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此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  相似文献   

11.
任教十几年来,我早已有些心灰意冷,觉得自己不会在工作中再找到快乐了。因为去年下学期刚调到新学校,便接手了一个人人不愿接的班级。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真得很少。虽说是五年级,可他们已经送走了六位班主任,我心里沉甸甸的。一个星期下来,学生所有的坏毛病都暴露出来了:上课乱讲话,下课好打架,满口脏话……任课教师纷纷反映:某某上课换座位,某某下课爬栏杆,某某打架……听着这些,真让我有些心惊胆战,更别说喜欢他们了。“我得想个法子整整他们。”我暗自想着,何况自己还拥有多年来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缘起】一、教师的尴尬每天批改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订正错误是数学老师很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由于学生完成作业到教师批改好作业有个时间差,所以学生订正作业的时间大多要落实在课外,随之而来最头痛的事情是分秒必争地去要求学生完成订正任务。让我尴尬的是,我有时间的时候,学生没时间,学生有时间的时候,我没时间。所以我只能见缝插针地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完成错题分析、订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刘进平 《教育文汇》2007,(2):30-30,32
“换座位”对于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一件挺头痛的事。这次又接到一个新班,由于彼此都很陌生,相互不太了解,我便先按照个子的高低安排学生的座位。在初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诸方面的情况下,我便大胆地尝试再按照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的原则,重新安排学生座位。这样做可谓自找麻烦,煞费苦心。但为了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我还是坚持这样做,并宣布不再变动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我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总是出正、副两份试卷,先让学生做一份正卷,讲评、订正后上交,然后根据A卷情况出一份副卷让学生再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开学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们换了一次座位,这让才上初中的我更加无所适从。也许是在开学竞选班长获胜并在一个多月后连任的胜绩,让每个同学都熟悉了我。但我认识他们却并不容易,包括我的两个同桌。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的高一班级。第一次班会课,按照惯例,师生都要作一次自我介绍。我首先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按座位次序一一进行下去。大家说得很精彩,我心里暗暗佩服他们。  相似文献   

17.
肉脯风波     
正那天是教师节的前一天。上课铃响了,我捧着书快速走进教室,在讲台前还未站稳,学生们便一个个像变戏法儿似的从身后拿出一束束鲜花、一盒盒美味的巧克力、一张张精美的贺卡……"老师,祝您节日快乐!"学生们像潮水般涌向我,把东西放在讲台上,然后飞快地转身,像兔子一样兴奋地蹦回自己的座位。多么单纯可亲的学生啊!我向他们的友好与热情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我  相似文献   

18.
妙用订错集     
研读了贵刊 2 0 0 1年第 3期的《自备订正本》一文 ,笔者深有同感。在教学中我也一直让学生运用订错集。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运用订错集的几个步骤 :1 .给订错集取名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挖掘其文学潜能。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订错集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名字。这下可五花八门了 ,什么《啄木鸟医生集》、《朝花夕拾》等等。有些爱好画画的学生还给它配上一些美丽的图案呢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订错集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从而更加珍惜爱护它。2 .及时使用订错集。每个学生都备有一本订错集后 ,我便要求他们每节课都要将它和课本放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让学生用“激励”一词造句。一位学生是这样造的:“昨天,我在广播里听到了中国足球队以二比○战胜日本队的好消息,我激励得哭了。”这显然是个病句,主要错在他不理解“激励”的词意。我要求他在理解“激励”一词意思的基础上,学习书上例句,进行订正。不料,他把订正好的句子给我看,竟是另造的一个新句。虽然造得不错,但我没有让他“过关”。  相似文献   

20.
我工作的学校是京城比较有名的寄宿制学校。新学期开始要在四年级开设一门新的学科——社会。如何让学生了解社会这门学科呢?如何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了解社会呢?如何让他们喜爱上我的课呢?我真是绞尽脑汁。每个孩子都有家,都有父母,何不先从了解自己的父母、家庭入手呢!对,第一节课就从介绍我的家庭开始。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座位方式,全班围成一个大圆圈围坐在一起,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再在全班击鼓传花。花传到谁手中谁就有发言权。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我又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他们相互介绍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