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课本第 5页 :“以公元元年做为开始纪年的标志 ,在这以前发生的事 ,由元年开始向前推算 ,……。”“公元元年”当然不能做为“开始”纪年的一种“标志”。以年代尺来说 ,公元前和公元的年代的“开始”即分界线是用一条竖线来标示的。公元元年是公元后的第一年 ,从竖线右边向右开始累积计算 ;公元前的年代 ,则应从竖线左边向左开始向左累计计算。如果“以公元元年做好“开始”纪年的“标志” ,就越过了竖线即分界线 ,把公元元年计算两次了 ,会产生一年的误差。所以 ,课文表述、年代尺标示法、第6页第三道练习题都应研究 ,统一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计算历史时间的方法是《中国历史》第一册开篇的难点、重点 ,而公元纪年又是其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如何帮助初一新生学习掌握历史时间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呢 ?下面就这一问题略述己见。公元纪年法 ,是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凡这以前发生的事 ,由元年开始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年 ,在这以后发生的事 ,由元年开始向后推算 ,称为公元××年 ,我国是从新中国诞生起采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法 ,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法。那么 ,怎样进行公元纪年的换算呢 ?有以下几种情形——(一 )公元前计算法。例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诞生于公元前 55…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 例如:公元前8世纪,20世纪90年代,公元前366年,1997年7月1日,4时30分,6时3刻,下午3点。 2.世界纪元和中国民国纪年。 例如:伊斯兰教历太阳历法纪元1359年(公元1980年),罗马纪元2733年1月1日(公元1980年1月14日),日本开国纪元2640年或昭和55年(公元1980年),民国35年(公元1946年)。 3.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史籍中,准确的纪年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开始的。以君主即位的年次顺序纪年和帝王年号纪年,是史籍中常见的纪年法。从西周共和到汉景帝(公元前841——公元前141年),历史纪年均以历代君主或皇帝即位的年次顺序递记,直至他们退位或死亡为止。例如,周宣王姬静于公元前827年即位,这一年称宣王元年,他在位的最后一年,称宣王四十六年。又如秦王嬴政接位年称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统一全国后,嬴政改称始皇帝,纪年连续,称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他死时纪年为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次年(公元前209年)即为秦二世元年。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刘彻开始的,刘彻即位  相似文献   

5.
人文知识     
公元·世纪公元,即公历纪元,也叫基督纪元,或西元。公元元年传说是耶稣基督的诞生年,公元一词在拉丁文中写作:Anno Domini,意为“主的生年”。这一年正是中国汉平帝元始元年。世纪,拉丁文是centuria,意思是100年。  相似文献   

6.
万国鼎先生所编《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书局1978年11月版)是一本简明易用、史学工作者称便的优秀工具书。但我在查找一条涉及齐胡公纪年的材料时,发现该年表中索引有一则年代排印失误,现予以订证如下:已知齐胡公为姜太公五世孙,大致与周孝王、周夷王为同时。由于我国自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才有明确的不间断的纪年,《中国历史纪年表》中的“公元甲子纪年表”当然也是从共和元年起始的。那么,要查找周代共和以前的纪年,只有从该年表第64页的“西周周王简表”以及第147页的“中国历史纪年表索引”中去找。“西周周王简表”记载,周孝王于公元前897年至前888年在位,而“中国历史纪年表索引”却记周孝王继位的年代为公元前987年。我们已知周孝王是周懿王的弟弟和继位  相似文献   

7.
一、公元纪年法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所谓"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这种算法以及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是6世纪的一个基督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封号     
孔子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尼父”。孔子有封号始于汉平帝刘,桁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追越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改称孔子为“文圣尼父”。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北周静帝宇文衍恢复孔子的公爵之封,号“邹国公”。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取消封号。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尊孔子为“先圣”,十一年又改称“宣父”。唐高宗  相似文献   

9.
介绍几种“历史纪年”隆德中学杨志高历史年代是构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三要素之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纪年在各国、各地区以及不同时间段出现用法不统一。因此,掌握不同的历史纪年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公元纪年公元纪年也叫基督纪元或耶稣纪元、公历纪...  相似文献   

10.
公元无零年     
从“公元1年”再上溯一年是“公元前1年”。“公元0年”是不存在的。这一事实几乎尽人皆知,却又经常为人们忽视。 1986年10月苏州举行了建城2500周年纪念活动。这座文化名城始建于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元年,即公元前514年。所以,公元前1年为苏州建城513周年。再下一年,即公元1年。则为建城514年。由此可知,1986年实乃苏州建城2499周年。当初举行建城2500周年纪念活动,实在是超前了1年。这1年之误,就是因未顾及“公历纪年中不存在公元0年”而造成  相似文献   

1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3页有一个夏朝至南北朝历史年表的年代标尺,在此我截取了其中的一段,如下: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在使用这个年代标尺时,我们发现上面出现了“0”这个年代。众所周知,我国现在采用的纪年法是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它以公元元年作为纪年的标志,在这以前,称为公元前××年;在这以后,称  相似文献   

12.
干支纪年是我国纪年的一种古法。它是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组合成六十个单位,即“六十甲子一轮回”来纪年的方法。这种纪年法,我国至少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就已经很普遍了。有人说干支纪年始于东汉,这是不对的。周考王十四年(即公元前427年)创制并已施行的“四分历”(即保存在史迁《史记》中的《历术甲子篇》)通篇纪年(从太初元年至77年)全是用的干支别名。“天正  相似文献   

13.
学习历史 ,必然要涉及到公元 ,世纪和年代 ,可是现在的历史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的详细介绍 ,给同学们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笔者针对公元 ,世纪和年代 ,谈一点看法 ,供同学们参考。一、公元公历 3 2 5年 ,当时的罗马皇帝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 ,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公元 53 2年 ,僧侣狄奥尼西认为基督教 (即耶酥 )诞生在 53 2年前 ,下一年应是 53 3年 (现在的公元纪年法是从这年开始使用的 ,并非始于公元1年 )。习惯上常常把耶酥诞生年定为公元元年 (即公元 1年 )。公元前用“B·C”表示 ,公元后用“A·D”表示(拉丁语的缩写 )…  相似文献   

14.
<正>1公元纪年法现行的公元纪年法是从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0年这一年.我国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比如今年是公元2017年(可简记为2017年).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本文把公元前1,2,3,…,n,…年分别记作公元0,-1,-2,…,1-n,…年.因而,在下文中的公元n(n∈Z)年中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元,即公历纪元,也叫基督纪元,俗称阳历。即以传说耶稣的诞生年为公元元年。始行于公元6世纪。公元的来历始于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代埃及人,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埃及人很早就开始观测天体,从而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他们发现每当天狼星在清晨升起时,尼罗河就要泛滥。天狼星升起的间隔为365天,他们就把这段时间定为1年,1年分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  相似文献   

16.
距今一千四百年前,狄安尼西提出以“耶稣出生”之年为公元1年,以此向下推算至今年是为公元1996年:“耶稣出生”之年的上一年为公元前1年,以此上溯到美尼斯统一埃及那年为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1年的最末一天结束,就进入了公元1年的1月1日,即在公元前1年和公元1年之间不存在公元0年。 以此向上向下推算纪年,推算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那么公元1世纪当是起始于公元1年,终止于公元100年,因此公元1世纪是公元1—100年,以此推算,20世纪则是公元1901—  相似文献   

17.
公元的来历     
公元,又称公历纪元或基督纪元,本是欧、美纪元之法。起初,欧洲并没有统一的纪元,罗马人就以传说中的筑城之年(公元前753年)为纪元。罗马帝国建立后,此法便在欧洲通行。直到公元六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有位修道士推算出耶稣的生年为罗马纪元754年,称此  相似文献   

18.
年号与改元     
在我国,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皇帝,照例都有“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称。如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年号“贞观”,他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元”,这里是“开始”的意思)一直做到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我国封建皇帝之有年号,始于汉武帝。汉武帝即位后,采用“建元”为年号,这便是历代帝王用年号之始(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公元"纪年法展开论述,尤其是"公元前"纪年法的兴起过程,为此对基督教欧洲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的"世界纪年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在公元1700年左右,纪年法从基督教经学的附庸转化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从揭示历史的宗教意义转化为标定历史事件的年代,使得"公元前"纪年法兴起,取代"世界纪年法"并与原有的"公元"纪年法结合,成为最受欢迎的纪年法体系。文章最后略为梳理了公元纪年法在中国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以干支纪年,中学语文教学和各类语文试卷中常出现需推算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的问题,现介绍一种简便而科学的推算方法。先推算天干,具体方法是:用公元纪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减3或加7,得数是几即从天于的第一位开始依天干顺序往后数几,数到的那位天干即该公元纪年的“干”。如公元1911年,个位数是1,甩1加7 得8,从天干的第一位开始数至第8位(甲乙丙丁戊已庚辛),此时算出用于支纪年时公元1911年的天干为“辛”,又如公元1641年,个位数是4,用4减3得1,依前法数至“甲”,该年的天干为“甲”。再推算地支:先用公元纪年除以12,再用所得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