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苑中绽放最灿烂的花朵,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芳香浓郁;古人以诗言志,以词言情,古诗词以其丰美的艺术琼浆滋润着读者的心灵,给赏析者无尽的美的享受,笔者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在赏析古诗词中,捕捉作者生存的时代背景,体会古诗词表现出来的山村田园之美,羁旅愁怀,离情别恨之情,领悟古诗词弦外之音,感受古诗词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隽永含蓄的语言,朗朗上口的节奏,奇异的联想,恰到好处的修辞,成为我国文学世界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入境感悟,带趣欣赏,欣赏诗歌的语言之美,把握诗歌的节奏之美,感知诗歌的色彩之华丽,体会诗歌的情感之美,让古诗词丰美的艺术琼浆滋润人们的心灵,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感知诗词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吟诵是探究古诗词格调韵律、挖掘古诗词文化底蕴、体验古诗词意境之美的一种基本方法。在古诗词吟诵教学中,多数学生难以掌握吟诵技巧,吟诵时,气息的支配、声调的转换、情感的运用往往与古诗词的形式美、韵律美、意境美相背离,以致古诗词吟诵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作品,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轻松、愉悦的吟诵氛围,使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在美育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古诗词,其语言之美、画面之美和哲思之美,更是为审美教育提供了直接的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古诗词解读,使学生品味古诗词之美,受到审美教育熏陶。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朦胧的意境之美,悠远的哲思之美,动人的情景之美,洋溢着醉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与极美的享受。但中国古人大多崇尚含蓄表达,语言凝练,意境朦胧,思想隐晦,如果学生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就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发掘更深层次的美。而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引导,学生便能够在古诗词学习中逐步培养想象力,使想象力的培养与古诗词的学习相辅相成。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古诗词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应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渗透。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高中语文古诗词的美育研究。一、诵——体会古诗词言辞之美古诗词是高中语文课本中重要的教学文本,也是教师展开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最有价值的素材。学生在理解与领会古诗词时,可能会觉得它比一般的教学文本难,但是,如果教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留下的文化瑰宝,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可以显现它独特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挖掘古诗词在诗意的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更充分地感受数学之美,数学之趣和数学之博.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也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文有61篇,其中古诗词40篇,可以看出古诗词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灵秀之美,徜徉在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修养,激发对祖国  相似文献   

9.
冯彩晴 《学周刊C版》2019,(23):112-112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也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还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美主要是在于意境与内涵。为了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将古诗文的精粹引入到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但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重翻译与背诵轻意境、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教师要通过重视古诗文朗诵、深入剖析古诗文、开展课外活动等形式,感受古诗文的形式美、内容美,提高其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它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中国的众多艺术歌曲中,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典型代表。古诗词歌曲是作曲家根据中国古代诗词谱曲。笔者以《点绛唇.赋登楼》为例,从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创作特点、以及歌曲演唱风格的研究等方面来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之美。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当体现美育理念,启发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适当引入课外古诗词,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开展诗词诵读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等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锤炼之美、创造之美.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实际教...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中的精髓。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师应该着力的课题。如何优化教材策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之美,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古诗词,迷恋古诗词,从而激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呢?笔者以为,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巧于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真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古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13.
赵向丽 《考试周刊》2012,(17):37-38
我国是一个诗歌王国,诗人灿若星汉,诗作浩如江海,我国还是一个重视诗词教育的国家.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都是沐浴着唐诗、宋词的阳光雨露而茁壮成长的。按照新课标的规定,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还有许多问题,不过,近几年对古诗词教学研究的人逐渐增多了。2002年,朱庆华在《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文中从美读、美情、美析、美想、美德五个方面剖析了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情感培养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中华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品味古诗词之美,已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全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述:1.整体感知,探究诗词的情感美;2.捕捉意象,体悟诗词的意境美;3.反复诵读,揣摩诗词音韵美;4.斟字酌句,咀嚼诗词语言美;5.激发想象,欣赏诗词的画面美。实践证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自己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从而在诵读中感悟其中的美。  相似文献   

15.
梁创荣 《小学语文》2024,(1):49-55+70
古诗词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在声韵方面,古诗词具有顿挫的节奏与谐和的音调之美,应通过诵读来充分感受;古诗词往往营造情景交融的审美想象空间,需要借助想象深入领略意境之美;古诗词经常体现出作者美好的思想情感,需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体会。小学古诗词教学应采用适当途径,充分挖掘古诗词的审美价值:诵读,感受声韵美;想象,领略意境美;知人,体会情感美。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古诗词鉴赏成为对小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领悟诗词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动态之美的能力。为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本文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教学倡导以读为主,鼓励学生在读中品味感悟。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朗读训练点的确立,要引领学生关注诵读技巧,聚焦诗词意象,抓住诗眼和作者背景来品读,以使学生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之美、画面之美、情韵之美、意蕴之美,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夺目的瑰宝。中国诗词讲究文字美、韵律美、构图美以及意境美,古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学习现状与问题入手,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究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林燕英 《中国教师》2009,(Z2):219-219
古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被一代代人传唱,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本文认为古诗词教学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兴趣引路,体味诗词的语言美;展开想象,把握诗词的意境美;反复诵读,让学生对诗词情感艺术的理解,享受诗词的音乐美。引入生活,诗化人生。  相似文献   

20.
月,是古诗词当中常用意象之一,以其清高明净之美、渺远幽深之境、善感多情之意倍受历代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浪漫主义诗人还是现实主义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都喜欢借月抒怀.因此,这轮览尽世间沧桑、看够人心机变的月亮便异常生动鲜活起来,成为一个多情的使者,向后人传达和诉说着缕缕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