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有爱与责任!那么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大爱无痕,更确切地说爱是一份深深的责任,有人说爱是一种奉献,但我觉得我心中的爱更像是一份深深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负责任的意识。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我们才会敬业、乐业,也才能一辈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与责任,相得益彰是师德的灵魂。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2.
我们今天生活的新中国充满着爱.爱,意味着什么?爱,意味着责任!爸爸、妈妈爱我,老师爱我,他们有养我、育我的责任.我爱我的父母、师长,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是我的责任.我爱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这意味着我有责任担负起振兴祖国、建设宁夏的历史使命.今天,面对滚滚黄河水,巍巍六盘山,面对着教师、工人、农民及长期投身宁夏建设的老一辈,我们怎能不感到自己对今天和未来的宁夏负有责任呢?  相似文献   

3.
<正>弹指一挥间,已从教十多年。回眸教学路上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为什么仅有初中学历的魏书生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教学名师,而许多毕业于名牌师范大学的教师在教学路上却建树不大呢?再环顾周边,很多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成绩比不上专科的教师。这些现象是什么因素使然呢?我认为关键的原因是爱与责任。一、爱是教师起码的道德要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前进的动力。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够抛弃人世间功名利禄的诱惑,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为学生的成长殚精竭虑。著名教育家霍懋征从教60多年,创造出没让一个学生掉队,没体罚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2012,(9):5
[编者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论学生的成长还是班主任的幸福都与"爱"紧密相连。可班主任的爱到底是什么样子?与其他的爱有什么不同呢?本刊刊发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爱,在延伸——班主任的爱没有终点》和她学生家长《不是母亲胜似母亲》两篇文章,以及她部分学生的心声心语,全面阐释丁榕老师对班主任的"爱"的内涵的理解。这些文章为您呈现了丁老师在她"热爱班主任的一生"中对班主任的爱的践行、思考和理解。她用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这个称谓也赋予了更新的概念。"责任"是最重要的核心规范;"爱"包含着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学生的爱。所以,教师的责任与爱对学生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用责任与爱去充斥着我们短暂的人生,从而无愧于教师这个称谓!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抛弃课余时间众志成城,追寻"爱与责任"的真谛?又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孜孜不倦奔波于三尺讲台?我要骄傲而自豪地宣称——是爱与责任,是它让我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教师,一个用爱书写的称谓;教师,一个  相似文献   

7.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启迪、支持和鼓励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启蒙者的责任不光是安排好学生在校的一阵子,还要考虑到他们今后的一辈子。启蒙者的伟大就在于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母爱而更需要教师的爱。教师的爱是崇高的爱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教师发自内心对事业、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的体现,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的体现。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8.
正春天,正是杨柳吐翠、鲜花怒放的季节。她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真美呀!"爱和春天一样,也很美!"老师说,"我们心里要充满爱,有爱才有温暖,有爱才有希望。"那爱是什么颜色的呢?也会和春天一样色彩斑斓吗?我偷偷地笑了,这么傻的问题我可不敢去问老师。我跑到茂密的小树林,问小草:"小草,小草,你知道爱是什么颜色的吗?"小草挠了挠头,细声细气地说:"爱是可爱的绿色!"咦?难道爱就一种颜色吗?  相似文献   

9.
春天,正是杨柳吐翠、鲜花怒放的季节。她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真美呀!"爱和春天一样,也很美!"老师说,"我们心里要充满爱,有爱才有温暖,有爱才有希望。"那爱是什么颜色的呢?也会和春天一样色彩斑斓吗?我偷偷地笑了,这么傻的问题我可不敢去问老师。我跑到茂密的小树林,问小草:"小草,小草,你知道爱是什么颜色的吗?"小草挠了挠头,细声细气地说:"爱是可爱的绿色!"咦?难道爱就一种颜色吗?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经28年了,曾带过不少班,教过不少学生。我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感情很深,教学效果也比较好。有同志问我:“张老师,学生们怎么都那样愿意和您亲近呢?”我说:“关键是要爱学生,真心诚意地爱。”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是教育的前提。不爱学生怎么可能教好学生呢?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绝对  相似文献   

11.
爱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不同的答案。如果让我回答"爱是什么",我想说:"爱是责任!"因为我与我的同事们从事的是特殊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具有童真脸庞、纯净感情的特殊儿童和满怀教育、康复希望的父母,我的心中常常被大家尽职尽责的行为所感动。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8,(1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我们爱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爱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有这样的调查结果:问被调查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8,(6)
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而又充满稚气的眼睛,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在想,需要我们的爱与责任,我不禁发出感叹:给孩子们多一点爱吧,因为他们更需要我们去爱。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慈母般的爱奉献给我们的学生。我深深地懂得,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永远也忘不了七年前的"教师节"那份珍  相似文献   

15.
正第56号教室中诞生的奇迹,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人们开始探索第56号教室的秘密,希望找到"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真谛?韩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理解是,作为老师,应该一以贯之地向学生传授学问之道,传授学生终生受惠的学业,解答学生内心的疑惑——不但是学业中的疑惑,还有成长中的困惑。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项光荣使命,也是一种巨大考验。那么,通过考验,完成使命,我们所能依赖的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马月兰 《辅导员》2013,(22):24-25
<正>多年来,我在研究一个主题,那就是——班主任的爱到底是什么?截至今天,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已经战斗了37个春秋,但我仍乐此不疲,无怨无悔。我甘愿做一个诲人不倦的班主任,一个用爱做教育的班主任。那么,班主任的爱到底是什么呢?一、爱是以身作则——为学生,身先士卒;为祖国,想方设法。老师的付出是辛苦,但更是幸福。因为有很多心灵都在回应我的爱与付出,因为我眼里有阳光,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登上三尺讲台那一刻,爱就已起航.我的人生格言就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做家长信赖的朋友". 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做教师的辛苦,但也找到了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捷径:那就是爱自己的学生,如今爱学生不仅仅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而且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那么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呢?我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李亚玉 《辅导员》2013,(16):70-70
<正>自从我登上三尺讲台那一刻,爱就已起航。我的人生格言就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做家长信赖的朋友"。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做教师的辛苦,但也找到了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捷径:那就是爱自己的学生,如今爱学生不仅仅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而且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那么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呢?我有三点体会:1.从学校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细心照顾好  相似文献   

19.
清明时节,我看到了金坛市城南 小学殷雪梅老师英雄事迹的报道,深 深为之感动,不禁潸然泪下。 殷雪梅老师,一个离退休不远的 人,俗话说,一个现在就可以退居二 线、享享福的人,却以这样的壮举匆匆 离开了她默默奉献了30年的讲台,离 开了她深爱着的学生,离开了她伤心 欲绝的亲人。她爱学生,爱事业,爱家 庭,爱祖国,这种爱是那么纯洁无私, 是那么深远广博,是那么崇高伟大。她 把爱作为了她的人生责任。 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免要承担各 种责任,有些责任是由自己承担的,有 些责任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 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不能例外, 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 靠不了别人。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20.
《给梅老师的一封信》中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美的真谛是什么?”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深思。 信中提到的梅、闵两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梅老师缺乏对孩子的爱心,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当学生考砸了时,梅老师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而是劈头盖脸地臭骂了学生一通。不知她想到没有,自己是出了一口气,可学生会怎么想呢?特别是挨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