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波 《历史学习》2010,(3):32-32
关于周朝的分封制,不同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作了相异表述,比如:《中国古代史》(人教版)第6页在讲到周朝的分封制时,有如下表述:“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在《历史》(必修1)(人教版)对此仍旧表述为:“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霸主迭起,周王权力受极大的挑战。鲁国夹在大国和周王室之间,不知所从。本文通过对春秋时期的周王遣使聘鲁、鲁君朝王聘周等外交现象分析,发现随着周王室衰微,霸主国攫取了周天子部分权力,会盟诸侯。鲁国由朝觐周天子到依附霸主国在夹缝中求生存,周、鲁之间是既相互利用又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诸侯古代奴隶制或封建制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为防御敌国,守卫疆土,将王畿(首都及其附近地区)以外的土地、财产和人口,按不同等级分封给诸同姓、外戚、功臣、故旧。所封疆域称邦国或诸侯国,各自建有立法、司法、行政和军队等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惟邦国正卿由天子委任。被封者即为邦国或诸侯国直接统治者,称诸侯或封君。史称夏禹时诸侯有上万,商汤时有一千七百七十三(或谓三千余),西周时有一千二百余。其领土规模,大至五百  相似文献   

4.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 ,是中央集权出现后的产物。我国在商周时代实行封建制 ,即采取“封邦建国”办法进行统治 ,商王和周天子除了王畿周围的土地由其直接统治外 ,其他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卿大夫等各级领主 ,作为他们的采邑。各级领主除了对天子有少量象征性的贡纳和服役外 ,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绝对的主权。天子、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辖区内各自为政 ,即所谓“分土而治”。因此 ,商、周的疆域内无所谓政区。春秋中期以后 ,兼并战争不断发生 ,有些诸侯国君逐渐强大 ,开始发展中央集权 ,对新开拓的疆土和从私家剥夺…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一 )奴隶社会时期夏朝时 ,国家表现为囊括诸侯与方国的一种国家联盟 ,诸侯与方国中是一些城邦及其附属的村落组成的小国 ,是拥有相当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商朝时 ,商王直接统治区域称内服 ,即王畿所在地 ,诸侯统治区域叫外服。外服诸侯与商王是一种君臣关系 ,因此该地方行政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 ,其中势力强大的外服诸侯称“方伯”。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度 ,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 ,并有宗法制、礼乐制等相配套。地方基层行政区划则实行乡遂制 :在国都内及其近郊划分若干乡 …  相似文献   

6.
1.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的纽带是A.王位与权力B.土地与义务C.贡赋与工具D.工具与奴隶[解析] :此题考察的是分封制与井田制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要弄清楚两者实际是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它们的通俗的解释就是诸侯得到土地 ,但只有使用权 ,所有权属于周王 ,诸侯驱使奴隶集体劳动  相似文献   

7.
1.分封制、宗法制的概念及其内在关系 分封制也称“封建制”,是指“封邦建国”的制度.它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封建制度不是同一个概念.周朝推行分封制,将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权利,同时又对周天子具有一定义务. 宗法制是通过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具有宗族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的政治制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9期第49页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答案为C,笔者认为该题应选B。理由如下:首先,西周初年实行“封藩建卫”的分封制,对宗族子弟和有功的异姓贵族及臣服的异族首领“授民授疆土”,使其建立起附属于周王的诸侯国,来维持周王对殷人和各族人民的统治。《荀子·儒效》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可见,受封的诸侯是有亲疏远近与等级之分…  相似文献   

9.
春秋五霸     
《历史学习》2006,(3):11-11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日渐衰落。一些强大的诸侯,无视王室,互相攻战,甚至攻打周天子。比较明智的大诸侯则提出“尊王壤夷”,争取周王和别的诸侯的信任、服从,从而成为霸主。霸主成了周天子的代表,其他小诸侯要向他进贡。霸主发动战争,其他国要出兵帮他打仗。这个时期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被称为“春秋五霸”。另有一种说法认  相似文献   

10.
郑士良 《小读者》2011,(10):49-49
“邦”和“封”最初是一个字,“封”的古字是两只手堆土植树的形状,是划界封植的意思。分封制时代,国王将所统治下的土地分封给同姓或异姓诸侯,被封的土地就叫做“封”,后来改叫做“邦”。如《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相似文献   

11.
武王克商后,置管叔、蔡叔、武庚三监于殷畿,封建同姓异姓诸侯,试图将殷商王畿牢固地控制起来。武王置三监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三监叛周说明周初军事监管制度尚不成熟。周公东征后,殷商王畿分别由卫康叔、中旄父和微子启继续实行军事监管,重新形成了新三监军事管制殷畿的局面。卫、宋发展成为诸侯,是西周中期以后的事情。在设置军监和封建诸侯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殷畿内商遗民的控制与管理,殷畿一带的殷遗民,民族意识逐渐消泯,周初对殷商王畿的控制与管理获得了预期的成效。周初统治者对殷商王畿的成功控制与有效管理,为成、康以后西周王朝对四土持续大规模政治军事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皇帝?帝王!著名作家秦牧的《土地》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文中第八囱然段,开头一句话写道:“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给公候时,就有这么一种仪式:皇帝站在地坛上,取起一块泥土,用茅草包了,递给被封的人。”显然,这里讲的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事。帝王以...  相似文献   

13.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中有一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其中“国人”一词,《古文观止》是这样注解的:“国人:当时对住在国都的人的通称。周,指诸侯食邑。”这未免有些笼统。要想真正理解,还须从西周时代的有关制度说起。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同姓王族、功臣、谋士和古帝先圣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史称“封建亲戚,以蕃(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里的“封建”就是“封邦建国”之意。诸侯国内也实行分封,诸侯将土地分给卿大夫,封地称为采邑,卿大夫再分封给士,封地称食地,士是最低层贵族。《说文…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诞生之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有了更科学的解释。立足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形式,探讨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是一个新的立足点。其影响主要从三方面分析:周天子与封国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封制与周礼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国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在西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王畿和诸侯的封国里,存在着"国"和"野"对立的国野制度。由于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使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使生态面貌发生改变,社会结构的变动使人的身份发生变化,军事扩张的需要使野人能够当兵,家族的解体和人口流动使国野混杂,这些变化使国人与野人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国人与野人界限的消失又使野人的身份地位得以提高,各国军队数量迅速增加,各民族形成融合,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代替。  相似文献   

16.
东周时期洛阳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要,不仅是当时的国都所在地(政治中心),而且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主要表现为居住在洛阳的周天子,虽然已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但仍然是诸侯国称雄争霸必不可少的一张王牌。与此同时,东周王畿洛阳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这里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王室礼乐文化都十分发达,对各诸侯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 .促使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争霸使土地荒芜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 .鲁国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 .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2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井田制瓦解  B .分封制崩溃C .周王室衰微  D .奴隶制腐朽3 .春秋时期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战争 ,是因为A .是反侵略战争   B .促进了民族融合C .是维护统一的战争D .保护了中原的生产4.《史记》记载 :“诸吕作乱 ,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 ,彗星现 ,天狗过梁野。”这段史料①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②留下了后人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③表现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诗经》中狩猎主体作品的分析,可知周代先民在狩猎活动中射杀走兽多采用追逐射猎的方式。狩猎前射手需佩戴护指和护臂等防护工具以及调整弓矢,射后还需要将弓矢放回弓嚢与箭筒之中。射杀飞禽时多采用弋射的狩猎方式。射手预先埋伏于水泽处,判断飞鸟飞行路径,待合适高度发射带绳箭矢进行射杀。就狩猎地点而言,周王与诸侯多在王畿之内的园囿举行狩猎活动,也常狩猎于畿外之地。那些没有封地的低等级贵族与平民的狩猎地点多不固定,均在郊外的山林沼泽处。同时,《诗经》还记载了周王狩猎的诸多仪节,其中主要包括狩猎前需要择定吉日、祭祀马祖、清点士兵、整理旗帜,狩猎时设置专人驱逆猎物于天子处以供其射杀以及狩猎后宴请宾客等繁杂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典章制度———包括皇帝制度、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举制度、军事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据此回答1~12题:1.中央集权制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B.商鞅变法时就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滥觞于战国时期C.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把中央集权制向全国推广,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  相似文献   

20.
西周初年,周天子“封邦建国”,推行分封制。分封制作为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使周天子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实现了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并对其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史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学术界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