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中,人们往往过多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磨灭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  相似文献   

2.
兴趣可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强烈求知欲,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力。本文从设计教案、优化教学方法、辐射其他学科等方面分析了培养兴趣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作用和实践意义,尤其注重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讲授信息技术知识缺乏兴趣这一状况,指出要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教师就要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经贸类电子商务学生的志向、兴趣和所关心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和外语有浓厚的兴趣,普遍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过程应利用学生普遍关心就业问题的特点,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和学习目标;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向专业学习兴趣引导;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增强其专业兴趣。  相似文献   

5.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求是努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及传输、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这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等等。即论述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和划分任务时间、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课后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即学即用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的重要途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更深入的实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与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笔者结合实践,谈几点思考。一、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源动力俗话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倾向,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  相似文献   

9.
在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心理过程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任务为导向,动手实践,学以致用的教学策略,使信息技术的课堂成为目标明确、媒体表达丰富、学习兴趣高涨、学生主动实践的充满生机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于洋 《中小学电教》2012,(10):67-6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们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网络聊天与游戏充满着好奇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却没有兴趣,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课堂教学枯燥,学生缺乏继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  相似文献   

11.
谢洁 《考试周刊》2014,(11):110-111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信息技术视角,以兴趣为出发点,从五个方面阐述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看法和见解,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从学习中体验乐趣"。  相似文献   

1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当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我总结了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是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兴趣”驱动任务的信息技术整合模式和任务驱动兴趣的信息技术整合模式是两种有效的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基础的信息技术兴趣与能力的学科。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偏低,存在师生对课程教学目标错误解读、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脱离、教学方式单一等多方面的问题。为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增强学生实践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7.
孙宁 《考试周刊》2014,(12):126-126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操作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广大一线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8.
庄永 《考试周刊》2012,(92):125-126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基于以上要求,信息教师要实现“有效性”这个目标,就要在课堂的组织上关注“三个生长点”,即兴趣培养、实践操作、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三方面.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相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上机实践内容而言,学生普遍感到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较为枯燥,没有学习兴趣。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变理论课为实践课;设计任务教学;借用热点吸引学生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全面的掌握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适应当今社会竞争和生存的必要技能。在这样的形势下,信息技术课程自然也已经成为初中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笔者认为,任何有意义有效果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信息技术的学习同样也离不开兴趣。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首要任务,本文笔者通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有效的尝试,希望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