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基层的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因媒介自身强大的信息整合功能,不断提高的PC、手机终端普及率,以及管理者不断增强的媒介经营管理意识,在民族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直观视觉呈现、即时信息传达、多主体传播等功能。但由于我国民族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民族地区基层网络建设目前呈现出受众的网络媒介使用率低且区域差异较大、门户网站民族文化特色呈现不足、传播民族文化的系统性专题性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以《中国·建始网》为个案的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地区基层网络媒体传播民族文化,重点可从开发手机客户端,提高网络媒介使用率;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实现差异化传播;打通线上线下交流,实现民族文化多载体传播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2.
杨兰 《东南传播》2014,(1):67-70
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基层的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因媒介自身强大的信息整合功能,不断提高的PC、手机终端普及率,以及管理者不断增强的媒介经营管理意识,在民族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直观视觉呈现、即时信息传达、多主体传播等功能.但由于我国民族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民族地区基层网络建设目前呈现出受众的网络媒介使用率低且区域差异较大、门户网站民族文化特色呈现不足、传播民族文化的系统性专题性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以《中国·建始网》为个案的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地区基层网络媒体传播民族文化,重点可从开发手机客户端,提高网络媒介使用率;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实现差异化传播;打通线上线下交流,实现民族文化多载体传播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3.
囿于文化信息资源的现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依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环境的现状、政府部门对国内各民族间跨文化传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媒体从业人员跨文化传播素养与技巧的欠缺、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相对滞后等都是导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贫困并进而产生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只有提升政府部门对信息传播与民族发展内在关系的认识、高度重视跨文化传播的解读效果、加大信息传播软硬件的建设力度,提高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众的大众传媒素养,才能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和经济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介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与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介的特点的研究,分析阐述了网络媒介对档案信息传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认为运用网络媒介传播,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转变角色、转变思维,转变传播模式,增强服务意识,并提出了充分运用网络媒介的技术手段进行档案信息传播与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们方方面面的信息需求都离不开网络媒介,网络已成为当今诸种媒介中最为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本文选取"媒介环境学"的文化批评意识这一研究角度作为研究网络媒介的切入点,对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进行探讨,以媒介环境学派的批判理念为基础对网络媒介环境的社会影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其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广西四所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电子邮件对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网络媒介使用情况、网络媒介认知,以及网络媒介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等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学校、社会及个人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罗万红 《大观周刊》2011,(50):223-223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进入了网络时代,从而使新闻传播诞生了它的第四种媒介--网络媒介,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条件下的新闻自由的形式和格局。它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的巨大平台,但是也为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技术给予信息传播的便利,同时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是我国加强网络新闻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王换芳 《新闻战线》2015,(3):177-178
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交流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其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但是由于传播渠道狭窄,进而导致其传播效果不明显。以新闻媒体为主要代表产物的媒介形式在进入传播领域之后,从根本上提高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并让越来越多的外界受众利用新闻媒体对民族风情、民族动态有所了解,将传统的小传播逐渐过渡为大传播。新闻媒体在为人们传播信息之余,也为人们展示了世界的绚烂多姿,促使人们进入到信息爆炸以及  相似文献   

9.
网络典型报道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技巧上实现了"草蛇灰线不露痕迹"之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而不是简单的说教。网络舆论生成多围绕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新闻故事展开,形成议题和意见集合,最终汇聚成网络舆论。在传播效果上通过不同网站系统性的综合报道,加之逐步形成多媒体立体聚焦的态势,超越了单一报道的局限性,强化了传播效果。信息接受视角上契合受众群体的需要,传达了社会对典型的认可,发挥了网络媒介的文化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旅游开发中湖北西部地区土家族民族文化传播现状,提出了旅游时代信息传播的两大途径:媒体传播与人际传播。简析了旅游开发中人际文化信息传播的意义:传播民间文化;发掘并提炼蕴藏民间的文化璞玉;拾起和重新认识失落的传统文化礼俗,为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11.
用"三维立体"视角关注新媒体在民族地区特殊的政治文化生成模式中如何发挥其传播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路。研究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民族地区固有的契合于地理因素的特征(包括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和区位因素),该地区新媒体存在状态及发展趋势,该地区政治文化生成、传播以及社会化现象。立体的视角则指将三个研究维度联系在一起形成对民族地区新媒体政治文化传播功能的分析和对于相关问题的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语译制部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向本地区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职责,更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传递和传承的使命。本文以云南迪庆康巴语译制中心为考察对象,聚焦译制中心工作人员所拥有的职业新闻人和藏族文化者的双重身份。缘于这种双重身份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人的传播实践呈现出多样性的聚合与重叠,并在此过程中构筑起一个充满象征符号、地方情感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空间。对这个文化空间考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让我们看到作为地方性存在的公共媒体平台运作如何被卷入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中,并发挥着塑造地方共同体、凝聚社会共识和传播区域形象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垚  钟克勋 《新闻世界》2010,(10):60-61
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加快,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对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怎样办好民族报,使其更好地发挥信息传播功能,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体现了各民族的特点,汉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的作用,但其在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着其有效传播。基于此,以西藏地区为例,开展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汉文化传播路径创新研究。从增强少数民族对传统汉文化认同、实现汉民族文化的多样化传播和建设政治文化领域下的公民文化,三个方面提出多个创新路径,以期为汉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有效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播作为以声音形式传播信息的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比其他传媒更直接、更有效的宣传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民族广播,因它是通过对本民族的特点和本民族现实问题的关注实现的,所以自然不同于其他媒体,并且凭借少数民族广播在少数民族中已有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刍议"自媒体"的兴起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策略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过去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的方式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进入"自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流动和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当前网络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工作思路提出:转变文化传播工作思维、强化网络舆论监督和引导、发挥"自媒体"的传播优势、"自媒体"与体验式传播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6,(10):45-49
在政治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实现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信息存在各种陷阱,新媒介文化的侵扰以及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都会构成受众对政治文化的接收困境,这也日益凸显出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在媒介时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席海莎  朱尉 《新闻世界》2014,(10):99-101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各类新媒体的出现,为深化传统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何利用和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使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大有裨益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杨利军 《东南传播》2010,(5):133-134
在网络媒介的传播空间里,网络媒介依凭它强大的信息交互功能和便捷的信息管理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不少新鲜动力。本文在肯定网络媒介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增添活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想指出因为网络媒介平台的工具属性,使得基于网络学习系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又有无法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相匹敌的弱点。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及效果,而应当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人际传播技巧中的情感因素,将立于网络学习系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有效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通过两种教学方式的取长补短,更好地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近些年越来越深地融进了北京、西安、南京等历史古都的文化传播中。围绕着古都的历史传承、遗产保护和文化精神弘扬等命题,网络媒介积极参与了相关的信息资讯发布、历史知识探讨和文化传播等活动,传播形式不断创新,传播内容不断深化,传播效果不断增强,这不仅是网络文化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结果,也是历史古都文化传播不断寻求创新突破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