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保全 《新闻界》2003,(3):23-24
新闻报道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效性即时间性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不注意新闻时效,没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将会使新闻落后于实际工作,成为“明日黄花”,失去新闻价值。“新闻的发表不光是论日子,而且要论钟点。新闻特有的威力也就在它对现实的反映十分迅速。”这是新闻界一位老前辈的经验之谈,也是对新闻业务领域中带有规律性的科学总结。早年新华社曾要求自己的记者撰著电讯“必须时刻存在一个观点:‘为了最迅速的报道’。”后来在工作中也一再强调必须努力克服新闻报道工作中的迟缓毛病,加强新闻的时效性。讲究时效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  相似文献   

2.
报纸是读者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一份报纸,向受众传播的不仅是新闻信息,同时也在传播着一种"温度"。报纸通过新闻人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观照角度和情感态度,或隐或显地在向受众传达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性温度、一种舆论导向。虽然新闻报道历来强调客观,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件"、"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来进行客观报道,这是记者和编辑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岀的选择。不一  相似文献   

3.
在报纸新闻报道中,图片新闻原本属于一种辅助的新闻形式,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图片新闻长期以来都是报纸新闻中"副刊"的角色。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众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更多地追求直观性和速度性,图片新闻的魅力得到了真正的展现。在报纸新闻中,图片新闻直观快速地表达主旨,不仅满足了受众的新型的阅读喜好,同时也能够通过一幅幅系统衔接的画面,呈现给受众一个完整的新闻世界。  相似文献   

4.
作为法制类专业性报纸,山东法制报的政经新闻报道,对新闻事实要多一层把关和提升.一个新闻事件,不仅要从其新闻方面考虑,还应对其进行“二次筛选加工”——法律价值的选取.这就要求记者在众多信息中进行筛选加工处理,通过新闻价值和法律价值双重筛选的新闻报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法制特色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尽可能让读者有普遍兴趣。显然,趣味性是新闻的重要要求之一,是新闻价值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也是提升新闻阅读力的重要手段。新闻阅读力越强,新闻价值越高,报纸就越受欢迎。  相似文献   

6.
气象新闻是都市报看重的服务性新闻品类之一,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相当的生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气象新闻报道经常容易陷入"不准"的尴尬,对于报纸的公信力是一种损伤。本文力图从都市报气象新闻报道的特点着手,分析导致这类新闻"不准"的成因——从客观上说,受天气预报技术条件和报纸出版周期的限制;从主观上说,受记者自身分析判断水平以及"抢发"意识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原因的探讨,本文尝试从新闻写作和编辑的角度,找出让气象新闻报道变得"准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做记者写新闻报道,应谨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原则,同样,当评论员写新闻评论,也要遵循一定的准则,才能肩负起"抑恶扬善、引领舆论"的重任,使所写之评论,真正成为"媒体的灵魂、报纸的旗帜"。这个准则也就是评论员的职业底线,那么,它究竟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如果一张报纸没有人看,没有人读,就没有了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张报纸如何才能博得读者的青睐呢?这是我们每个从事新闻工作一线的记者所要思考的问题。一、记者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新闻品质。新闻敏感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新闻宣传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表现在眼睛上的话,那么,一个记者的采访能力则表现在新闻敏感上。俄国小说家契诃夫有一对"钻子眼",培养新闻敏感,首先就是要培养这种钻子般的眼睛。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他们看不清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9.
在如今,新闻报道形式层出不穷、网络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构成新挑战的背景下,"读图"已经成为现代人阅读时的一种自觉。人们已习惯于以视觉图像来获取信息,而大多数读者也是在"读图"之后再通过文字报道,深入了解新闻事件内容,进行"深阅读"的。作为报纸美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漫画配图,以其雅俗共赏的形象特点,已经或正在现代纸质媒体版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现代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之一。近年来,《宁波日报》在地方新闻版的"新闻聚焦"、"记者观察"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全媒体趋势下,受众趋于多元化,阅读需求日益"窄化",这就要求包括报纸在内的纸媒新闻也要积极转变心态和做法,依据受众不同的需求和阅读习惯,在做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向"窄播"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深度报道无疑将凭其能够体现媒体思想与文化高度的"个性",成为报纸获得受众芳心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效性即时间性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不注意新闻时效,没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将会使新闻落后于实际工作,成为“明日黄花”,失去新闻价值。“新闻的发表不光是论日子,而且要论钟点。新闻特有的威力也就在它对现实的反映十分迅速。”这是新闻界一位老前辈的经验之谈,也是对新闻业务领域中带  相似文献   

12.
广播新闻编辑是广播新闻报道的基础工作,在广播这种传统媒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播新闻编辑的流程、要求和方法,与报纸编辑基本相似,但由于广播新闻还有声音,因此广播新闻文字稿件的编辑还需要考虑广播的传播特点。宏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把好"关"和定好"位";微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注意"有稿必检、有错必纠、有改必慎"。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的情感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总蕴含一定的情感。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心中要充满感情,去挖掘新闻中蕴含的情感,这样才能笔下生情,才能增强新闻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新闻报道中,无论记者自觉与否,他的感情和观点必然渗透于事实之中,不存在纯自然的客观报道。但是,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尊重事实的客观性,遵守新闻自身的规律,融情于事实叙述中。这样,既可以保持新闻的客观性,又能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文学作品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一种基本手法。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  相似文献   

14.
正报纸新闻有两只手,一只是文字新闻,另一只是图片新闻。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和视觉文化的日渐流行,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越来越受重视。一组优秀的新闻摄影报道,能成为新闻报道的"点睛之笔",不仅能对文字报道起到说明和补充的作用,还能给人以"眼见为实"的效果,感人至深的内容和吸引眼球的形象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放大社会传播效果,加深其对受众的影响力。讲究新闻的时效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了解。而科技新闻报道作为科学技术的一种传播载体,可以扩大科技的宣传范围,并提高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理解。为了满足这种社会需求,各种新闻媒体都在拓展科技新闻的"领地",科技新闻在报纸中所占的空间也在不断增加。有价值的新闻并不总能激发读者热切的阅读欲望,包括以发布科技新闻为主的科技报纸。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科技新闻报道问题,以更好地实现其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时下,浏览进入21世纪的全国各地报纸,便能发觉一种崭新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链接,不时在报端和读见面。由此可以窥知:新闻链接这一新闻报道形式正在被我国新闻工作所积极采用。  相似文献   

17.
视觉文化快速发展,报纸媒体为了应对来自新媒体的竞争压力,适应新时期社会大众的阅读需要,各大报纸必须创新办报理念,高度重视图片摄影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为此,针对当下中国报纸新闻摄影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大报纸媒体必须正确认识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吸引读者眼球,提高报纸发行量。  相似文献   

18.
正报纸作为传统的平面媒体,主要通过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来传播信息。在新闻报道中,文字和图片各有所长,文字能够全面详细地讲述新闻事实,将很多读者看不到的内容通过文字的描述展现出来,而图片则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新闻事实,将记者看到的内容直接传递给读者。报纸阅读已经走进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9.
从事多年的报纸编辑工作,在记者来稿(特别是通讯员来稿)中发现一些共性问题.现予以梳理,并对症提出解决方法,供新闻同行(特别新闻爱好者)参考,以期达到提升新闻品质,强化新闻报道效果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工作中,大都是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实际是新闻报道的源泉。是新闻生命所在。没有对实际生活的深入细致地采访和了解,就不会有新闻作品的产生.更不会有大量优秀感人作品的不朽。其实,深入实际何止是对于记者如此重要,对于编辑也同样不可缺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的差错,不是出在记者的笔下.而是出在编辑的手里.共中除了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外,更多的是由于编辑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感受不足而导致的。因此.提倡编辑也要深入实际.到社会实践中去感受,这对于减少新闻报道差错,提高报纸质量有着共它任何措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