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1年的《寻秦记》到2011年的《宫》,穿越剧在中国走过了10年左右的历程。在穿越剧的发展中,其影响力在最近几年才被人们广泛关注。从其受众市场细分来看,4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是其主要细分市场。穿越剧基本符合媒介市场细分原则,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克服自身的短板,同时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只要国内穿越剧符合主流价值观,尊重历史,积极推出精品,广电总局仍然会支持穿越剧的发展,其市场前景依旧光明。  相似文献   

2.
孟婧勐 《新闻世界》2012,(7):240-241
本文从穿越剧的出现、发展历史、走红原因对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穿越剧要从尊重历史和从情节上进行创新,以展现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王娇娇 《今传媒》2011,(12):70-71
穿越剧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题材,大部分改编自网络穿越小说,最近在荧屏上红极一时,甚至出现"未播先火"的现象,受到观众的热捧。除了本身的娱乐元素和故事情节之外,穿越剧中"穿越"这一行为也迎合了观众的一些新的心理需求,例如对现实的逃避。本文结合当下热播的穿越剧《步步惊心》,从穿越剧的叙事方式、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及受众的心理需求几个方面分析了穿越剧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步步惊心》为例,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来解读"穿越剧"的文化意义:穿越过去是在历史想象中找寻自我认同,也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碰撞中彰显当下的人格纠结,更是在回味历史,关注现实中展望美好未来。"穿越剧"作为一种流行亚文化,有其存在的价值,但终将被另一种流行文化所替代。  相似文献   

5.
周雪 《东南传播》2012,(4):58-60
随着网络穿越小说的走红,2011年起,穿越剧在全国各大上星卫视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但其自身存在的种种诟病仍然难以被其华丽的光环掩盖,由于肆意篡改历史、过渡娱乐、并扎堆荧屏等问题的日渐严重,国家广电总局颁下"一纸禁令",限制此题材在黄金强档播出,其后又有"不会一刀切"的调控政策传出,而对于此番"限播令",媒介又该怎样发挥调控作用,从真正意义上使政策有效实施,最终穿越剧又是否能在这场风波中涅槃重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寇晓洁 《今传媒》2012,(3):51-52
随着《宫》的热播,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创作者将目光投向穿越类题材,一时间,电视荧屏上穿越成风。观众的态度也是旗帜鲜明,有的爱的如痴如醉,有的则认为"粗制滥造"、"不尊重历史"、"山寨"而坚决抵制。穿越剧在观众们的爱与恨中收视一路飘红。穿越剧究竟魅力何在,未来还能走多远,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穿越剧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子嫣 《今传媒》2011,19(3):91-93
2010年央视开年大戏《神话》掀起"穿越"热潮,2011年湖南卫视开年大戏《宫》更是收视率暴涨,不少穿越题材的小说相继也要搬上屏幕,可见穿越剧俨然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影视剧种。在理论界至今还没有人对穿越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考察,所以本篇论文通过查阅来自于网络和电视及有关文献等资料,对穿越剧的含义、历史、形式、内容、价值功能、比较分析等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填补这一类型电视剧在理论研究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视穿越剧的火爆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传播现象.从叙事学的视域进行考察,这与其承袭了历史剧和言情剧的类型元素又积极进行创新有关,也与其基于二元对立法则,巧用陌生化策略和延宕策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叙事特色有密切联系.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电视穿越剧在令观众痴迷的叙事表象之下隐含了意识形态的诉求,后现代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一些表征都蛰伏于其中.  相似文献   

9.
党丽霞 《视听》2016,(7):89-90
叙事符号学是法国结构语义学家格雷马斯在普洛普和列维·施特劳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为研究叙事文本的结构提供了新方法。国产穿越剧如今已经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本文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符号学理论中最突出的研究成果符号矩阵理论,分析中韩穿越剧在叙事模式上的差异,从新的视角探究国产穿越剧式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化者,乃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以"化成天下"也;艺术者,乃人类独有的审美方式以"把握世界"也。文化"化"人,艺术养"心",此乃正理。广西电视台《金色舞台》就是一档能"养心"和"化人"的有品味的大型综艺栏目。  相似文献   

11.
万萍 《新闻知识》2012,(9):15-17
"穿越剧"的热播,除了本身的娱乐元素和故事情节外,剧中"穿越"这一行为也迎合了受众新的心理需求。本文将以当下热播的《步步惊心》为例,试从受众传播心理学角度解读它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化社会的感知中,审美越来越成为一种间接体验,随着电视真人秀的泛化,电视消费对日常审美的影响日趋明显,本文通过选取电视交友类真人秀的审美价值及其困境进行阐释分析,发现其为受众呈现了快感、移情和满足等审美价值,同时也带来了消解意义的"镜像化"困境表现,提出重建审美"镜像化"的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内陆刮起一股穿越类电视剧的热潮,继2011年新春穿越大戏《宫锁心玉》之后,同年9月份开播的《步步惊心》更加蹿红,在网络话题榜上名列首位,穿越剧高温不降.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关于穿越剧研究的论文和专著,针对学者对穿越剧兴起原因、传播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等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对未来学术研究的方向和空间进行展望,并推动传播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央视开年大戏《神话》掀起"穿越"热潮,2011年湖南卫视开年大戏《宫》更是收视率暴涨,不少穿越题材的小说相继也要搬上屏幕,可见穿越剧俨然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影视剧种。在理论界至今还没有人对穿越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考察,所以本篇论文通过查阅来自于网络和电视及有关文献等资料,对穿越剧的含义、历史、形式、内容、价值功能、比较分析等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填补这一类型电视剧在理论研究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以审美意象的营构拓展电视新闻播音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意象是联接播音员和受众的一道桥梁,把握好播音文本中的审美意象不仅能拓宽语音中所负载的信息含量,更能带给受众以愉悦的审美体验.在"内心视象"中把握好审美意象和善于从文本中建构审美意象是播音员营构意象的基本途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审美意象的尺度以确保其不失真.  相似文献   

16.
翁一洲 《新闻世界》2012,(8):302-303,308
电子媒介的发展,使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情境空间进一步被打破,使得我们生活当下的时空观发生了变化。本文从当下信息传播机制本身来描述我国穿越剧的背景,结合梅罗维茨的情境分析理论,探讨中国穿越剧情节建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张雪姣  张明芳 《传媒》2021,(16):75-77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的逐步提升,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日渐增长.而文化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不仅能为人们带来丰厚广博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与日俱增的精神需求.2021年伊始,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一档全新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之感,节目以"穿越剧"等多种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惊艳亮相,迅速点燃了观众的收视热情,同时也获得了不俗的口碑.  相似文献   

18.
穿越剧流行的传播学解读:以《步步惊心》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晚霞  刘倩  刘琼 《东南传播》2012,(1):108-110
在网络文化的推动下,穿越剧应运而生,并在电视和网络媒介上风靡,受到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热捧。《步步惊心》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一部。本文试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穿越剧《步步惊心》,该剧因能够使受众的好奇心、心理补偿机制、移情心理和娱乐心理得到满足而备受喜爱,因而流行于当下。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穿越剧的流行自有合理性。穿越剧并非乍然兴起,它契合了消费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是大众对历史、对文化的精神性狂欢,而这一切实为商业利益和意识形态在操纵。然而,在华美的商业和几近疯狂的商业炒作背后,始终无法掩饰的是穿越剧作自身的贫瘠与虚弱。  相似文献   

20.
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峰 《现代传播》2007,1(4):97-100
网络传播的美学内涵不在于交流信息,而在重构个体感知世界的方式,进而重构当代人的审美生活.空间维度上的"互联"和时间维度上的"互动",使康德所要求的"审美共通感"获得新的历史形态.网络浏览、网络写作和网络游戏,使主体间的非概念沟通真正突破传统的艺术范畴,扩展到整个生活世界.这使网络传播暴露出其内在的审美向度,同时也迫使当代美学扩展其理论视野,关注交流方式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