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力丽 《新闻世界》2013,(6):186-187
新媒体时代,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网络热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网络传播现象,在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在网络迅速走红。本文将视点切入到“糕富帅”一词在网络的迅速走红,探讨网络热词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创造与传播路径,及其走红原因,辩证认知其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温济聪 《今传媒》2010,(8):69-70
一、网络炒作之刍议从"网络恶搞"到"火星文"盛行,从"人肉搜索"到"全民偷菜",从"贾君鹏回家"到"犀利哥走红"……近年来,"炒作"成了网络上的一个时髦的名词。纷繁复杂的舆论漩涡在扰乱人们视听之际,使得互联网上真假信息难辨,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遭遇了空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马荣丽 《新闻世界》2012,(11):144-145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使网络成了最有力的传播工具之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一些网络语言通过网络的传播迅速走红,成为“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与传播学中的“魔弹论”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不断进步与普及,给"网络神曲"提供了迅速走红的契机,也使得"网络神曲"更多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网络神曲"实现了全民参与和全民狂欢,也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话语体系.文章针对这种现象,运用传播学理论,对"网络神曲"走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神曲"热提出了一些冷思考.  相似文献   

5.
胡玲是四川省成都市一名普通的女交警,因其温柔而严格的执法视频在网络曝光,被网民冠以"温柔一刀"的名号而迅速走红,随着国内主流媒体的积极跟进,胡玲"温柔一刀"迅速传遍网络,成为成都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温柔一刀"的走红,对网络时代如何开发和创新典型报道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2008年初的"艳照门"到2009年初的"瓮安事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每个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都催生出一个网络流行语。一个普通词汇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了它原本没有的意思,并迅速走红,成为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进步,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在为人们提供服务娱乐的同时,也由此衍生了一些专属于网络的一些互联网传播现象。从最开始的"芙蓉姐姐"到"凤姐""犀利哥"、再到以一曲《江南style》火爆全亚洲的"鸟叔",这些人无不通过网络迅速蹿红,旨在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对网络红人走红的原因进行深度的剖析,以达到大家对网络红人有个正确认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无厘头"文化现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刚刚平息的"贾君鹏事件"更是把这一现象推向了顶点.这是网民的行为艺术还是商业炒作手段?本文从网络推手、网民、媒体三者及其之间的互动剖析这一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到来,使地球成为了一个“村落”,互联网以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但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发生了许多的“暴力行为”,如人肉搜索、谣言传播等,给现实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文章结合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对如何应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以推进构建和谐干净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向宁  向志强 《今传媒》2015,(4):42-4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彻底改变了人际之间信息传播的方式,新媒体的高度信息扩散和多向互动特点给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搭建了一条民间通道.本文通过对柴静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回顾,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事件的始末,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模式为框架,并且结合经典传播学理论对《穹顶之下》走红进行解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芙蓉姐姐到凤姐、伪娘的一夜走红与被追捧,从贾君鹏帖子的‘被创作’到养生专家身份的‘被神话’,从各家电视台争夺收视率到火拼‘相亲’节目……幕后推手、媒体躁动、低俗炒作、价值观迷失,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到底是谁在左右与操纵?”(《人民日报》语)  相似文献   

12.
"网红"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反响一般,随后又在以青年娱乐为主的 B 站(bilibili,著名弹幕视频网站)登录,却意外的蹿红,成为2016年现象级的文化热点.作为现象级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意外走红,值得每一个纪录片学者深思,这次"意外"走红又给纪录片发展带来哪些启示呢?本文结合新媒体纪录片的时代特征去分析纪录片创作,并且尝试从纪录片叙事的角度分析其主题、结构等,从中总结纪录片创作中的新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及IT行业的发展,流行音乐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网络世界之中,并借助网络的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多媒体、可检索、下载性等优势迅速传播发展。同时,在网络歌手走红的影响下,网络中出现了网络流行音乐歌手、流行音乐创作者和新作品海量化现象,而在这一系列海量化的背后其实却隐藏着流行音乐超速发展的问题,这对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技术已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道德建设成为新媒体技术下,网络建设的工作重点.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媒体事件中网民认知偏差现象的成因,并积极探索了相关应对策略,以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贾楠 《今传媒》2013,(4):98-99
不少个人、企业或组织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厚的回报,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利用网络炒作推广公司、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网络打手等网络炒作从业者对自身进行炒作,用夸张的形式去哄抬和炒作一些没有什么新闻或社会价值或者价值很小的事件内容,甚至为了炒作目标不惜编排事件内容,完全凭空捏造出一个“真实”事件.网络炒作者甚至为了获得预计的网络炒作效果不惜采用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手段.网络炒作现象目前的泛滥,不仅危害了网络,更侵害了现实生活.对此,通过对网络炒作产业链的梳理,充分把握网络炒作的生成过程,以便后期能够制定有效的决策,将网络炒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相似文献   

16.
阴立影 《今传媒》2012,(2):96-97
新媒体时代受众地位获得极大地提高,使大众信源传播成为可能。伴随着新媒体迅猛发展和受众话语权日益提高,似乎正在形成一个高度自由、自发有序的网络舆论状态。看似平静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却有一股"暗流"——"网络水军"隐藏着,这股"暗流"给新媒体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水军"的形成、生存环境以及传统媒体如何避免成为"网络水军"的打手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网民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于是,在网络上出现了区别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甚至流行开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网络流行语"现象,影响着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信息的爆发增长,网络上的流行语言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的词汇,被大众称为"网络热字".例如,在2009年走红的"被"、"蜗"、"(开火)"等,在网络上的传播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高莎 《新闻三昧》2007,(12):34-35
中国网络博客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走红,从少数的"精英博客",到热闹的"明星博客",再到回归大众化的"草根博客",正逐渐形成独特的博客文化。在这个世界中,个体网民正在成为创造者、建设者和分享者,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力量,而不仅仅是一个"观众"。近日有关研究机构发布的《2007  相似文献   

20.
翟一晓 《新闻世界》2013,(7):162-163
【摘要】近几年“网络炒作”现象日益突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红人令人应接不日殴,我们所熟知的凤姐、犀利哥、兽兽等,无一例外都是借助“网络炒作”而一夜成名的。本文通过对“网络炒作”的背景、特点和成因的分析,指出了过多、过滥的“网络炒作”对公众生活和思想道德领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网络炒作所带来的伦理缺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路径,旨在为杜绝恶意网络炒作现象、构建健康和谐的绿色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