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蔡元培生平思想研究蔡元培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后,1943年商务印书馆便出版了高乃同(高平叔)编辑的《蔡元培先生传略》。全国解放后,1950年出版了蔡尚思的《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蔡元培选集》,选录了蔡元培论著六十余篇。“文革”前发表的学述论文不太多,值得  相似文献   

2.
《生活教育》2010年第10期《回望大师》专栏刊出了晓风同志新作《蔡元培、黄炎培最早引进生活教育论》,使我眼睛一亮,启发良多。我在学习研究陶行知的同时,也长期学习研究蔡元培,有关专著去年译成朝鲜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4,(5)
正◆1920年2月,因考试期已过,蔡元培下令允许王兰、奚浈、查晓园3位女生入北京大学文科旁听,当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1951年2月12日,教育部接管燕京大学。◆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实施。◆1979年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开学。◆1979年2月19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成立。◆1980年2月12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2月24日,中国首次参加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2010年第10期《回望大师》专栏刊出了晓风同志新作《蔡元培、黄炎培最早引进“生活教育论”》,使我眼睛一亮,启发良多。我在学习研究陶行知的同时,也长期学习研究蔡元培,有关专著去年译成朝鲜文在韩国首都出版,当地几家大报争先大幅报道。问题是我不能像晓风同志那样以敏锐眼光,  相似文献   

5.
高平叔教授受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嘱托,搜集、整理蔡元培的著作,继八卷(蔡元培全集)、九种《选集》及十四卷《文集》出版之后,更以耄耋之年撰著了180万字的《蔡元培年谱长编》,上册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6.
徐金奎 《山东教育》2012,(32):60-61
最近,我仔细阅读了《南方周末》编辑蔡军剑先生赠阅的《跟蔡元培学当校长》一书,感受颇深: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校长期间的办学思想、办学策略、办学过程、办学效果,了解到蔡元培先生在国家动荡的年代里追求教育理想的艰难。蔡元培先生的形象也立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的。1919年1月1日,罗家伦、傅斯年等北大高年级学生出版了《新潮》杂志,得到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的大力支持,编辑部就设在李大钊任馆长的图书馆办公室。蔡元培特批每月3000元大洋办刊。《新潮》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他们要求辞退两个教师陈独秀和胡适,开除两个学生罗家伦和傅斯年。蔡元培坚持不肯。  相似文献   

8.
<正>二、蔡元培的大格局大格局亦即大胸怀,主要表现在教育实践上,而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管理和领导领域方面,具体点说,主要在他的北大校长任上。蔡元培的大格局,表现为八个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19年4月,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在《公言报》上发表了《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一文,阐明了他在北大的办学主张:"至于弟在大学,则有两种主张如下:(一)对于学说,仿  相似文献   

9.
由高平叔先生撰著的《蔡元培年谱长编(上)》已于近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蔡元培先生自己的著述和研究蔡先生的专著,在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已经出版的,不在少数,一个公认的看法是高平叔教授在蔡先生生平研究方面处于无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1868—1940)是我国近代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伟大的教育家和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他以其在近代中国的特殊地位,成为众多中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金林祥教授撰著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一书,作为《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之一,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凡二十六万余言,真实、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了蔡元培筚路蓝缕,勇于开拓,锐于创新,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件事,是物色北大新学的领军人物。他的好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汤尔和向他推荐了陈独秀,并将十余本《新青年》杂志交给他。他翻阅了《新青年》杂志后,马上决定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月薪300元,并立即徒步前往前门外煤市街的旅店拜访陈独秀。1905年,蔡元培和陈独秀曾在上  相似文献   

12.
<正>1918年1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当时陈独秀应蔡元培之聘主持北大文科,胡适、刘半农等在蔡元培、陈独秀的邀约之下担任文科教授。《新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个人主办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他积极响应胡适、陈独秀等人宣传新文学、新思想的主张,并开始作白话文。这一年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在一生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德育多有论述,并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理论体系,在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我们研究。一蔡元培对德育的重视,基于他对道德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首先,蔡元培认为,道德教育是强兵富国的需要。1912年蔡元培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后,发表了《对于教  相似文献   

14.
徐金奎 《教育》2012,(18):59
最近,笔者阅读《跟蔡元培学当校长》一书时,感受良深: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长期间的办学思想、办学策略、办学过程、办学效果,了解到蔡元培在国家动荡的年代里追求教育理想的艰难。蔡元培的形象也立体地、亲切鲜活地、个性鲜明地凸显在笔者的眼前。书中虽然讲的是北京大学,但对中小学校长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大的启示,也使笔者理解了校  相似文献   

15.
北大之大,首先是蔡元培之“大”。蔡元培之“大”,是胸怀之大、目光之大、品格之大、思想之大,是“有容乃大”之“大”。于是,蔡元培生前就获得东方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给予的尊称:蔡先生。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早在赴任之前,医专校长汤尔和和沈伊默就向他举荐过陈独秀。汤尔和说,陈独秀“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并拿出十多本《新青年》给他看。蔡先生对陈独秀“本有一种不忘的印象”,那个印象起始于蔡先生创办《警钟日报》。当时刘师培曾对他说:“有一种在芜湖发行之白话报,发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险而散去,陈仲甫一人支持了…  相似文献   

16.
李华兴,1933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留校后师从蔡尚思教授攻读在职研究生。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思想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起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著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近代思潮纵横》、《中国近代史》、《人世楷模蔡元培》等;主编《民国教育史》、《近代中国百年史辞典》、《中华民国史辞典》等;编有《梁启超选集》、《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和5卷、《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  相似文献   

17.
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在近现代取得了显成就。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段时间,中国化思想界开始对西方美学不断地引进和介绍,主要代表人物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其中,以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最大。他引进了西方的美学,并以西方美学来研究整理中国传统的学艺术,写了《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有名的学术作,其中《人间词话》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选自我国古典白话长篇小说《红楼梦》,所节选内容为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版《红楼梦》(以下简称“1979年版”),对照课本文字出入很大而且量多。从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角度出发,拟就课本所选版本、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蔡元培为重印《南宋本包孝肃奏议集》题诗两首,抒发了崇尚廉明刚直、憎恨邪恶贪浊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教师博览》2013,(6):22-24
<正>1916年,出身清末翰林又是资深革国命党人的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一方面招贤,让新旧学者各显其能,支持创办《故》,《新潮》,开拓校园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