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个热得令人发慌的下午,他突然找我,约我写一篇他的人物专访。这令我有些犯难,不是因为不了解,更不是不愿意,而是这个人太庞杂、太深刻,不知从何处下笔。  相似文献   

2.
王峰 《出版广角》2012,(9):44-46
正"走出去"并不是最终目标,中国出版业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真正使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进入国外主流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每个有志于对外出版的人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短期内培育"速成林"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诱惑更充满艰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樱花季节怀想起现代女作家、文学翻译家"沉樱"来,却不是因花而起,更不是因为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樱"入名的著名女作家只此一人,而是因为自己数日前,在杭州"沈记旧书店"里,买回了一册沉樱翻译的<女性三部曲>的缘故,这是重庆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4.
1948年11月2日晚上,陈布雷前往南京黄埔路总统官邸.他本是这儿的常客,这一回,却有点非同寻常,他不是去开会,也不是应总统的召见,而是去探望病人蒋介石."龙体"欠安,以陈布雷的身份和他对领袖之忠诚,不能不有所表示,这也是个单独面谈的难得机会,有些话是不宜在公众的会议上说的.  相似文献   

5.
渴望平静     
我祈盼新的一年是平静的。我不希望有爆炸性新闻。我祈盼国际上有更多走向谈判桌的事情,而不要有更多的枪炮声,不要有更多的暴力和血腥。我祈盼国内的经济发展不是更狂放而是更平稳。我祈盼国内文化界不是更激昂而是更矜持。我祈盼国内的文学界不是更热闹而是更踏实。我祈盼国内的出版界不是更兴奋而是更从容。  相似文献   

6.
上海古籍出版社"早期中国研究丛书"2007年10月这不是一部西周通史,也不是一部西周晚期通史,而是一部以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为对象的实证性研究著作。著者娴熟调度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等材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巴金同志抱病赶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贺词.这不是一篇善颂善祷的应景文章,而是由衷而发的肺腑之言,堪称编辑箴言的经验之谈,很值得我们这些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后生小辈认真学习.巴金同志的这篇文章和他的其他文章一样,是用自己的心灵同读者对话的.不是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真挚的感情直扑人心的.文章一开头就"先从自己谈起",他说:"我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京城"鼠族"寄居地下室 2007年国庆,读大二的李蒙第一次到北京.在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不是天安门广场.不是西单、王府井,不是他流连过的各种美味,而是那几天在地下室住着的日子. 李蒙没有想到,如今已成"北漂"的他,真的与地下室朝夕相伴. 22岁的李蒙如今是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每天下班后.他就回到那个被他称为"家"的狭小房间里.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很辛酸的故事:低保户得知可报销部分医疗费,过度激动猝死在医院. 其实这不是"故事"而是"事故":重庆北碚区的朱某,年逾五旬,是低保人员,因病住院,他有高血压、冠心病、胃出血等病史.他所在社区的领导来到医院探望,赠送了一笔慰问金给他,还承诺由社区为他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他听后情绪非常激动,并流下了眼泪.社区领导离开病房不到10分钟,老朱的病情突然加重.出现严重的头昏、乏力、心慌、胸闷等症状,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不是用户重要,而是用户的行为重要。掌握了用户行为,你就懂他们,他们会更离不开你。在我进入门户网站半年之后——2012年年底,唱衰平面媒体的声音开始响亮起来。接下来,就是一家家停刊。2015年12月31日,又有两家平面媒体宣布停刊。真正将平面媒体挑落于马下的力量,不是PC门户,而是APP。APP——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也就是"应用"的意思。当下流行的说法叫客户端。它有很多种,包括资讯类客户端。自媒体"传媒大观察"发布的  相似文献   

11.
都市类媒体不是另类、更不是异类,而是我们国家舆论阵地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的体会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67年1月15日,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不堪红卫兵的凌辱,被迫出走,和妻子、次女、儿子一起,从黄埔偷渡香港,去了美国,一时成为震惊世界的新闻.国家公安部为此成立专案组,调查处理这一"叛逃"大案.然而,马思聪心地坦荡,他当时在纽约记者招待会上直言不讳地讲了"我为什么离开中国?"时隔多年,历史对他做出了公正的定论:马思聪并不是叛国投敌分子,而是一个爱国的"叛逃者".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电视竞争"的时代.不是我要看电视片,而是我要看"好的"电视片.有人形象地把这描述为:今天的电视观众就是一群手拿遥控的人--更换频道,随时随地,任由我心.  相似文献   

14.
不争而善胜     
老子讲究"不争",但他不是让你在竞争中失败,而是让你了解、运用、掌握这道道,从而正如他说的"不争而善胜"!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相似文献   

15.
"我想在自己眼前留一点光亮。"这不是美丽的诗句,而是一位体育记者对生活可怜的企盼。说这句话的是苏少泉,大名鼎鼎的《羊城晚报》体育记者,他两眼失明好多年了,定期去看眼科大夫,目的就是"在自己眼前留一点光亮"。听闻此言,心中难受。苏少泉最出名的文章是《英雄泪》,是在江加良赢得1987年新德里世乒赛冠军后写的,写得何其激情,何其潇洒,谁知如今落得这般光景。  相似文献   

16.
姚奠中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是当代中国少见的能将传统学术与诗、书、画、印集于一身而且皆臻于很高境界的学者,但这一切,对他来说不是获利之器,而是修身之道。他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完善人格。更亲沐太炎先生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的思想熏陶,故而身上体现出了高深的国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七八年前,一个2岁的孩子都会数到15,不是他聪明,而是养成了一有哈马斯袭击警报,就得在15秒内跑到防空洞的习惯。战争伤害了我们的孩子。"这是来自以色列的故事,但也可以在加沙找到同样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詹晓东不善言谈,而是习惯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用镜头展现老百姓的苦与乐,"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了新华社对詹晓东的报道,除了钦佩他的这种职业精神外,他的"摄影观"更是发人深思。詹晓东的"摄影观",用他的话来概括,一是"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二是"灾难新闻并不是灾情展览、感官刺激,而应该具有一种人文品格";三是"救人比拍照更要紧"。 记者本是社会新思想、新风尚的倡导者、引领者,但近年来,由于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吸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卡埃罗,他的天真不是孩童式的烂漫无知,而是谙熟人类智识中的错误之后,审慎地维系一种纯真态度。他的诗歌也不是安慰失意者的心灵鸡汤,而是一个宏伟的救赎计划。佩索阿创造了不同的异名,每个异名都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特异的人生。这些异名都异于他本人,却又都是他的一部分。仅以这种巧妙设计的矛  相似文献   

20.
不懂残缺     
徐斌 《新闻实践》2012,(12):F0003-F0003
这是一组来历不明的照片,没有标题,没有出处,甚至没有作者。我在网上再三查找,惟一关于它的注脚是——2011年度最佳照片之"最坚强"(还有最坑爹、最无畏、最父爱等)。它的"颁奖词"是:"虽然他不懂什么是坚强,不懂什么是残缺,但是他却知道面对自己的亲人露出最温暖的微笑,他不是刻意让亲人安慰,而是坚强已经和他并肩同行,不离不弃。肢体上他是残疾的,但是内心中他比我们都要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