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聚焦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问题,通过将企业内部创新能力与外部创新网络相结合,基于本土企业逆向创新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总结后发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逆向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 本土市场创新为后发企业创造多元化的逆向创新机会;作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子系统,创新网络嵌入与基于本土的产品开发能力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同促成逆向创新的发生与实现;基于全球创新网络嵌入,促进后发企业实现逆向创新的演化升级.本研究丰富了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相关研究,加深了对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认识,为本土企业逆向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这为我国借助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来推动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也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8,(1):47-51
基于动力系统的分析方法,构建开放经济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本土企业同外资企业交互过程中的动力学方程,分析自主创新能力与学习模仿能力对本土企业知识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知识溢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可以带动知识水平的增长;本土企业模仿创新能力因自身知识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其次,自主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是企业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其效用远大于模仿学习的过程。最后,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与人力资本的积累,欠发达地区本土企业知识水平有超过外资企业的可能。因此,企业知识技术增长是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6):30-36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自主创新强调创新的自主独立性,它内在地要求创新要立足本土。文章论证了认同本土资源是自主创新的前提,本土资源是自主创新的根本,调动本土资源中的积极因素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并从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源头上分析了本土资源中蕴藏着具有创造性因素的原因,通过实例证实了本土资源是自主创新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6.
研究得出本土市场规模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技术创新:第一,大的本土市场规模能够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第二,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易于形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从而利于技术创新;第三,本土市场规模和需求特点制约技术创新类别;第四,本土市场规模直接制约技术创新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进而影响创新效率;最后,本土市场规模制约创新成果的转化,并为创新群的生存提供市场空间。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拓展和保护我国本土市场规模,以提高技术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广东省21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各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存在较弱的负技术外溢效应,与本土创新活动的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以及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等变量相比,其带来的效应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企业自主创新同时受到融资约束和税收优惠的影响,以融资约束为视角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变动对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效应的影响,对于重新审视和完善创新领域中的税收优惠政策,缓解企业融资压力进而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潜能具有重要价值。以双重差分法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变动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面临融资约束困境,且存在明显的地区、所有制性质以及行业差异。双重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存在抑制作用,融资约束的负效应会抵消甚至超过税收优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最终使得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难以产生预期的积极创新效应。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自主创新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展开论述,分析了自主创新与本土资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指出要自主创新就要立足本土资源,并充分调动本土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使外来资源与本土资源相融合,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现,"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虽然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张,但是并未能推动技术能力的升级。本土汽车企业仍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外汽车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中国汽车产业仍处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经营绩效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同时,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利于推动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1.
以2009—2017年中国涉农企业为样本,在测算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自主创新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2012年实施的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对涉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技术引进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呈现非线性影响,存在以自主创新为门槛的倒“U”型门槛效应;(3)在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呈现互补效应,且互补效应在2012年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后变得更为显著;(4)国有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大于非国有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能享受更多自主创新带来的红利,但国有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互补效应不显著;(5)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小于传统行业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自主创新为其带来的红利期较短,同时单纯技术引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农企业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对2000—2018年中国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类不同的技术创新,以检验其在上述影响中存在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模仿创新之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自主创新之间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知识资本投入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中均存在调节效应,对自主创新产生促进效果,但对模仿创新产生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推动服务化进程,政府应鼓励推动先进制造业及服务业中的互动融合,并健全市场配置和运行机制,增强先进制造业技术、产品和市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制度因素对中国本土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利用1999至2003年间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和T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制度因素差异对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效应,为研判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来自制度层面的解读.结果显示,在制度环境越是完善的省份内,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越高;进一步,从估算结果来看,无论是东部还是在中西部地区,制度因素都是影响本土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喻  王素  陈玉文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3):108-114
基于对中国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与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关系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医药本土企业研发投入提供参考。通过构建VAR模型,选取1995—2016年医药企业相关数据,对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和医药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动态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每增加1%,医药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加0.87%,反之不成立;且这种正向推动作用存在3年的滞后期。医药外资企业在华对研发的投入高于中国医药本土企业,且相比而言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国医药本土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差距与挑战,继续深化与外资企业合作交流,增强研发投入意识,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近期研究自主创新诱发机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探讨。研究表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诱发因素既存在于企业内部,又存在于企业外部,同时内、外因素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通过研究,提出适合于研究我国本土企业在转型时期自主创新诱发机制的探索性研究框架,运用这一框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企业的内、外部分别存在哪些自主创新的诱因,这些诱因分别存在于企业内、外部的哪些层级;(2)企业的内、外部同一层级之间以及不同层级的自主创新的诱因之间关系如何;(3)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诱因如何分别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构成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诱发机制,从而影响我国本土企业转型时期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程鹏  李洋 《科学学研究》2017,35(6):949-960
现有需求驱动创新理论尽管讨论了发达国家情境下消费者偏好、市场差异、市场缝隙、需求规模和增长以及需求多样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然而,对后发国家管理情境下本土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关系缺乏深入探讨。本文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差异性与本土需求空间成长性两个维度描述本土需求,并通过小容量洗衣机和大吸力吸油烟机两个白色家电行业的案例研究发现:本土需求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具有时效性。国内外市场需求差异性小、本土空间成长性弱且被主流市场拒绝的本土需求对技术创新具有短期效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差异性大、本土空间成长性强且被主流市场采纳的本土需求对技术创新具有长期效应。本文的研究打破了需求单一因素的格局,扩展了传统基于某一时点得到的本土需求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采用需求差异性与需求成长性的交互作用,构建起本土需求特征分析的四象限框架,对后发企业正确判断本土需求的价值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创新文化的因素分解侧重于对企业内部创新氛围的形成原因解析以及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及时响应能力分析,而国内学者的同类研究则将视角延伸到了企业创新活动的互动影响方面.以上差异性反映出当前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仍受到社会人文环境之深刻制约的现状.从表面上看,这是由于我国全体社会成员尚未形成一种尊崇首创、抵制仿冒的社会习俗,但文章认为具有继发性和外生性特征的企业创新文化缺乏适宜的本土人文文化精神土壤是产生上述制约效应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从文化冲突、融合与进化的视角提出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转型与创新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产业升级的自主创新效应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为新颖的论题,自主创新效应也是中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国家战略预期的关键之一。本文在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就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适当模型和1998—2012年中国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经验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升级对中国整体自主创新存在显著正面的溢出效应,产业升级的创新溢出效应越明显,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越强,而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自主创新效应则存在较大差异。充分利用产业升级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是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我国1998--2008年30个省级行政区域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测度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指标,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效应与外资研发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分布格局一致,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梯度特征。针对实证研究结论,为促进我国本土企业从外资研发中获得更多技术溢出、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我国1998—2008年30个省级行政区域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测度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指标,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效应与外资研发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分布格局一致,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梯度特征。针对实证研究结论,为促进我国本土企业从外资研发中获得更多技术溢出、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