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脱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从氨在活性焦表面的吸附量,以及活性焦脱硫再生后的脱硝性能等方面,探究活性焦脱硝机理。通过活性焦吸附氨、新鲜活性焦脱硝及脱硫再生后的活性焦脱硝实验,计算氨溢出浓度、氨消耗量及脱硝效率,分析活性焦脱硝性能。结果表明:新鲜活性焦吸附氨的能力较弱,但吸附态的氨能与一氧化氮全部发生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反应);活性焦表面的含氮基团数量和吸附氨的能力决定其脱硝性能;脱硫再生后的活性焦能够增加其表面氨的吸附能力,活性焦的脱硝性能也因此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用于二元混合染料溶液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作为吸附剂用于二元混合染料溶液的脱色.实验测定了活性紫、酸性大红在壳聚糖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染料在壳聚糖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其中活性紫和酸性大红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85和967mg/g,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0.319和0.0251L/mg,吸附过程遵从假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在活性紫、酸性大红的混合溶液中,当吸附剂的投加量不足时,活性紫优先被吸附.  相似文献   

3.
使用重金属螯合树脂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溶液中的铜离子,在恒温下通过测定不同时刻的吸附量获得吸附动力学及其模型。在恒温下测定不同平衡浓度时的平衡吸附量得到吸附等温线。通过提供实验模型数据处理的相关Excel文件,使用线性拟合和非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实现了实验数据的快速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活性炭和硅藻土对3种实验废水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吸附剂量、时间、pH值)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在投加量为40 g/L,振荡时间为1 h,无机、有机、混合样品pH分别为4、6、10时,可使样品色度和COD去除率达到最佳效果;硅藻土在投加量为30 g/L,振荡时间为20 min时,无机、有机、混合样品pH分别为8、4、4时,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达50%以上,但色度去除效果较差。实验表明硅藻土和活性炭串联吸附为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种测定凝血酶抑制剂活性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一种新的测定凝血酶抑制剂抑制活性的测定方法——发色底物吸光值变化率法;以发色底物S-2238与标准凝血酶反应测定未抑制吸光值变化率,同时以发色底物S-2238与凝血酶抑制剂和标准凝血酶反应测定抑制吸光值变化率,然后以抑制吸光值变化率与未抑制吸光值变化率的比值计算凝血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实验证明,这种凝血酶抑制剂抑制活性测定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高,偶然误差小,可信度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复混肥的检测实践,对标准GB/T8572,8573,8574中确定各养分称取试样范围,N试样处理,N蒸馏方法分别进行一定探讨.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复混肥(含量≥25%)为原材料,进行不同称量处理,结果表明测定N,P,K称取复混肥量分别以1 g,1 g,2 g所得测定值能代表该肥料的准确含量;同时对N试样采取何种处理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7.
对惰性熔融红外吸收法测定高氢钛样品中氧含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分析参数。通过步进式升温模式将样品中的大部分氢提前释放出来,避免了在高温条件下甲烷的产生。确定高温段最佳分析功率为4. 8 k W;最佳样品称样量为0. 04~0. 08 g;助熔剂采用镍囊镍粒组合形式;氧最短分析时间为140 s,比较器水平设为1%。使用标样502-879建立单标样校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0. 7123 85x。通过对高氢钛样品的多次平行试验和加标回收试验对测定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 57%,加标回收率在95%~107%,表明该测定方法可以准确测定高氢钛样品中的氧含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黑果腺肋花楸果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制剂清除亚硝酸盐的能力、抑制脲酶、α-葡萄糖苷酶、胰脂肪酶的活性进行考察.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颗粒剂中的总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和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用半数浓度(IC50值)作为指标来评价颗粒剂的不同体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颗粒剂均在显色前360 min内和显色后60 min内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63%~102.50%和98.27%~103.00%,且RSD<2.0%,建立的方法可满足含量测定要求.3批黑果颗粒剂和双果颗粒剂中总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多糖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27、14.10、1.56、473.95 mg/g和12.35 mg/g、3.44 mg/g、0.80 mg/g、700.12 mg/g.体外活性实验表明两种颗粒剂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亚硝酸盐能力,抑制脲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能力.且建立的4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回收率符合要求,可用于黑果腺肋花楸果制剂中总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多糖的含量测定,能为评...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处理实验室有机废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化学实验室产生的有机废液成分复杂,毒性大,直接排入下水道对环境造成污染.将非金属矿物--硅藻土经300℃活化处理后,与90%脱乙酰度壳聚糖的0.5%醋酸溶液按1:1.2质量比混合,制成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吸附剂,用于处理实验室有机废液.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吸附有机废液的静态最佳操作条件是:壳聚糖与硅藻土质量比为1:20,吸附剂用量为30 g/L,废液中COD浓度为1000 mg/L,pH值为6,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有机废液经处理后COD去除率为72%.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OD浓度不大于1000 mg/L的实验室有机废液,经两级处理,流经硅藻土-壳聚糖颗粒吸附柱后,流出液COD的残留量小于100 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复混肥的检测实践,对标准GB/T8572,8573,8574中确定各养分称取试样范围,N试样处理,N蒸馏方法分别进行一定探讨.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复混肥(含量≥25%)为原材料,进行不同称量处理,结果表明测定N,P,K称取复混肥量分别以1g,1g,2g所得测定值能代表该肥料的准确含量;同时对N试样采取何种处理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