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洪生 《钓鱼》2004,(7):33-33
鱼钩由钩眼、钩柄、钩弯、钩喉、钩口、钩尖六个部分组成。在这个组成部分中,由于形状粗细或长短各异,形成很多种不同钩型。如丸世、伊势尼、鹤嘴钩、袖形钩、伊豆、胡弓等。  相似文献   

2.
吴芜 《钓鱼》2011,(3):20-21
从远古时代的骨钩开始,鱼钩的形状就定型了。几千年来,无论中外,鱼钩都作U形弯曲状,其特征是钩柄直,钩颈短、钩弯呈圆弧,同时为防中钩之鱼挣扎脱逃而在钩尖内侧增设倒刺。  相似文献   

3.
郅辽 《钓鱼》2005,(22):40-40
在生产性钓鱼中有一种用于排钩,俗称歪嘴钩的鱼钩。它的特点是钩尖内折,钩颈与钩柄不在同一平面,故又称翘立钩.用它钓整、德、鳗鲡、黄颡等直吞不吐的鱼效果奇佳。后来,有人把它移植到不用浮子的手线和插竿钓组上,头天晚上抛钩,第二天收线,中了钩的鱼居然不能脱钩。[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管察 《钓鱼》2010,(1):16-17
钓鱼人对鱼钩的取舍主要凭经验,由钩形的宽窄长短、钩条的粗细软硬和钩尖的锐利与否等方面入手,崇尚小钩钓大鱼、一钩通用,什么鱼都能钓。其中对钩形的选择是出于它适合装哪种形状的饵,以及钓饵与鱼目的配合。如钓饵用蚯蚓,地蚕等软体虫饵,钩柄就长一点;用面团或红薯块装钩,则用钩门宽、钩柄短的钩。  相似文献   

5.
郑巍 《钓鱼》2010,(18):12-13
国人对日本鱼钩的好评始于伊势尼。此前,我们对国产鱼钩的认定主要是安装饵和钓法需要,从钩柄长短、钩门宽窄、钓底还是钓浮去选择合适的钩形。如钓底用蚯蚓、蚕蛹、虾装钩,多选择钩柄较长的袖形、鹤嘴形、环形:用煮熟的红薯块、面团、玉米粒装钩,则用钩柄短而钩门宽的丸形。  相似文献   

6.
郁文生 《钓鱼》2007,(2X):22-22
鱼钩是钓具中的要件之一,不仅形状各异、大小不同,还有粗细之分。钩条的粗细通常与钩号有关,大号钩条粗,反之钩条就细。钓手们能否保持鱼钩处于良好状态,对提升中钩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用法,有人也把它叫做“挂钩尖”,其实并不是真的挂在钩尖之上。正确的挂法是,把玉米粒通过钩尖后挂于鱼钩倒刺的后面,然后左右旋拧两下,使玉米粒处于灵活的状态,鱼一旦吸入,玉米粒就会顺势后滑而把整个钩尖部分让出,使钩尖能瞬间扎入鱼嘴。钩  相似文献   

8.
鱼钩由钩眼、钩柄、钩弯、钩喉、钩口、钩尖六个部分组成。在这个组成部分中,由于形状粗细或长短各异,形成很多种不同钩型。如丸せ、伊势尼、鹤嘴钩、袖形钩、伊豆、胡弓等。钩眼。钩眼有多种,即有带环的,也有扁头的。无论钩眼是何种形状,它的作用只有一个,阻止打结的钓线滑脱。钩柄。钩柄是钩眼以下部分,至钩弯的一段。一些钩型的不同,正是区别在钩柄的长短上。如丸袖型与伊豆型。丸袖形钩柄较短,而伊  相似文献   

9.
张玉宗 《中国钓鱼》2005,(12):30-30
《中国钓鱼》2004年第四期张世年钓友谈及鱼钩钩住衣裤的解决方法,即用大头针剥开被钩衣服部位的织线轻易将钩取下。这的确是切实可行的一种好办法,可对于视力不佳者就有一定难度。可以这样做:将脑线从钩柄处剪断,再除去柄上的绑线,捏住钩门向前稍用力,即可取出。  相似文献   

10.
吴芜 《钓鱼》2011,(7):18-19
传统钓鱼多坠钩沉底,出于藏钩于饵的需要,都是按钓饵形状选择鱼钩。如以蚯蚓、蛆、米蛀虫、鸡鸭肠管、虾虫等饵装钩用袖形,用玉米粒、熟红薯、面团、米饭粒作饵用丸形。两者的区别主要是钩柄长短和钩弯的宽窄,虽也有钩条粗细和钩颈长短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史为林 《垂钓》2009,(4):46-47
当垂钓对象为30~200克的小鱼时,鱼口的闭合力小,鱼的重量和挣扎力及水对鱼的阻力不是主要矛盾,刺透鱼嘴才是根本问题,所以这时不适宜用伊势尼钩。而那些钩尖稍外倾或钩尖与钩柄基本平行的鱼钩,有利于刺透鱼嘴。  相似文献   

12.
温和 《垂钓》2002,2(12):66-67
首先要检查正在使用的钓具,主要是看鱼线的位置——让鱼钩自然垂直,鱼线如果在鱼钩的后面,说明钩尖朝外倾斜大,钩挂不住鱼嘴,就很容易跑鱼。再试一下钩尖是否锋利、钩是否变形、浮标是否开裂进水和钩系是否调整合适。  相似文献   

13.
崔德民 《垂钓》2006,6(4):19-22
串钩是把几只鱼钩绑在一条主线上制成的钩组,它的形状就像一只蜈蚣.所以有的人称它为蜈蚣钩。串钩的制作和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鱼钩是钓鱼的关键。鱼钩的结构可分为钩柄、钩把、钩端、钩背、倒刺和钩尖六个部分。钩柄脱出。钩目柄前作渔用具是市使场拴上系出的售鱼的线大不多易以直扁头、侧扁头、带圈头以及带刺头等多种形状,只要选择的鱼钩不是过大或过小,因鱼用钩,不必多讲究。钩柄有长短,长柄钩适用于穿刺蚯蚓、昆虫等长形饵,而短柄钩则用于穿面食、饭粒等小颗粒饵。总之,视鱼用钩,视钩形大小施钓,必有收获。钩把嘴形、目袖前形国等产等鱼钩钩的中钩的把有都弓较形长、。在鹤实际垂钓中,对付野塘、水库、近海水域的凶猛之鱼,用长把钩效果较好。钩背力学…  相似文献   

15.
一鱼 《钓鱼》2004,(16):34-34
第三,检查钻孔是否在锡砣中心,穿线后,线左右的锡砣部分重量相等。如果孔钻偏了,朝天钩穿线后钩子就向左或向右倾斜,入水后钩尖倒向砣重的一方,钩尖不朝天,就失去朝天钩的诱鱼作用,即使鱼吃钩,由于钩左右重量不等,扬竿时不是钩尖上刺力最强,而是钩柄与锡砣受力大,这样的钩子易跑鱼,质量不好,抛弃不用。  相似文献   

16.
马建华 《钓鱼》2007,(4X):22-23
(三)鱼钩。目前,市场上鱼钩种类繁杂,针对性较强,这种现状造成了钓友在选择上的盲目性。应用于竞技比赛,在钓以鲫鱼为主的对象鱼时一般使用钩条细、钩锚长的袖型钩为主,在钓混养鱼情时,新关东钩型是不错的选择。但用于钓鱼情不定的野钓时却不能以此为标准,野钓时如果从既能钓上小鱼又不至于跑掉大鱼角度出发,对鱼钩的选择除了品牌要求外,小号粗钩条应该是一个标准。小号钩可以保证大小鱼都能入口,钩条粗一方面是从野生鱼吃口重,对钩子重量大小要求相对比较低方面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从大鱼不容易拉豁鱼钩造成跑鱼方面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郅辽 《钓鱼》2005,(18):43-43
其实.早在我们认识日本袖钩之前.国产铁锚牌鱼钩就有了“袖钩”雏形,即所谓3字头.从大到小有9个规格。它的特点是强度高.钩柄长.钩弯平打.适合穿蚯蚓.在钓鲫时能兼顾鲤鱼。因钓组差异导致提竿技术的不同.在底钓用蚯蚓做钓饵时,我们注重了提竿发力.用深剌穿透来防止脱钩跑鱼.故而对钩条的要求是强度而不是细.对钩尖的锐利也只是一般性的要求。日本制造的袖钩有平打和不平打两种.平打的钩条比较硬.适合搓饵钓底:不平打的钩颈细.阻碍小.穿刺力强。随着拉饵速钓术的出现,细钩条白袖流行了.这与它的钩颈短而细.容易拉出饵球是一致的.但搓饵钓底也用未经平打袖钩就暴露出缺点来了。  相似文献   

18.
立钩钓法     
长枪兵 《垂钓》2007,7(9):30-30
在长期实钓中发现,立钩钓法对付小杂鱼、鲫鱼非常实用。若想钓获大鱼,鱼钩材料好、钩型制作科学就能胜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徐成文 《中国钓鱼》2006,(11):41-41
垂钓时根据欲获鱼的大小,选用相适宜的鱼钩,将钓饵制成大米粒状或大枣状,依次装满钩底及钩尾,钩尖裸露。  相似文献   

20.
鱼钩刺入人体是钓鱼人常能遇到的意外情况。因鱼钩多有倒刺,一旦刺入,便极难退出。特别是荒郊野外,距城又远,找医不便;即使找到了,不仅扫了一天的雅兴,有的还需切开皮肤取钩,损伤较大。 今介绍取钧一法,叫“只进不退”。具体方法是这样:鱼钩刺入人体时不要慌,首先用刀片或烟头将钩柄上的线结去掉,用消毒液或茶水将钩柄及局部皮肤和操作者的手洗干净,然后拿住钩柄,轻轻提起,顺着钩身的孤度,让钧尖从对应点皮肤刺出,再将钩柄顺势往钩尖推,拿住钩尖轻轻一拉就出来了。随后挤压伤眼出点血,使污物多出来一点,无需包扎。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