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汤昕东 《垂钓》2008,8(3):11-13
很多竞技钓手都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钓鲫鱼,场场都能拿小分;轮到钓混养,运气好了能拿成绩,但更多时候是因混养赛失利,最终遗憾败北。因此,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竞技钓手,混养赛技战术是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2.
我与台钓     
我第一次见识台钓是1990年7月2日杭州市钓协与台湾台中市钓协举办的钓鱼联谊赛上。那场比赛在钱塘江畔的近江渔场举行。比赛采取杭州钓手与台中钓手相互间隔抽签定位。我们杭州钓手均是传统钓法,用立漂或星漂沉底钓,鱼饵多为蚯蚓或面饵。台中钓手清一色的台钓。赛场虽然是混养鱼塘,但罗非鱼特别多,钓罗非鱼正是台中钓手的强项。比赛开始后,只见台中钓手挂上饵料后很快就有鱼上钩,有时还一竿中鱼两条,让我们领教了台钓的厉害。我们用蚯蚓很难钓上一尾鱼。当台中钓手频频上鱼之时,我们就很少有鱼咬钩了。这场比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台钓是竞技赛中一种比较先进的钓技。比赛结束后,我旁边钓位的台中钓手陈先生送给我两支孔雀毛浮漂,还有竿架、抄网等钓具,使我学习台钓有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5,(4):14-14
今年40岁的刘林,河南开封人。1996年他开始学习悬坠钓法,1998年开始征战竞技赛场,是河南省为数不多、较早接触悬坠钓法的钓手之一。2004年九月在山东聊城举办的全国钓鱼锦标赛上他一举夺下个人总成绩冠军,又列于《钓鱼》杂志社2004年度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第10位,名噪钓坛。他娴熟的钓技和出色的成绩使他成为享誉钓坛的“玉面杀手”。  相似文献   

4.
范宁 《钓鱼》2007,(7S):10-10
今年37岁的李大鹏高大魁梧,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他是河北省保定市的著名钓手之一,虽说参加竞技垂钓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其稳定咱勺发挥和在赛场上临阵不乱的表现,让他在高手如林的津京地区脱颖而出,不仅被钓坛高手们所重视,而且也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李寒停 《钓鱼》2011,(20):26-27
徐银舟,1961年出生。1990年学习传统钓法,1995年和邓刚等人一起学习悬坠钓法,1997耳接触竞技。在“老鬼”学校打下良好基础,“海狮”中得到成长。1999年获“老鬼”杯总决赛个人第二名;2001年获“钓王杯”手竿钓混养鱼第二名;2002年获“泛宇杯”钓赛冠军;2004耳被评为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第三名。之后作...  相似文献   

6.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7.
浮钓杀手锏     
汤昕东 《垂钓》2008,8(2):15-17
随着竞技钓法的迅猛发展,浮钓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比赛中,浮钓术常成为钓手们斩金夺银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8.
张炎冰 《钓鱼》2005,(6):24-24
问:在竞技圈里有一个说法——不怕王永贵钓快鱼,就怕同他钓慢鱼,理由是怪招,险招,招招见鱼。旁边的钓手学不会、弄不懂。您能不能给我透露些秘密,说一两招,让圈里圈外的朋友长长见识?  相似文献   

9.
《钓鱼》2008,(19):16-16
竞技对竿长的限制和约定是3.6米钓小鲫,4.5米钓大鲫,5.4米钓混养,一个钓手必须备齐这3个规格,但钓混养比较宽松,不设下限,“5.4米以下”,允许用4.5和3.6米的。只是混养鱼有个规律—受抛钩影响,统一竿长使钩的落点成了一条线,鱼会越钓越少,必须钓远才能争取鱼口,所以没有人舍远就近。不过有人不这么想:落点一条线,  相似文献   

10.
王亮 《中国钓鱼》2005,(12):22-23
我们习惯上把经常参加各种垂钓比赛的钓手称为“竞技”钓手,把酷爱垂钓,以钓江、河、库、塘为主,极少参加比赛的称为“休闲”一族。那么休闲钓手若想在短时间内步人竞技钓手的行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将这些年在赛场上的心得体会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赵峰 《垂钓》2006,6(5):38-41
2005年5月21日,国内众多竞技好手及钓鱼名人汇聚一堂,剑指“读者杯”总决赛。这是一次普通钓鱼人与顶尖高手之间的激烈碰撞,也是各种钓技、钓法之间的交流,更是全面展示钓手综合实力的大比拼。本次比赛历时三天,竞赛项目分为:水库钓、对象鱼、混养鱼。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只能说说参加比赛的感受和心得,望钓友们见谅!  相似文献   

12.
文龙 《钓鱼》2005,(3):20-20
尽管反对竞技钓、反对在池塘进行钓鱼比赛的呼声一直没有停过,但是休闲钓手一旦步八竞技钓的殿堂就不想退出的事实,却充分证明了竞技钓法顽强的生命力。近年来各类钓鱼比赛越来越多,也证明竞技钓法与钓赛的生命力之顽强。然而,在当前这火爆的钓赛热潮中,也有些不和谐的音符。于是人们反思:今后的钓鱼运动将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3.
忆钓     
《中国钓鱼》杂志是钓鱼人很喜欢的一本杂志。不论是老钓手还是新钓手,竞技钓的大师还是休闲钓的爱好者,杂志无疑是老师,是朋友,人们喜欢它、赞誉它。  相似文献   

14.
王殿才 《钓鱼》2004,(11):45-45
时下,巾帼钓手挥竿垂纶于池塘边、赛场上亦不足为奇,可许多钓手都说,屡次和女钓手同池竞技,往往被打败。钓技相差无几,饵料出自一团,为何钓绩不如巾帼?这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真的是鲫鱼也“花心”吗?  相似文献   

15.
王华良 《钓鱼》2009,(17):40-41
无论是休闲还是竞技钓,投钩准确、钓不钓过程中的一大铁律,也是钓手们钓有所获的窝边、钓窝外是不是就一定钓不到鱼呢?笔者就曾有过,次钓窝日钓不到鱼,而钓窝边却获把从去年夏季到今年夏季的几次这样的垂钓经探究,希望钓友们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或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莉 《钓鱼》2005,(23):6-8
11月22日~24日,“好日子杯”2005全国钓鱼锦标赛(深圳站)在深圳市海上田园钓鱼俱乐部举行。作为今年全国钓鱼锦标赛的“末班车”,吸引了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25个省市和地区的73支代表队的220名钓鱼高手来“过把瘾”。高手们同池竞技,龙争虎斗,在手竿钓对象鱼、手竿钓混合鱼、手竿钓罗非鱼三个赛项上展开了钓技大比拼——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5,(5):13-13
徐银舟,现年44岁,1961年出生。1990年开始正式学习传统钓法,1995年和邓刚等人一起学习悬坠钓法,1997年迈入竞技殿堂,在“老鬼”中打下基础,“海狮”中得到成长。休闲钓龄达30年之久。他年轻睿智、沉稳而灵活,凭借全面的综合钓技、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充沛的体力与耐力,多次在各种比赛中夺取桂冠。2004年,是徐银舟丰收的一年。这一年里,他战绩非凡,被本刊评为2004年度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第三名。  相似文献   

18.
程宁 《中国钓鱼》2003,(6):44-45
一、引子首先要说明的是:“手竿竞技钓”同“台钓”、“传统钓”一样,是一种钓鱼方法,它同竞技钓比赛是不同的两回事。竞技钓比赛是按照中国钓鱼协会制订的规则举办的钓鱼比赛,参赛者只要不违背规则,用传统钓、台钓、竞技钓等各种钓法比赛都不受限制;手竿竞技钓则是目前最适合钓鲫比赛的方法。当然,它不光能用于比赛,也可以在休闲钓中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19.
范宁 《钓鱼》2007,(4X):12-13
近年来,随着中国竞技垂钓运动的普及和开展,参与其中的中青年垂钓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学钓时间不长,却颇具天赋的钓手的快速崛起,给这项运动带来了蓬勃朝气。《钓鱼》在刊登老一代垂钓大师、高手的系列文章的同时,又将目光瞄向新一代的选手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和发掘,将他们推到你们的面前。也许不久的一天,他们也将会登上竞技钓坛的顶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垂钓》2006,6(6):12-16
近年来,随着池钓与各种先进钓法的盛行,钓鱼人在钓具选择上逐步高档化。抛开竞技钓手不谈。单是一些休闲钓者的钓具装备也是价值不凡。若在几年前,一个普通钓者能有支百十来元的碳素钓竿已是相当不错,足以让他炫耀一番。谁曾想到,如今一个小小的饵料盆、一条钓鱼用的毛巾也会飙涨到几十元。是不是变成钓鱼用品之后,这些本身很平常的东西就身价看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