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了贵刊2002年6期上《塑料泡沫餐盒不是‘白色污染’》一文之后,我从内心深处为作者王武生同志提出的环保新观念叫好,记得著名物理学家汤姆孙曾经说过:“在能够对科学作出贡献的所有因素中,观念的冲破是最伟大的。”而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就是唤醒人们重新审视现在流行的环保观念。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还是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人们认识滴滴涕的过程吧。滴滴涕(DDT)的化学名称是“二氧二苯三氯乙烷”,最早由德国化学家奥里默·蔡德勒于1874年合成,可是直到1939年才有人发现它具有强大的杀虫威力。随后,滴滴涕被推崇为…  相似文献   

2.
1998年9月9日,我曾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题为《科学的一般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科学”》的文章,针对同年8月12日李世辉先生在此报的题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文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否认中国古代有“科学”。此文发表后,又见到一些相关的讨论文章发表,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说法或者答案。1999年1月9日,我又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我见》一文,对这一问题,对各讨论者观点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至今,我仍认为后一文章中的观点是可以成立了。  我认为,这场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垃圾产量急速增加,其中塑料制品的比例也逐步递增。因为塑料类垃圾具有不易处理的特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和危害,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治理"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部2003年的评审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委四届四次全委会以及相关委务会的精神、委各项规定、管理办法和《2003年评审工作意见》。评审工作中体现学风建设,引导并培植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良好学风,对“夹杂着泡沫和浮夸语言”的申请从严。把“有无科学价值、资助价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评审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这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实现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6.
比寿命?你算老几?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为塑料包装物)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不易降解,自然条件下需数百年才能分解。《科学大众·小诺贝尔》“科学为什么”答题专家组成员贲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雷达、测控)严家荣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天文)赵之珩天津科技馆顾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李梅南京中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植物…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乘坐公交汽车,我发现车厢内的水桶里有半桶水,上面有一块塑料泡沫,很显然,放泡沫的目的,是师傅想防止水桶里的水溅出来。但是,随着汽车的颠簸摇晃,泡沫也随水波上下飞舞,水桶里的水也不时溅出来,只不过比不放塑料泡沫溅出来的少一些罢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想,溅出来的水,既影响车内的卫生,又容易溅到乘客身上,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过去,也看到过这种情况,因为不重视,未作为一个问题来对待,所以视而不见,见而不思。现在认为这是个“问题”,就应该想办法来解决。我带着“问题”,找到了离我家最近的市公交集团第四汽车…  相似文献   

8.
1781年康德在完成了《纯粹理发批判》之后,写了这本书的一个“普及本”:《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开宗明义,他提出了“像形而上学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当然,其时“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还不是辩证法的相对概念。他问:“如果它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像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竟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以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得到满足?不管是证明我们自己的有知也罢,或者无知也罢,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地弄清这一科学的性质,因为我们再也不能更久地停留在目前这种状况上了。  相似文献   

9.
如今,生活中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合成出了各种各样的可降解塑料,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可降解塑料都不能完全降解。难道就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吗?当然不是,最近,一项由美国农业部开发的新技术就让灰心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它可以将清洁的鸡毛粉末加工成纺织纤维布、容器、塑料膜、塑料包和其他由塑料制成的任何特殊产品。  相似文献   

10.
宋心琦 《百科知识》2001,(11):27-27
在人们的印象中,绿色塑料是针对所谓“白色污染”而提出来的,因而普遍认为,具有生物降解性的塑料就是绿色塑料。其实,这个看法并不全面,作为一种工业产品,“绿色”应当包括原材料、能耗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方面。常用塑料(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的主要原料是化石燃料(包括油和气),用量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11.
<正>治理“白色污染”并不是要消灭塑料,而是要推广能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可降解塑料。那么,可降解塑料一定来源于生物质吗?未必!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推出的煤基PGA就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可降解塑料产品,其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一点都不亚于生物基塑料。那么,PGA都有哪些用途呢?走进医学,缝合线的翘楚PGA的中文名称叫作聚乙醇酸(Polyglycolicacid),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能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所谓生物降解,说的是由于生物作用尤其是酶的作用而引起的聚合物材料的降解。  相似文献   

12.
一本名为《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人基因流失忧思录》提出“惊世骇俗”的观点:SARS既不是来自于动物,也非自然生存,而是针对中国人种研究的基因武器。许多基因研究专家对这种假设付之一笑。他们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基因变化规律还没搞清楚,当前不可能研制出针对不同人种基因差异的武器。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也说,“现在SARS病毒的基因测序已经出来了,如果是人工合成的,肯定会留下拼接的痕迹。”当这种观点被专业人士贻笑大方的时候,我们不妨来谈谈基因武器。  相似文献   

13.
为保住情报学期刊而大声疾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家情报学期刊停办了,我们大声疾呼:应当尽力保住。 11年前,本刊为祝贺《情报科学》、《情报学刊》创刊三周年曾在一篇短文中指出:“世界上,情报学虽有几十年历史,但在我国,把它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仅仅只是1980年的事,具体标志就是《情报科学》、《情报学刊》的创刊发行。”至此“在我国,情报学已成为公认的一门学科了!”这一观点。曾得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的赞同和肯定。随后,一批情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信息》2004,(3):109-111
在讨论苏联战斗机的时候,“最好”和“侧卫”这两个词是出现的最多的,大众很容易接受“SU-27是最好的战斗机”这一观点。不过,毕竟也有一些持相反观点的人,他们认为最有用的、用来击落F-15和F-16战斗机的既不是SU-27也不是MIG-31,而是MIG-29。这儿将列举一些事实,使得  相似文献   

15.
“白色污染”主要指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如快餐盒和电器、设备、材料、玻璃器皿、礼品等包装防震内衬等。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和塑料制品消费量的增长,塑料废弃物也迅速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突出,因此,塑料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6.
正1.科学怎么定义?对于科学的定义,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当多的讨论,然而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比如《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科学的解释中,前面用了不同的限定词,但最后都落脚到"知识体系"上。第二种观点认为"科学是一种生产知识的范式"。该观点认为,因为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  相似文献   

17.
控制“白色污染” ,必须从环境材料这门初步形成的科学体系出发 ,重视高科技环保型———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 ,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LCA)原理筛选判断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明确“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根源是管理不善以及随意丢弃垃圾的人 ,不但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也有赖于全民科技意识提高 ,特别是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 ;“白色污染”治理有赖于环卫与分类收集回收的产业化 ,应同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 (垃圾无害化处理 )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白色污染”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4):316-316
本刊讯 《院士科普书系》首发式于 2 0 0 0年 6月 4日在京举行。江泽民总书记为《院士科普书系》撰写了序言“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 ,指出“科教兴国 ,全社会都要参与 ,科学家和教育家更应奋勇当先 ,在全社会带头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思想 ,倡导科学方法 ,普及科学知识。科教兴国也要抓好基本建设。编辑出版高质量的科普图书 ,就是一项基本建设 ,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 ,是很有意义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首发式上讲话指出 ,《院士科普书系》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科普工程 ,需要各界人士和广大读者的支持 ,不断提高其水平与质…  相似文献   

19.
塑料具有导电特性,正是这一发现促成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和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分享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而塑料在特定低温状态下也具有超导特性,则属于历年已经“产出”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朗讯科技公司所属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报告的一项最新发现。 包括一名华裔科学家在内的贝尔实验室3人研究小组在3月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权威科学周刊《自然》杂志上报道说,塑料超导特性的获得,是在大约摄氏零下270.8度。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塑料废弃量每年超过300多万吨。白色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为防止白色污染,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限塑令”,此“限塑令”一出台便在塑料袋制造行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塑料袋生产快速萎缩。导致一些大型塑料袋生产厂家也不得不停产。正当他们为此伤透脑筋时,浙江义乌一位年轻的女商人却在2005年时就研发了深受环保人士喜欢的新型环保便利手提袋,将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